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1403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c(考试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绝密启用前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C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5本卷中涉及数值计算的,重力加速度g均取10 m/s2。选择题部

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2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前5 s质点静止B10 s末质点的速度为3 m/sC015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5 m/sD515 s内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3、为0.3 m/s23气象研究小组用图示简易装置测定水平风速。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直杆,半径为R、质量为m的薄空心塑料球用细线悬于杆顶端O,当水平风吹来时,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飘起来。已知风力大小正比于风速和球正对风的截面积,当风速v0=3 m/s时,测得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则A=60时,风速v=6 m/sB若风速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等于90C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相等、质量变大的球,则减小D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变大、质量不变的球,则不变4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体A、B接触(A与B和弹簧均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

4、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已知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撤去F后,物体A、B开始向左运动,A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重力加速度为g。则A撤去F后,物体A和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C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后分离D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x0后分离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站在电子体重计上做下蹲、起立动作时,与体重计相连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该同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动作,可能是A起立 B下蹲C先下蹲后起立 D先起立后下蹲6如图所示,某一运动员从弧形

5、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A如果v0不同,则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B不论v0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C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D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7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轻绳不可伸长)连接的甲、乙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放置在水平圆盘上,甲、乙连线的延长线过圆盘的圆心O,甲与圆心O的距离也为L,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物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甲、乙始终相对圆盘静止,则下列说法

6、中正确的是A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最大为B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最大为C轻绳最大弹力为D轻绳最大弹力为mg8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方向如图所示。已知MA=MBvB=vCB卫星轨道半径与运行周期关系为C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现测得卫星A的运行周期TA和轨道半径RA,可求地球的平均密度D为使A与B同向对接,可对A适当加速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x,以速度v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把质量为m的货物放到A点,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货物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不可能A等于mv2 B小于mv2C大于mgx D小于mgx10如图所示,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一小球,将小球

7、拉至实线所示位置自由释放,空气阻力不计,在小球自释放位置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线的拉力对小球做正功B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其动能的增加量D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11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部分水平;末端D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某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点后再经D点滑上传送带,则A位置A到B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2R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

8、传送带速度v有关C滑块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A处D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与传送带速度v的大小无关1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周,其圆心为O,直径AB和CD相互垂直,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放在关于CD对称的圆周上,它们所在半径的夹角为1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O与点C的场强大小相等B点C与点D的场强大小之比为C一电子从D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将一正电荷沿着圆周从A点经D移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3宇宙射线中含有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到达地球会对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危害。地球周围存在的地磁场能改变这些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对地球上的生命

9、起到保护作用,下列关于地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北两极处地磁场最弱,赤道处地磁场最强B地理南北两极与地磁场的南北两极刚好重合C在赤道附近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带电粒子的阻挡作用最弱D在南北两极附近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带电粒子的阻挡作用最弱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1分)14(4分)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2)为了更直接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

10、关系,往往用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_。(3)如图是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频率50 Hz。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OA=17.65 cm、AB=11.81 cm、BC=14.79 cm、CD=17.80 cm、DE=20.81 cm、EF=23.80 cm、FG=26.79 cm,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处理。物体的加速度是_m/s2,打F点时的速度是_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6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决定测绘标有“3.8 V 0.4 A”小灯泡的

11、伏安特性曲线。(1)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小灯泡的电阻,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2)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电源E(4 V,内阻约0.4 )B电压表V(2 V,内阻为2 k)C电流表A(0.6 A,内阻约0.3 )D滑动变阻器R(010 )E三个定值电阻(R1=1 k,R2=2 k,R3=5 k)F开关及导线若干小组同学们研究后发现,电压表的量程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了完成测量,他将电压表进行了改装。在给定的定值电阻中选用_(选填“R1”“R2”或“R3”)与电压表_(选填“串联”或“并联”),完成改装。在图1虚线框中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虚线框中已将部分电路画出,请补齐电路

12、的其他部分)。图1(3)该实验小组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实验操作描绘出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先将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按如图3所示电路连接,图中定值电阻阻值为R0=3 ,电源电动势E=4.5 V,内阻r=1.5 ,此时每个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_W。(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I表示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图2 图316(8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0.8 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体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1)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2)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3)12 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17(13分)光滑水平面AB与一光滑半圆形轨道在B点相连,轨道位于竖直面内,其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向左推物块使其压紧弹簧,然后放手,物块在弹力作用下获得一速度,当它经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9倍,之后向上运动经C点再落回到水平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1)弹簧弹力对物块做的功;(2)物块离开C点后,再落回到水平面上时距B点的距离;(3)再次左推物块压紧弹簧,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弹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