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1+总论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40049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1+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1+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1+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1+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1+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1+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1+总论(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一 按诗歌内容分类,掌握一般性的主题 (一)怀古咏史诗: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 咏 ”,或在古迹、古人后加 “ 怀古 ”、 “ 咏怀 ”等。 1 抒写兴亡、盛衰之感,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2 借古讽今:讽喻时事。如:杜牧的泊秦淮、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怀古伤己:或追慕先贤,或以先贤、英雄自况,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或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咏物诗 1.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

2、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以物象为题; 咏(题、赠、赞) + 物象 2.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寄托什么志。 例如: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虞世南的咏蝉、黄巢题菊花,( 三 ) 写景诗 1 山水田园诗: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抒写闲适情调;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表达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 一般写景诗:借景抒怀,(四)边塞诗 1. 形式

3、标志:题目中多出现 “ 塞 ” 、 “ 征 ” 、 “ 军 ” 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 基本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 分析重点: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

4、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六)送别诗 1.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 “ 送 ” 或 “ 别 ” 等字眼; 2.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 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 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别董大、李白的送友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其他: 1 、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 “ 情歌 ”。

5、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鹊桥仙( “ 纤云弄巧 ” 秦观)等等。,2 、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 “ 讽喻诗 ” ,有时也称 “ 政治讽刺诗 ”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题临安邸(南宋 林升)、醉太平( “ 讥贪小利者 ” 元代无名氏)等等。,3 、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

6、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等),也应注意。,总:诗歌内容:,1.写景抒情 2.边塞征战 3.怀古咏史 4.即事感怀 5.羁旅行役,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忧国忧民、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惜春悲秋、昔盛今衰、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1.惜别之情 2.思乡之情 3.怀古之情 4.讽喻之情 5.报国之情 6.黍离之情 7.咏景之情 8.恋友之情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伤感、寂寞、孤独、 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

7、激愤、同情、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总:诗歌情感:,第二讲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 : 一、所有修辞 : 1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借代(朱门酒肉臭)、对偶、互文、反问、反复、通感等。 2 双关: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中“怜子”谐音双关,指“怜子”,有“爱你”之意。 3 用典:言简意丰,增强表达的含蓄性和生动性。 4 互文:上下文语义各有交叉省略而互相补充。“秦时明月汉时关”,“战城南,死郭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二、表现思想感情的方法 : 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有直接表达感情,

8、揭示主旨的诗句。 2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山水田园诗、一般写景诗 借古抒情: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 托物言志:咏物诗 象征: 3 情景交融,抒情方式,正面和侧面 实写和虚写 描写 动景和静景 色彩的渲染 多角度描写 ,三、描写手法,1、正面描写 - 侧面描写 (烘托、衬托、反衬) 2、渲染-白描,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却对秋景的描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再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 白描: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9、。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等。,补充:烘托,也是衬托,只不过烘托不是一般的衬托,它还要用气氛的渲染来加重衬托的力度。也就是说,烘托侧重于指气氛的衬托。烘托常常是用情感色彩浓烈场景来实现的,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写就有烘托作用。再如杜甫用特定的景色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天地一沙鸥。” 来烘托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反衬,是衬托手法的一个方面,顾名思义,就是说衬托与被衬托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的。用美好的景物写快乐和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就叫衬托、陪衬、烘托;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欢乐和用美好的景

10、物来写悲哀,就叫反衬。例如杜甫的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反衬的名句。再如辛弃疾的词: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上阙写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目的就是反衬如今饱尝愁苦又有苦难吐的心情。,3、虚 - 实 “ 实 ”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直观性 ,“ 虚 ”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想象性。两方面巧妙组合 ,“ 实 ” 便成为引发 “ 虚 ”的基础 ,“ 虚 ”便成为 “ 实 ” 的延伸。例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李商

11、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另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4 、明 - 暗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中“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5 、动 - 静 ( 1 )以静衬动,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句都直接从动

12、态的角度展现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磅礴的动态之美,惟第二句则从静态的角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瀑布倾泻喷涌的动态之美,尤其是动词 “ 挂 ” 字更为传神,偌大的瀑布,谁能有这样的伟力将它挂起呢?显然,这正是化动为静带来的奇效,远远望去,那倾泻的瀑布不正像一条巨幅的白练挂在山间吗?真可谓以静衬动,一字居要,更显瀑布之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 2 )以动衬(写)静: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3 )动静结合:杜甫的绝句 动: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静: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6、 全景 - 特写(点 - 面)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13、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是“面”,后两句是“点”。,7 、远景 - 近景 杜牧的过华清宫: “ 长安回望绣成堆 ” 全景、静景 “ 山顶千门次第开 ” 镜头由远及近、动景 “ 一骑红尘妃子笑 ” 远近结合、慢镜头特写 “ 无人知是荔枝来 ” 镜头拉近、特写,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开头两句为远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 烟如织 ” 是说暮烟浓密, “ 伤心碧 ” 是说山色转深。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

14、,尽在其中。 “ 暝色 ” 两句为近景,用一 “ 入 ” 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 “ 有人楼上愁 ” 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综合示例:曹操观沧海中 :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 “ 树木 ”、“ 百草 ”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 “ 秋风 ”、“ 洪波 ”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8 、倒装:有时为了照顾平仄,有时为了照顾对仗,有时为了突出某一意思而用。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 “帘卷西风”应是“西风卷帘”。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9

15、、扬抑 例如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又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即是欲扬先抑法。 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是欲抑先扬。,第三讲 品味诗歌语言,诗歌语言: 平实质朴 简洁明快 含蓄隽永 清新雅致 形象生动 绚丽飘逸 雄浑豪放 旷达俊朗 淡雅高远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清新飘逸 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 纤柔细腻 华妙艳丽 豪迈奔放 旷达豪放 雄浑 沉郁 悲慨 刚劲 冲淡 清新 明丽 低沉 幽怨 哀伤 凄凉 缠绵 等,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但各人又有各人的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此外,词有婉约、豪放之分。,内容 : 表层 ;深层 直接抒情 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