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6626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伊索寓言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伊索寓言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伊索寓言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伊索寓言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伊索寓言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伊索寓言教学目标1、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3、认真揣摩、理解重点段落、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1、探讨中心意思。2、理解难句含义。教学设想1、方法构想:做好预习,引导学生课外读伊索寓言,激起学习本课的兴趣。鼓励发散思维,采用研讨式,通过集体讨论理解文章的句子和主旨。学习时,可先整体把握,再抓住重点内容评析学习。2、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把握,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及结构框架,探讨作者对九则寓言的评语。第二课时,重点段落语句的探讨分析,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完成相关练习。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你读过伊索

2、寓言吗?从谈看法入手。人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是怎么理解那些寓言的?钱钟书先生也读过伊索寓言,他写了一篇见解深刻的读后感。大家想读一读吗?二、读前提示:1、关于作者钱钟书:阅读圈划“附录”材料。2、关于寓言及伊索寓言:小黑板提示:(1)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2)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伊索编,共有寓言故事350余篇。提供伊索寓言样本。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1、提示:文章比较艰涩难懂,但全文思路清晰,请在预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框架。2、点拨并明确:文章有两大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四、研讨作者对九则寓言的“评语”:1、学习步骤说明:阅读-思考-讨论-明确2、研讨问题设

3、计:哪些寓言讽刺了社会上某类人的劣根性?具体说明讽刺了什么。明确:1、2、3、4、9结合社会现实说明。哪些寓言揭露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明确:5、6、7、8联系社会现象讨论说明。作者对每则寓言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一样的,哪些是从寓言引申的,哪些是直接反对的?明确:引申-2、3、4、5、8反对-1、6、7、93、小结:作家很善于透过表面挖掘出事物的新意来,常常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这便是发散思维。文章所揭示的社会人事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五、当堂训练:A级:练习一1、2、3、4、5、6哪些“看法”对你印象最深?说说理由。B级:练习一1、2、3、4分组讨论,采用抢答式。六、课下作业:1、将第一题整理到课

4、本上。2、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一、自然引入:略二、重点段落阅读,分析疑难语句:(一)、重点阅读文章第一、二、三段:1、学生阅读。2、分析讨论:作者将“比我们年轻的人”,分为哪两类?你是怎么认为的?第二段打了一个什么比喻?作者有何“感想”?你怎么理解读伊索寓言后的那“三重安慰”?作者想“纠正”什么?3、思考点拨:人类历史:古代-现代比喻人的一生:小孩子-老头子幼稚(昔)-成熟(今)4、理解明确。三、重点阅读文章最后一段:1、学生研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2、思考以下问题(由学生提出):A、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这是解读本文的钥匙),并认真分析。明确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

5、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碰壁上当。B、钱钟书和卢梭二人都认为儿童不宜读伊索寓言,但观点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钱:认为愈简单,长大了易碰壁。卢:把纯朴的小孩教复杂了。C、“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一句如何理解?D、结尾关于“苍蝇”句,怎样理解?3、思考讨论:允许有不同见解。四、本课小结:结合以上所学,讨论并概括本文主旨。文章见解独特、深刻,表达含蓄、风趣;文章通过对伊索寓言的评说,说明现在有些人狡猾得很,恶劣得很,我们头脑要复杂一些,防止上当受骗。五、当堂训练:练习题二、三。(见课本)六、课下作业:1、课外阅读几则寓言,从不同角度理解,看有什么新的收获。2、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