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8613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孟尧+心智构造模组性的争议-20101208(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智構造模組性的爭議 中山大學哲學系演講 2010年12月8日,彭孟堯 台灣大學哲學系 ericpengntu.edu.tw,2,J. A. Fodor (1983; 1985; 1989; 2000)是最早有系統地闡述模組概念的哲學家兼認知科學家,他在1983年發表了心智模組性(The Modularity of Mind)一書,闡述模組概念,討論心智構造的模組程度,開啟了對於心智系統模組性的探討。,3,心智構造-1,Fodor將心智構造區分為依序串連的感覺轉引器(sensory transducers)、輸入分析器(input analyzers)、以及中央系統,這同時也是資訊流通的順序:

2、 遠刺激 近刺激 感覺轉引器 輸入分析器 中央系統 行為 遠刺激:外在環境中的物體。 近刺激:外在物體經由光波、聲波等撞擊在感覺轉引器的物理能量。,4,心智構造-2,5,心智構造-3,6,心智構造-4,7,心智構造-5 skip,知覺信念定立機制: 以知覺項為輸入,以信念為輸出,其輸出並與其它心理狀態共同作為其它中央機制的輸入,例如推論機制,以產生新的信念(或其它心理狀態),最後使得認知主體產生某些行為。,8,中央系統模組程度的學說,無模組論(Non-modularism):所有中央系統的機制都不是模組的。Samuels(1998)的認知之圖書館釋模(Library Model of Cogn

3、ition)。 最小模組論(minimalism):Fodor,中央系統的機制大多不是模組的。 適量模組假設(Moderate Modularity Hypothesis):Carruthers (2003)。不過他很快改變初衷,Carruthers (2004; 2005; 2006)為大量模組假設提出了辯護。 大量模組假設(MMH;Massive Modularity Hypothesis):演化心理學,主張中央系統是由大量達爾文式模組(Darwinian modules)構成的。 全模組論(Global modularism):所有中央系統的機制都具備模組性。(無人主張),9,關於心智構

4、造模組性的爭議-1,最小模組論主張中央認知系統非展論式的(non-demonstrative)機制幾乎都不是模組的,這必定是由於其認為中央機制缺乏了其關於模組所主張的某性質P,或者是由於中央機制具備某性質Q,是模組不會具有的。 相對地,大量模組假設之主張有大量的中央機制是模組的,乃是由於這些機制都具備某性質R。,10,關於心智構造模組性的爭議-2,P:資訊膠封性(informational encapsulation) Q:蒯因式(Quinean)亦即整體論式(holistic)的特徵),以及等方位性(isotropism) R :演化適應性(evolutionary adaption),或者

5、功能分殊(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11,模組,Segal(1996)指出四種意義的模組: 意向模組、計算模組、佛德模組、神經模組 神經模組:大腦神經系統內的構造。 意向模組:一組特定的意向狀態,尤其是指帶有資訊的心理狀態(例如信念)。 計算模組:古典計算心理學派所說的計算機制,是所謂的特定目的計算器(special purpose computer),12,Fodor模組的特徵(9項),1.論域特定性(domain specific):模組的一個基本想法是:要執行某種特定類型的功能就由某種機制專責那種功能;這表示該機制專責處理某種類型的輸入。例如,視覺機制只處理與

6、視覺有關的外在刺激。 2.強制的運作:除非另有障礙,否則只要它能處理的刺激出現,它就會自動地、被強制啟動,去處理該刺激。例如,當老王周遭有聲響時,他的聽覺系統不得不處理那些聲響除非他以某種方式阻斷聲波進入他的聽覺系統。,13,Fodor模組的特徵(9項) skip,3.中央系統對於輸入分析器所計算的表徵僅僅具備有限的達取:中央系統很難能夠達取感覺編碼。我們不太可能意識到自己視網膜的輸出,也很難對於該輸出做出認知判斷。感覺轉引器的輸出結果必須經過輸入分析器處理之後,才能進入中央系統做進一步的處理。只有經由輸入分析器處理後而輸出的知覺表徵,才能作為中央系統要處理或者計算的對象。,14,Fodor模

7、組的特徵(9項),4.輸入分析器的運作相當快捷:這是相對於中央系統的運作來說的。這可能是由於輸入分析器的運作具有強制性以及它是由硬體直接執行的緣故。 5.資訊膠封性:Fodor 將資訊膠封等同於Pylyshyn (1980)所謂的認知的不可穿透性(cognitive impenetrability),意指一個機制的運作不會受到個體原本擁有的資訊(例如信念)與效益(例如欲望與期待等)的影響。他甚至主張:資訊膠封乃是模組的本質。,15,Fodor模組的特徵(9項),16,Fodor模組的特徵(9項) skip,6.輸入分析器的計算結果是淺輸出:輸入分析器的輸出是知覺項;深淺這組形容詞是指知覺項所能

8、編碼的侷限。例如視覺系統處理物體大小、形狀、顏色、方位等(淺輸出),在這些機制運作之後,才另外有機制對於處理的結果進行更高階的整合(深輸出)。,17,Fodor模組的特徵(9項) skip,7.與固定的神經結構相連結(相對應):是直接由硬體執行的,是區位化的,不是由其他次系統裝配出來的。設某機制M是由M1和M2裝配出來的,且M1和M2都不是被任何其他機制裝配出來的,則(1)存在一組腦神經結構N1具現M1,亦即M1和N1有直接對應的關係;而且(2)存在一組腦神經結構N2具現M2,亦即M2和N2有直接對應的關係;但是,(3)M不跟任何腦神經結構N有直接對應的關係,不存在任何腦神經系統直接具體實現並

9、執行該機制M。,18,Fodor模組的特徵(9項) skip,8.有特殊的故障模式:這顯然是由於是直接由硬體執行的緣故。例如,視覺系統的受損故障模式與聽覺系統的受損故障模式是截然不同的。由於每個輸入分析器都有其固定的故障模式,因此,當某個輸入分析器故障時,並不會影響其它輸入分析器的運作。例如,當視覺系統受損時,並不會影響聽覺系統的運作。,19,Fodor模組的特徵(9項) skip,9.從個體發生學的角度來看,輸入分析器展現出特定的發展步調與發展次序:由於每個輸入分析器都是直接由硬體執行的,由某個固定的神經結構執行;隨著個體的成長,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其一定的步調和排序,所以輸入分析器自然也展

10、現出特定的發展步調與發展次序。,20,中央系統的非模組性,(1)中央機制是種進行核驗(confirmation)的機制。中央機制在接收輸入之後,測試各種假設,最後將最恰當的假設作為輸出。 (2)核驗既是等方位的,也是整體論的。 (3)等方位與整體論使得中央機制不是論域特定和資訊膠封的。 因此,大多數中央機制不具有模組性。,21,核驗,核驗簡單說,就是以證據(搭配輔助假設)來測試某個假設,係指存在於證據與假設之間的知識論上的支持關係。 科學哲學界對於核驗早期採取假設演繹法(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後來則引進機率概念來說明核驗,在機率進路下的核驗理論引進貝氏定理

11、來決定假設和證據之間的機率關係,稱為貝氏論(Bayesianism)。,22,核驗:以假設演繹法為例,H C1C2Cn A1A2Am - P = = = = E 如果預測P與證據E相符,則E核驗了假設H;否則,E反核驗了H(亦即使得我們拒斥H),23,核驗是整體論的,科學哲學界大致都同意這點。如果預測失敗,推翻假設並非是唯一的作法,因為我們可以否定某些初始條件Ci,也可以推翻某些輔助假設Ai。換個方式來說,在核驗某假設的過程中,所有用到的資訊都與是否接受該假設有關。,24,核驗是跨論域的,用以核驗一個假設的證據未必侷限在單一的某個論域;在核驗過程中用到的輔助假設通常(但未必一定)是來自於其它的

12、科學領域。(例如,天文學家為了核驗其有關某些天文現象的假設,會使用天文望遠鏡來收集證據,但天文望遠鏡的運作涉及光學理論。),25,整體論與資訊膠封相容,有可能一個資訊膠封的機制仍然是整體論的。這是由於資訊膠封意指認知的不可穿透性,整體論則是指該機制的運作勢必受到它所能處理的所有資訊的影響,但這並不表示來自中央系統的資訊也能被它處理。如果一個機制所能處理的所有資訊都在它原本的論域內,不包括來自中央系統的信念,則它的運作既是整體論的,又同時是認知之不可穿透的。,26,核驗是等方位的 -1,在進行核驗時,任何資訊(包括源自感官知覺及任何科學的資訊)都是相干的。這是非常強的主張。 在科學哲學一直有在目

13、前仍是無解的所謂的相干難題(problem of relevance):無論是什麼主題,我們都沒有任何原則可以決定哪些資訊與這主題相干,哪些則是不相干的。,27,核驗是等方位的 -2,等方位性又比相干性更為激進。就相干難題來看,至少還承認:針對任一主題來說,有些資訊是相干的,有些則不相干;困難在於沒有任何原則可藉以做出區別。 然而核驗的等方位性意指:無論是針對什麼主題,任何資訊都有可能是相干的,都有可能作為核驗該假設的前提。因此,對於一個高度等方位的機制來說,它能達取的資訊幾乎沒有任何限制。,28,核驗是等方位的 -形上學-3,這物理世界具有嚴密的因果結構,任何現象都與其它現象有直接或間接的因

14、果關聯。簡單說,這個世界所有的現象組成了一張綿密的因果網絡。因此,對於任何現象來說,任何其它現象都必定是直接或間接與之具有因果關聯。因此,任何關於這個物理世界的資訊都是相干的。,29,核驗是等方位的 -形上學-4,然而,我們人類並未(似乎也不可能)窮盡關於現象與現象之間因果關聯的知識。因此,當某個假設接受經驗證據的測試時,任何資訊都有可能用來作為核驗該假設的證據。基於這個緣故,任何資訊對於該假設的核驗都是等方位的,這也使得它勢必是跨論域的,不會具有論域特定性。,30,核驗是等方位的 -形上學-5,否認這套形上學就表示:這個世界的結構並不是一張綿密的因果網絡。若如此,只有兩個理論選擇。 (1)這

15、個世界毫無因果結構。這大概很難有人能接受。對於支持演化心理學的學者來說,更是不可行的,因為他們至少得承認在生物界裡充滿了因果關聯(例如避開掠食者、尋找食物、繁衍等)。,31,核驗是等方位的 -形上學-6,(2)這個世界是由兩個或者多個因果網絡構成的(當然,這些因果網絡彼此之間不會再有因果關聯)。這立場面臨兩個困難:,32,核驗是等方位的 -形上學-7,(a)到底是由哪幾張因果網絡構成的? 例如,是否天文現象構成一張因果網絡、生物現象構成另一張因果網絡、地質現象構成第三張因果網絡?抑或天文與生物現象構成一張因果網絡、地質現象與氣候現象構成另一張因果網絡?我們沒有辦法回答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就是

16、相干難題。因而我們沒有原則可藉以決定:這個世界究竟是由哪些彼此不相干的因果網絡構成的。,33,核驗是等方位的 -形上學-8,(b)我們人類必定處於某個因果網絡中,因為我們能夠認知到這個世界的許多現象,而認知活動是一種因果過程。但這同時顯示,如果有多張彼此沒有關聯的因果網絡,則我們不可能認知到出現在其它因果網絡中的現象,我們甚至根本不可能認知到其它因果網絡的存在。若是如此,接受這個世界是由多張彼此沒有關聯的因果網絡構成的這形上學的主張,對於我們之理解這個世界,有多大的解釋力呢?,34,核驗是等方位的 -形上學-9,小結:既然核驗具有整體論與等方位兩個特徵,這表示核驗不會具有論域特性和資訊膠封性。由於大多數中央機制的運作就是一種核驗的過程,這些中央機制不會具有論域特性和資訊膠封性,這些中央機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