【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02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2、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 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C 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 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2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 )A 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B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C 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D 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3

3、关于对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界发展状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受到西方启蒙运动的鼓舞B 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思想的地位C 进步思想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D 进步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4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 B C D 5“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梁启超曾对甲午中日战争评论道:“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4、 启迪了民众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B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 促进了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D 导致了戊戌政变的发生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多数知识分子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B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中国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制度,不需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封建伦理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D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A AB BC CD D7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

5、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8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这些举措的战略目的是( )A 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准备B 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C 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D 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现状9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农

6、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 开展“大跃进”运动C 全国大办人民公社D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10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 袁隆平培育出“南优二号”杂交水稻C 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1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这一做法( )保证了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意味着公民享有同等的国家

7、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BCD12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历史学教授Darrin McMahon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 ;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最适宜的词汇是( )A 民主与科学 B 人权与自由C 智慧和德行 D 法律与信仰13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1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

8、的过程。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 新航路开辟提供了联结通道B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C 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5“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是启蒙运动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口号之一。下列对该口号理解最贴切的是( )A 分权思想B 自由平等说C 社会契约论D 人文主义16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推动“历史性变革”的思想因素是( )A 马克思主义B 文艺复兴C 启蒙运动D 宗教改革1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

9、事件是( )A 二月革命的发生B “四月提纲”的提出C 七月事件的发生D 十月革命的胜利181921年列宁在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B 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C “功劳”是指该政策在特定环境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D 列宁决定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

10、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20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

11、经济21某历史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探究主题的是(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A B C D 22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盟逐渐形成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 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B 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C 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D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23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成员国议会相继批准的“马约”正式生效,宣告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诞生?( )A B C D 24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

12、明了(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科学成就往往是否定前人的理论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A B C D 25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与这种绘画风格一致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 日出印象D 格尔尼卡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

13、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论积贮疏材料二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书(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到封建社会晚期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3)材料三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27中国文明历经千百年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部思想不断走向解放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