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194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 治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17年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现存中

2、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下图是部分甲骨文字体(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精神产品不会单独存在,离不开物质载体甲骨文的产生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甲骨文的特色鲜明,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甲骨文的内涵丰富,根源于中国优秀的思维方式A B C D 2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应当将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歌,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这是基于:( )国歌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国歌能直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的需要公民的爱国情感都是在学校教

3、育中养成的A B C D 3福州地铁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幸福红”为主色,各车站柱面镶着不同的“福”字,墙中嵌着反映闽越文化的浮雕屏山古韵、体现榕城山水的特色漆画五虎雄姿等作品;列车有闽都文化主题车厢,全车拉手均印有福建名人的简介和语录。这一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 )为福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和归宿感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A B C D 4某市通过歌舞、相声、小品、快板、民歌、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传递十九大精神,市民感受到五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实现宏伟蓝图的信心,使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内化

4、于心、外化于行。这说明:( )A 市民只要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文化素养B 文艺宣传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最佳途径C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5中国人的名字大都承载着家庭的期待和祝福,比如“弘毅”“冰心”“博雅”等等;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些时候学生宿舍门上贴有中文发音的名牌被人撕掉,发生了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撕名牌”事件。对此事件的评论可以是:( )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他族文化的不尊重就是对本族文化的自负或自卑只有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才能认同他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应一律平等,需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A B C D 6“春雨惊春

5、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节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A B C D 72017年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上述做法是基于:(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文化都

6、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 B C D 82016年3月2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公布。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是:( )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 B C D 9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会议认为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之一是网络空间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翻译软件等应用的显著发展将进一步便利

7、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这表明:( )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科技发展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长期借鉴而日趋同一“互联网+”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A B C D 10“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今年全国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是大众传媒产生的主要标志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A B C D 11最近江西乐平等地因天价彩礼上央视新闻。“天价彩礼”,这不是一个新

8、话题,但却是一个急需社会更多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使其顺应社会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社会发展侵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A B C D 12央视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在CCTV-1黄金档震撼播出。信中国重新唤醒了中华民族闪光的信仰!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集中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能唤起

9、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A B C D 13为统一劳动步调、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乐趣,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产实践中,创作出劳动号子这种独特的民歌品种。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入选了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运河船工号子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断航而失去了保护的价值B 运河船工号子蕴含的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C 运河船工号子能够对当代北京发展进程产生重大深刻影响D 运河船工号子对于研究大运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4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

10、;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失精神力量A B C D 15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

11、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 )A 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 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 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精神标识D 利用现代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162017年3月28日,李克强在奥克兰总督府会见新西兰总督雷迪时强调,中新两国都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能够激发人们的智慧,联通人类的梦想,中方愿同新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密切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交流,使中新友好与合作在新形势下更上一层楼。这表明:( )各民族文化应完全不同对

12、待各民族文化应坚持一律平等原则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各国的各种文化在中国传播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 B C D 17中国人的姓氏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2017年3月23日召开的“中国姓氏文化研讨会”,主题是“挖掘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认祖寻根的姓氏文化能够凝聚中国人的家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姓氏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并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A B C D 182017年7月8日,有着“海上花园”和“万

13、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A B C D 1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A B C D 2020世纪初,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歌剧经典,也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采用现代艺术形式就能凸显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