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发展演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66195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的发展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语言的发展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语言的发展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语言的发展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语言的发展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的发展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的发展演变(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的发展演变,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问题: 1人类的语言从哪里来? 2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是哪一种? 3动物有语言吗?人和动物的“语言”有无关系?,古埃及人探索语言起源的故事 公元前6世纪 古埃及法老 萨梅蒂库斯(Psammetichus) 两个男孩 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喊出了“别克斯(becos)”。 小亚细亚地腓尼基中有“别克斯”这个词,意思是“面包” 于是法老就认定腓尼基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一、关于语言起源的一些学说,语言起源在这里指的是人类语言的起源,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语言(如汉语、英语等)的起源。 语言神授 语言人造 科学推测,先民们“语言神授”的原始观念,圣经创世纪中关于上帝造亚当、亚

2、当给万物取名的描述: 第一章说,上帝亲自给万物命名。 第二章又说,上帝派亚当看守伊甸园,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都没有名字,上帝就叫它们走到亚当面前,看他叫它们什么,就算它们的名字。,印度最古的文献吠陀(Veda)中的教义集说,语言是母牛,呼吸是公牛,由语言和呼吸生出人心。婆罗门教徒把语言视为最伟大的女神。 至于我国,古代曾有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据说女娲开始造出的人都不会说话,她在这些泥人后脑勺上拍打几下,这些泥人便哇哇地大叫起来,有了语言。因此孩子出生都伴有哇哇的哭声。 澳大利亚的传说更是离奇古怪:古代东方住着一个凶恶的老太婆,叫布鲁利。夜晚一到,她就拿着一根木棒去捣毁周围熟睡人们的篝火。布鲁利

3、死后,大家都非常高兴,聚在一起分食恶婆婆的尸体以作纪念。由于大家分食的部位不同,于是都说起相互不懂的话来。,(一)摹声说(onomatopoetic theory),也称拟声说、汪汪说。 认为语言起源于对外界声音的模仿。 根据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摹声词。如英语中的cuckoo(布谷鸟)类似于布谷鸟的叫声,汉语中的“猫、鸭、鸡、鸦”等词跟这些动物的叫声也有关系。,首先是由古希腊哲学派别之一的斯多葛学派提出的。 18世纪,德国的赫德尔(JGHerder)在他的语言起源一书中也力主“摹声说”。 我国清代学者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一书中也有“字音每象物声”的主张。,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数量不等的摹声词,但这并不

4、能证明语言起源于摹声。 第一,任何语言中的摹声词都是少数,靠这些少数的摹声词,根本不能形成最起码的语言系统。 第二,客观世界的事物非常之多,有许许多多的事物根本无法摹声,如“太阳”、“月亮”、“火苗”、“帽子”、“大腿”、“思想”、“苦恼”等是无声可摹的。 第三,如果语言起源于摹声,各种语言的摹声词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汉语的“猫”,英语却是“cat”。即使是象声词这种以模拟声音而构成的词,各语言也有差异。,例如: 汉语 英语 卡嗒 click 噼啪 smack 咯吱 squelch 嗖 zing 嗖嗖、嗡嗡 singing,(二)感叹说(poohpooh theory),也称“呸呸说”。 认为语

5、言起源于原始人对各种感受而引起的感叹,人类的原始语言就是由这种感叹声演变而来。 根据是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感叹词。 卢梭(Rousseau)的“感情论”也有感叹说的倾向;孔狄拉克(Condillac)在他1746年的人类认识起源论 明确提出。 但是,任何一种语言中的感叹词都数量很少,而且,语言中的主要成分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实词,感叹说无法作出说明。因此,感叹说作为语言起源的学说是有很大缺陷的。,(三)劳动叫喊说(Labour shout theory),认为语言起源于伴随劳动而发出的叫喊。这种叫喊声演变为劳动号子,并进而演变为原始语言。 19世纪70年代诺瓦雷(LNoire)提出 。 劳

6、动叫喊说,把语言起源问题同劳动结合起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一般的个体的劳动叫喊声,只是减缓疲劳的本能反应,不具有语言的交际作用。集体的劳动号子,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减缓疲劳的功能,但是,“吭育吭育”的劳动号子要转化出语言的词,在理论上也是有较大困难的。,(四)社会契约说,认为原始人起初没有语言,后来大家彼此约定,规定了一些事物的名称,这样就产生了语言。 18世纪中叶卢梭在他的遗著一些语言的起源中具体论述。 社会契约说或语言约定论的提出,对于揭示语言的符号性质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语言学史应为其置出一席之地。但是,用社会契约说来解释语言的起源并不是很合适。因为制定“语言契约”,需要一定的商

7、约工具,也就是“元语言”。原是人没有这样的交际工具,怎样“经过详细考虑相互约定”?,(五)手势说,认为原始的语言不是有声语言,而是手和身体的姿态,有声语言就是在这种手势和身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早由19世纪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W.M.Wount)提出,后来得到了苏联语言学家马尔(H.Mapp)的大力支持。 在人类的历史上,手势、身姿可能发挥过重要的交际作用,而且这些手段至今还在辅助交际。但是,有声语言出现之前,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手势语阶段”,还缺乏科学的依据。手势、身姿作为独立的交际手段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摹声说、感叹说、劳动号子说,社会契约说、手势说等语言起源学说,认为语言

8、是“人造”的,比起之前的“语言神授”来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们大都是主观拟测的思辩产物,或是根据语言中的一些现象所进行的片面牵强的推论,缺乏强有力的确凿的科学证据,难以令人信服地解释语言的起源问题。,语言起源于劳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部经典著作,提出了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语言乃是人类形成时,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是跟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 长期以来,我国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了这一看法,并将之视为语言起源学说的经典论断甚至是不二论断。,语言的产生的确与劳动有关。 集体劳动需要协调步伐,需要交流经验,于是提出了创造语言的必要性

9、。 劳动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这一学说并没有解决语言发生的具体过程,因此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解释还是不完备的。,二、现代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认识,19世纪的巴黎语言学会曾在章程中规定,不接受任何关于语言起源问题的报告。 由此可见这一问题的难度和当时对解决这一问题丧失信心的语言学家们的心态。 20世纪30年代,动物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开始进入语言学家们放弃的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进展。,(一)灵长目动物的“语言”,从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有一批动物学家潜心研究人类近亲黑猩猩的语言能力,发现黑猩猩不仅可以用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简单的交际,而且可以利用各种

10、各样的形式交流信息。 黑猩猩可以滋生出语言能力的萌芽,可以极其艰难地极其有限地学会一些十分初级的人类语言地代用品。由此可以窥到人类语言最初发育的特点。灵长目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展出极为简单的语言能力。因此,语言可能并非为人类所独有。,(二)考古学的探索,有声语言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发音系统能够发出清晰的语音; 二是有一定发达程度的思维能力。 不能清晰地发音,就难以用声音准确地传达信息;不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就难以形成一定的语义。,一些考古学家通过测量古人类化石的脑容量来判断 思维发展的水平,从而推断语言起源的相对年代。 分 期 代表类型 年代(万年) 脑容量(毫升) 早期猿人

11、 东非人 300200/150 600800 晚期猿人 北京人 200/15040/30 7801075 早期智人 尼安德特人 30/205 13001350 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 51.5 1400 现代人 1500,从脑容量可以推测,晚期智人可能已经具有了产生语言所需要的思维水平。 晚期智人的口腔大大缩短,喉头显著下降,舌根部位的自由活动余地扩大,发音器官比早期智人有较大的改善,有可能发出较为清晰的声音。,(三)儿童学习语言的启示,幼儿的语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缩影。 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手势语和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声音交际手段。 到了一岁左右,孩子就开始说单词句,后

12、来由发展出双词句,到了三岁左右就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交际,在学龄前就基本掌握了口语系统。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显示,语言是进化的产物,是从第一信号系统的声音进化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关于语言起源的当代假说,有声语言产生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既不是神授的,也不是在短时期内由人创造出来的。在晚期智人以前,猿人或原始人已经可以用比黑猩猩的叫唤声更复杂一些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些声音也逐渐清晰起来,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语流,于是真正的语言就产生了。,语言的发展演变,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一

13、、语言的分化,语言分化是指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变体,或者进而分化为不同的语言。语言分化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一)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语言分化所形成的社会变体。 同一社会的人,由于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性别、年龄、职业、信仰、文化水平等的不同,便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社团。为满足小社团的交际需要,这些小社团会自然地或人为地出现一些不同于共同语的特殊语言成分,从而出现社会方言。,社会方言主要表现为阶层方言、职业方言、性别方言、年龄方言等。 法国贵族沙龙语言 法律语言 领域语言 儿童语言,(二)地域方言,1.定义 地域方言是语言分化所形成的地域变体,在社会方言这个术语出现以前,一般只称为方言。

14、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域分支,是语言分化的结果.那么,分化到什么程度还可以称作方言?到什么程度就成为不同的语言呢? 俄语、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彼此对话都能听懂,为何不是某种语言的方言?,决定语言之间是方言还是语言这不是由语言自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因素,也即政治上的分合情形来决定的。 闽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赣方言等成为汉语的各方言原因有: A 说汉语方言的人都属于一个民族 B 使用共同的文字 C 有共同的标准语 D 有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2.地域方言形成的原因,第一是交际的阻隔,如社会割据、人口迁徙、高山大河和湖泊森林等地理屏障。 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 欧洲的西班牙语 第二是是异族语言的影响。 从

15、南到北调类的数目逐渐减少 南方方言常同南亚语系的诸语言接触 ,南亚语系有声调,北方方言受阿尔泰语系影响,阿尔泰语系无声调。,地域方言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和一般词汇上,基本词汇和基本的语法格式的差异相对较小。 差别很大的方言之间,也存在着较多的一致性。比如,语音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词汇从整个系统上看具有较多的同源性,语法上的一致性就更为显著。依据这种种关系,可以确定方言间的亲疏关系。,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共同点: 都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全民语言的变体. 差异点: 1 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定范围的,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只有一种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不是按地区来划分的,在同一区域内,可以

16、有多种不同的社会方言。 2 地域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社会方言的特点基本上表现在词汇方面。,3 地域方言在结构方面自己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而社会方言只在词汇方面有一些特点,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成为全民的交际工具。 4 地域方言会走向消失,而社会方言会长期存在。,(三)亲属语言,1.什么是亲属语言 由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不同的语言,称为亲属语言。 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划归一个语系中,语系下面又分若干语族,语族下面分为若干语支,语支下又有若干个语种。,2.谱系分类 亲属语言间的关系,有亲有疏;根据语言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可以建立亲属语言的谱系。依照语言的亲属关系给语言进行的分类,称为谱系分类。,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九大语系,1.汉藏语系 2 .印欧语系 3 .阿尔泰语系 4 .闪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