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66329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共 5 页 第 1 页 财务财务分析常用的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含义计算公式和含义 类类 型型 NONO 财务财务指标指标 公式公式 指标含义指标含义 盈利 能力 1 销售利润率 销售收入 净利润 ,注:销售收入现金收入,成本支出现金支出 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表示每元销售收入所带来的净利润。指标越高,销售收入的盈 利能力越强。 2 营业利润率 销售收入 EBIT 息税前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表示每元销售收入所带来的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指标 越高,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越强。 3 EBITDA 利润率 销售收入 EBITDA 息税前利润和折旧及摊销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表示每元销售收入所带来的利息

2、、所得税、 净利润和收回的非付现成本。指标越高,表明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越强,且经营性净现金 的创造能力越强。 4 总资产净利润率 平均总资产 净利润 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总资产所带来的净利润。指标越高,总资产的盈利 能力越强。 5 税前总资产盈利 力(ROA) 平均总资产 EBIT 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总资产所带来的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指标 越高,总资产的盈利能力越强。 6 税后总资产盈利 力(ROA) 平均总资产 )(TEBIT1 息前税后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总资产所带来的利息和净利润。指标越高, 总资产的盈利能力越强。 7 权益资本利润率 (R

3、OE) 平均权益资本 净利润 净利润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表示股东投入每元权益资本所带来的净利润。指标越高, 股东权益资本的盈利能力越强。 8 税前投入资本利 润率(ROIC) EBIT/平均投入资本 注:投入资本=所有者权益+有息负债 =现金+WCR+固定资产净值 息税前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投入资本(包括股东的权益资本和付息债务 资本)所带来的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指标越高,投入资本的盈利能力越强。 9 税后投入资本利 润率(ROIC) 平均投入资本 )(TEBIT1 息前税后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投入资本(包括股东的权益资本和付息债 务资本)所带来的利息和净利润。

4、指标越高,投入资本的盈利能力越强。 流动 性 10 流动比率 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流动资产做“抵押” 。一方面 反映企业流动负债的清偿能力,另一方面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 11 速动比率 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存货平均流动资产 除了存货之外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更具变现性 的流动资产做“抵押” 。一方面反映企业流动负债的清偿能力,另一方面反映企业除存货外 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12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或短期有息负债 反映货币资金(现金和银行存款)用于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该指标越高

5、,说明公司支付 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13 营运资本需求量 (WCR) 小口径:WCR = 应收款+存货-应付款 中口径:WCR =应收款+其他应收款+预付款+存货-应付款-其他应付 款-预收款 大口径:WCR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财务费用支出程度 = 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 = EBT/EBIT 管理资产负债表:是标准资产负债表的变体,在资产方列出: (小口径) ,结果左方总数是 “资产净值”或“投入资本” ,其反映企业“资产净值”的资金来源;右方总数是“吸收资 本”或“占用资本” ,其反映企业“实际需要付息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与标准资产 负债表的左方总数“总资产”和右方总

6、数“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同。它更清楚地反映企业 的投资和融资结构,有利于更便捷地分析、解释和评价企业的资本营运、投资和筹资策略。 共 5 页 第 2 页 财务杠杆效应 = 投入资本/权益 WCR 越小,竞争力越强。 14 营运资本需求量 比率 平均总资产 平均流动负债平均流动资产 营运资本需求量占总资产的比重,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指标越大,变现能力越强;另一方面反映企业多出的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情况,指标越大, 资金占用越多,特别是当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差的存货、应收款、预付款增加。 负债 和偿 债能 力 15 总资产负债率 平均总资产 平均总负债 所有负债占总资产的

7、比重。指标越大,说明负债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净负债率 (总负债-预收款)/总资产 由于预收款不必支付现金,故可以从总负债中扣除,计算不含预收款的总资产净负债率。 有息负债率 有息负债/总资产或者投入资本,有息负债=总负债-无息负债 有息负债占总资产或者投入资本的比重。指标越大,说明公司需要支付利息的债务占比越 大,财务负担越大;反之越低。 16 权益资产比 平均总资产 平均权益资本 股东权益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指标越大,说明权益资本所占比重越高,负债比例越低。 17 权益乘数 平均权益资本 平均总资产 权益资本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权益资本所支撑的总资产。指标越大,说明负债 比例越高,

8、反之越低。 18 权益负债比 平均长期负债 平均权益资本 权益资本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元长期负债所对应的权益资本。指标越大,说明 长期负债的程度越低,反之越高。 19 基于 EBIT 的利 息保障倍数 年应付利息 EBIT 使用当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收入项目” (利息、所得税、净利润)与当年应付利息的比例 关系。指标越大,说明付息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20 基于现金的利息 保障倍数 年应付利息 摊销)(折旧税前经营性净现金 注:折旧、摊销为当期非付现成本,在投资时该成本已经支付 使用当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现金项目” (税前经营净现金-折旧和摊销)与当年应付利息 的比例关系。指标越大,说

9、明付息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21 基于 EBITDA 的 本息保障倍数 年应还本金年应付利息 EBITDA 使用当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收入项目” (利息、所得税、净利润、折旧、摊销等)与当年 应付利息和本金的比例关系。指标越大,说明还本付息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22 基于现金的本息 保障倍数 年应还本金年应付利息 税前经营性净现金 使用当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现金项目” (税前经营净现金)与当年应付利息和本金的比例 关系。指标越大,说明还本付息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资产 营运 能力 23 总资产周转次数 平均总资产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与资产的比例关系。表明总资产的使用效率,即每元资产所能带来的销

10、售收入。 指标越大,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24 固定资产周转次 数 平均固定资产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关系。表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即每元固定资产所能带来的 销售收入。指标越大,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25 存货周转率 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26 存货周转天数 平均存货 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 365 销售收入与存货的比例关系。表明存货的周转效率,即每元存货转化为销售收入所需要的 天数。指标越大,存货周转效率越低;反之越高。 27 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28 应收账款周转天 数 平均应收账款 销售收入 365 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例关系。

11、表明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即收回应收款所需要的天数。 指标越大,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越低;反之越高。 共 5 页 第 3 页 现金 创造 能力 29 获现率 实际经营净现金/应得经营净现金 其中:应得经营净现金=净利润+折旧+摊销+利息+资产减值 实际获得的经营净现金与理论应得的经营净现金之比。表明在经营过程中,实际获得的经 营净现金的能力。指标越大,说明创现能力越强,反之越低。此外,考虑到应收票据和应 付票据有银行或商业承兑的特征,且国内主要使用银行承兑居多,其增减影响实际经营净 现金,因此计算调整应收与应付票据后的获现率。 调整获现率 实际经营净现金+(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应得经营净现金 3

12、0 销售获现率 销售收入 金税前或税后经营性净现 或 销售收入 销售所获得的现金收入 经营性净现金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 表明每元销售收入所含的经营性净现金或现金收入。 指标越大,销售收入的经营性净现金含量或现金收入含量越高,反之越低。 31 净利润的现金含 量 净利润 税后经营性净现金 经营性净现金与净利润的比例关系。表明每元净利润所含的经营性净现金。指标越大,净 利润的经营性净现金含量越高,反之越低。 32 总资产获现率 平均总资产 税前经营性净现金 经营性净现金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表明每元总资产获取的经营性净现金。指标越大,总 资产的“获现能力”越高,反之越低。 33 投入资本获现率 平

13、均投入资本 税前经营性净现金 经营性净现金与投入资本的比例关系。表明每元投入资本(权益资本和付息债务资本)获 取的经营性净现金。指标越大,投入资本的“获现能力”越高,反之越低。 34 权益资本获现率 平均权益资本 税后经营性净现金 经营性净现金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表明每元权益资本获取的经营性净现金。指标越大, 权益资本的“获现能力”越高,反之越低。 增长 能力 35 销售收入增长率 (本期收入-前期收入)/前期收入 反映公司收入的增长速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前期收入增长能力高;反之低。同时, 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业务收入处于相对快的成长期。 36 营业利润增长率 (本期营业利润-前期营业利

14、润)/前期营业利润 反映公司营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前期营业利润增长能力高;反之低。 同时,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销售盈利能力(营业利润率)处于相对快的成长期。 37 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净利润-前期净利润)/前期净利润 反映公司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净营业利润增长能力高;反之低。同 时,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销售盈利能力(销售净利润率)处于相对快的成长期。 38 总资产增长率 (本期总资产-前期总资产)/前期总资产 反映公司总资产的增长速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的资产的增长速度快;反之慢。同时, 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总资产处于较快的成长期。但注意,总资产增长受负债

15、和权益增长 的影响。 39 净资产增长率 (本期净资产-前期净资产)/前期净资产 反映公司净资产的增长速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净资产增长速度快;反之慢。同时, 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净资产处于较快的成长期。但注意,净资产(权益)增长受公司增 资扩股和分红比例的影响。 40 经营净现金增长 率 (本期经营 NCF-前期经营 NCF)/前期经营 NCF 反映公司经营净现金的增长速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前期的经营净现金增长能力高; 反之低。同时,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经营净现金处于较快的增长状态。 41 自我可持续增长 率 ROE*留存收益比例 反映公司当期留下的净利润(或财务资源) ,在负债比例、

16、分红比例、资产周转速度、销售 利润率等财务经营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所能实现的下期的收入或利润的增长速度。 财富 增值 能力 42 经济增加(EVA) 平均投入资本)(WACCT1EBIT 或 平均投入资本)(税后 WACCROIC 在支付利息和股东合适报酬之后的“超额收益”或“剩余收益” 。当指标为正,表示股东财 富增值;反之损值;指标越大,表示企业的股东财富增值越多,反之越少。 若 ROICWACC,则为创值企业;若 ROICWACC,则为损值企业。 EVA 只是表明当期损值,并不意味着企业是“损值企业” ,基于权责发生制,存在白条 EVA 的可能。创值未必创现,EVA 要结合经营 NCF 一起考核。 共 5 页 第 4 页 43 市场增加(MVA) 实际公式:企业的市场价值 - 企业的投入资本,或 企业负债资本的市场价值 + 企业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 - 企业的投 入资本 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差。当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超过投入资本, 表明企业创造价值;反之损害价值。指标越大,表示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企业的股东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