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1535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训练五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能力提升练第38页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A.B.C.D.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A.气温变化B.植物变化C.降水变化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答案1.D2.D(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影响

2、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风化基岩B.气候C.地形D.生物4.图示区域()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B.C.D.答案3.D4.A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错误。故选A项。(201

3、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A.温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B.干湿度地带分异C.垂直分异D.地方性分异答案5.D6.B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

4、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答案7.C8.C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9.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草原D.热带季雨林10.

5、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A.热带范围明显扩大B.森林分布范围更广C.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D.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11.图中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9.A10.D11.A解析第9题,根据图表可知此区域位于北半球,由赤道往北逐步形成雨林、草原、荒漠带,因此P所在区域为非洲大陆。P处位于荒漠带以北,28N以北附近,因此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10题,据地质时期与近现代植被分布情况可知,与近现代相比,地质时期热带范围北界为28N,范围缩小,A项错误;森林分布范围变小,因此降水减少,B、C两

6、项错误;针阔落叶林纬度低,大陆冰川分布纬度低,面积广,因此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D项正确。第11题,据图可知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是热量递变导致,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读天山博格达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14题。12.甲自然带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13.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4.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答案12.D13.C14.C解析第12题,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天山博格

7、达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所以甲处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第1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布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第14题,天山的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导致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2018浙江嘉兴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图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某座山峰的“阴阳脸”景观,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两坡降水差距不大。据此完成第1516题。15.关于“阴阳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脸”降水多,热量条件差B.“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C.“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宜长草D.“阳脸”

8、气温低,适宜树木生长16.“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15.B16.B解析第15题,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西北地区,受西风带或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影响,西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阴阳脸”景观中,“阳脸”位于南坡,降水少,热量条件好,A项错。“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B项对。“阳脸”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宜长草,C项错。“阴脸”水分条件好,适宜树木生长,D项错。第16题,“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即非地带性分异规律,B项对。17.读南部非洲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大陆西岸等温

9、线向北凸出明显,分析原因。(2)图中甲、乙沿海地区都处于回归线附近,自然带有何不同?说明成因。(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赞比西河与世界主要河流相比航运价值相对较小的原因。答案(1)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2)甲沿海地区为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乙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带,由于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富。(3)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水流急;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泥沙淤积,河水浅,多沙洲,不利于航运。解析第(1)题,结合纬度可知,非洲大陆西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温度

10、降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第(2)题,甲沿海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沿岸本格拉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乙沿海地区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第(3)题,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需要联系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赞比西河水文条件复杂,河水浅,多沙洲,还有湍流瀑布,有很大一段河段是在南非高原峡谷中穿行,对航运威胁很大;而且水量受到旱、雨季影响,变化很大。18.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

11、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位于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位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3)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解析第(1)题,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不同。第(2)题,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地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地位于背风坡,而D地位于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