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导论+第6讲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9531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学导论+第6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古学导论+第6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古学导论+第6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古学导论+第6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古学导论+第6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古学导论+第6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导论+第6讲(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考古年代学研究 一、年代学的一般知识 二、相对年代断年 三、绝对年代断年 本章参考书目: 1、*Kolin Renfrew & Paul Bahn, Archaeology :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P101-140,Thames and Hadson Ltd., New York, 1991. 2、蒙特留斯:先史考古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 3、*严文明:考古资料整理中的标型学研究,走向21世纪的考古 学,三秦出版社,1997 年。 4、仇士华等:中国碳十四年代学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

2、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 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6、李士等: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91 年。,根据给出时间的计算方式,给定年代有两种表达方法: 1. 相对年代,是指某一事件相对另一事件或早或晚的说法, 仅仅表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不计时间的多少。 2. 绝对年代,是根据某种事物的变化速率给出的数值年龄, 也叫定量测年。 绝对年代的记数通常有以四季轮回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 单位的太阳年和原子周期性释放为单位的放射性纪年等方式, 但在历史上普遍流行的是太阳年,至今通用的也是太阳年, 我们在使用放射性年代时一般也要将其换算成太阳年。 现在通用的西(公)历则

3、是以耶稣的诞生为起点,记作 AD 1(ADAnno Domini, Latin for “In the Year of our Lord”), 即公元1年,在这一年之前即公元前的记法为* BC (before Christ),在这一年之后即公元年代的记法为* AD。 现代的科学放射性年代以距今(1950年)为起点, 记作* BP,400 BP即AD 1550年。,地层学原理: 一个地层单位(堆积单位)即是一个时间单位,代表它形成的时间。 相对来说,叠压和打破的地层单位年代晚,被叠压和被打破的堆积 单位年代早。当然仅此我们并不能知道晚多少或早多少。 类型学原理: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出现的产品有

4、特定可辨识的形态, 由形态可在类型品的序列中将特定的产品辨认出来; 产品形态的变化是逐渐的,因此形态相同的器物(或遗迹?) 应出于相当的时间和相近的地域,形态不同则可能有时空的变化; 不同质地、不同用途的产品变化的速率不同;,器物在堆积单位(地层单位)中的关系: 出于同一地层单位或同一堆积单位中的所有遗物有共存关系, 凡属同一共存单位中的器物有可能是同时的。 器物在形态上的变化: 形态富于变化的遗存大多是器物。 器物有耐用品于非耐用品之别、普通品与珍贵品之别、 简单品与复杂品之别、普通性与特殊性之别等, 在操作中应通过比较挑选出非耐用的、普通的、造型复杂的、 常见的类型品作为标型器,第四纪地层

5、学 第四纪地层学应用于考古最早,早期旧石器的年代、 分期的研究主要是运用这种方法,在现今仍有其价值。 地史最晚近的时代称为新生代(距今6千5百万年以来), 新生代的最后时段叫做第四纪(距今2百万年以来)。 第四纪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和发展的时期, 因此也就成为考古学所关心的一段时间。 整个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时期, 更新世又分成早、中、晚三期, 具体年代分别为: 早更新世20075万年、 中更新世7512.5万年、 晚更新世12.51万年、 全新世1万年今。,在中国北方以第三纪三趾马红土(现称红黏土) 为基底的第四纪沉积物是黄土,黄土可分为 午城、离石和马兰三大层,分别属于更新世的 早、

6、中、晚期,其上为全新世的古土壤。 各层堆积的土质、色和结构都不相同, 有的地方还可作进一步的划分。 埋藏在这些层次中的古代遗址和古文化地点 尤其是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年代由此可定。 南方在第四纪则有发育很好的网纹红土, 网纹红土之上还有下蜀土下层和上层, 分属更新世的不同时期, 下蜀土之上是全新世的灰、黄色堆积。,气候年代学 第四纪的全球气候经历过多次的冷暖变化,气候的变化回对地貌、 沉积物和动植物群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气候变迁相对年代的建立, 可作为考古学年代研究特别是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学研究的很好的 参照。 第四纪全球有几次大的寒冷期,寒冷时降雪堆积于陆地,海平面 下降,积雪成为冰川。过去欧洲根据

7、冰川地貌的研究,将这几次 大的寒冷期顺次划分为群智(Gunz)、民德(Mindel)、里斯 (Riss)和玉木(Wurm)四个冰期,冰期间较温暖,为间冰期, 冰期内还有间冰段。群智冰期大致相当于早更新世,群智-民德 间冰期和民德冰期至民德-里斯间冰期大致相当于中更新世, 玉木冰期在晚更新世。北非和北美也有相应的冰期,但名称不同。 我国研究冰川的学者认为我国有大理、庐山、大姑、鄱阳、龙川 等冰期,但有争论,多数人不同意。,历史纪年 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长时期的历史纪年, 较系统的如玛雅人的纪年始自3114 BC,古希腊始自776 BC, 而古埃及、西亚和中国的历史纪年是以朝代的更替分别

8、记载 的,要把各王朝的年代接续起来才能有连续不断的纪年。接 得比较好的是埃及。中国历史纪年自周共和元年841BC以降 是可靠的,往前则有多种说法,如武王伐纣的年代就有44说。 进入历史纪年的遗存只要在出土物上有纪年、人名或事件等 记载就可方便而可靠地断代。这种记载在墓葬、纪念性建筑 和钱币等遗存上经常可以见到。历史时期考古断代一般都依 靠有纪年的器物及与之共存的器物的类型学排比来实现,这 种方法在皮特利加以完善后广泛运用,称为交叉断代法。但 要小心,共存器物不一定就与有纪年、人事的器物绝对同时, 特别是钱币,因为这些东西流传的时间可能会很长。,年轮法测年 年轮法测年出现很早,但局限性很大,使用

9、并不广泛。 有年轮的东西很多,如树轮、冰川纹泥(季侯泥)、 极地冰层、贝轮等,其中极地冰层难以同考古遗存发 生联系,贝轮又太短,只有树轮和冰川纹泥合用。 利用冰川纹泥测年是1878年在北欧发明的,那里每年 冰川融化,带着很细的泥土在冰川的前缘湖泊边沉积 下来,暖年较厚,冷年则薄,记数每年成对的泥层, 可计算到12000年,湖边遗址的年代因此可定。 但这方法使用的地域很有限。 树轮纪年的方法出现很早,最先是由美国人 道格拉斯完善起来的。,放射性时钟和校正相对测年(Calibrated Relative Method) 二战后原子技术发展很快,1949年美国人Willard Libby发表了 第一

10、批C-14测年数据,建立了放射性碳素实验室。以后又有了 其他方法。其中,C-14、裂变径迹、钾氩法、铀系法(USD)属 于测定放射强度一类;热释光(TR)、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ESR) 属于测定接受辐射量一类,和称放射性时钟测年的方法。 而古地磁、黑曜石水合法、氨基酸外消旋法(AAR)等属于校正相对 测年(Calibrated Relative)方法。 我国很早就介绍进了这些方法, 在1969年发表了第一批C-14数据。,C14测年 原理:半衰期5568 30,5730 40 常规方法: 加速器质谱技术(AMS): 校正:树轮校正。各实验室的校正表不一样, 我国以前用达曼表,现用高精度表。

11、数据:如3700 100BP(Q685), 表示剑桥大学实验室685号标本的C14年代有68%的 可能性落在38003600BP。 如欲使数据可信度达95%,则要将系统误差数值 增加1倍,既3700 200 BP。 采集方法:不得与含现代碳的物质接触,吹干防霉变。,北京大学AMS实验室,裂变径迹:含U238的物质,如玄武岩、黑曜石、火山浮石等, 可测年代范围10万年以上。 钾氩法: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10万年以上。 铀系法:含铀、钍的各种物质,100万年以上。 热释光、光释光:可测物质为石英、长石矿物,可测年代范围 100年-100万年,误差10%,年代越久远 越准确。 电子自旋共振:介壳、珊瑚。1000年-1000万年。 古地磁:风成、火成、水成堆积,磁性矿物、火山堆积。 1-100万年。 黑曜石水合法:黑曜石。100年-数百万年。 氨基酸外消旋:含蛋白质分解物化石,如骨骼、牙、有孔虫、 泥炭等。100年-200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