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1948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导学案》2017年高一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能力提升训练: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D岩浆岩只有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C)ABCD3不是箭头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B)A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4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壳运动的结果B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C在地貌上,只有褶皱能形成块状山地和巨大山脉D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读下列四幅地理素描图,完成56题。5四图中,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

2、貌是(C)A甲 B乙 C丙 D丁6四图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以及发展城市的地区是(B)A甲 B乙 C丙 D丁暑假期间,重庆大学的学生到西藏、云南旅游。据此完成78题。7丽江玉龙雪山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的山顶(角峰),形成这一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B)A板块碰撞 B冰川侵蚀C流水侵蚀 D断裂上升8到虎跳峡时,导游介绍的金沙江峡谷成因中,正确的是(B)A地壳断裂,冰川侵蚀B地壳断裂,流水下切C地壳张裂形成谷地D地块断裂陷落,形成谷地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910题。9“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

3、是(C)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10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B)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读下图,完成1113题。1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A)A华山 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 D安第斯山12图中处山地的成因为(B)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13图中易形成陡崖,有利于开展攀岩活动的部位是(A)A B C D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由岩浆上升

4、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左图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右图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读图完成1415题。14形成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B)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15形成右图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火山活动 D风力侵蚀作用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完成1617题。16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D)A地壳抬升作用B地壳下陷作用C长江的侵蚀作用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作用17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B)A八卦洲将与长江

5、南岸相连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1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A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B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入海口处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D平原地区的聚落都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读下图,完成1920题。19图示地质构造为(D)A背斜构造 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 D褶皱构造20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B)A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岩层所含资源DP地地下水丰富二、非选择题21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背斜,B.向斜。(2)该地褶皱构

6、造及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先是地壳运动使地面褶皱隆起,外力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使该褶皱的顶部缺失;后是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抬升,外力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使该褶皱构造上部覆盖新的岩层。(3)如果该地修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B两地中的A地;如开采地下水,应选择B地。(4)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平坦,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2读泉州市水系示意图(图甲)和河谷形态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M处河流外力作用的方式以侵蚀为主,河谷形态应类似于图乙的B(A或B)图。(2)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密集(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

7、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河流下游水源充足,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下游径流量大,流速平稳,可作为聚落的对外联系通道;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与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理由是受地形的影响,山地中修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修建人工运河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图略(应在两河最近距离画)(4)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修建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