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8555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2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 4.3 热水供应系统的管材和附件 4.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 4.5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第4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可分为:,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采用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一

2、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称局部热水供应系统。,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例如,采用小型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供给单个厨房、浴室、生活间等用水。对于大型建筑,也可以采用很多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分别对各个用水场所供应热水。,热水输送管道短,热损失小;设备、系统简单,造价低;维护管理方便、灵活;改建、增设较容易。,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热水用量较小且较分散的建筑,如一般单元式居住建筑,

3、小型饮食店、理发馆、医院、诊所等公共建筑和车间卫生间布置较分散的工业建筑。,适用于:,小型加热器热效率低,制水成本较高;使用不够方便舒适;每个用水场所均需设置加热装置,占用建筑总面积较大。,缺点:,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或几幢建筑的热水系统称集中热水供应系统。,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加热和其他设备集中设置,便于集中维护管理;加热设备热效率较高,热水成本较低;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

4、少;使用较为方便舒适。,设备、系统较复杂,建筑投资较大;需要有专门维护管理人员;管网较长,热损失较大;一旦建成后,改建、扩建较困难。,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热水用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的建筑,如标准较高的居住建筑、旅馆、公共浴室、医院、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大型饭店等公共建筑,布置较集中的工业企业建筑等。,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市政热力管网输送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城市街坊或整个工业企业的热水系统称区域热水供应系统。,3区域热水供应系

5、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如:城市热力网水质符合用水要求,热力网工况允许时,也可从热力网直接取水。,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设备热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热水成本低,设备总容量小,占用总面积少;使用方便舒适,保证率高。,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建筑布置较集中,热水用量较大的城市和工业企业,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中应用较多。,设备、系统复杂,建设投资高;需要较高的维护管理水平;改建、扩建困难。,室内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由部分组成: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6、 .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附件,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7.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因建筑类型和规模、热源情况、用水要求、加热和贮存设备的供应情况、建筑对美观和安静的要求等不同情况而异。,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由锅炉生产的蒸汽(或高温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经疏水器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水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的传递作用。,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4.1 热

7、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换热器是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几大类即: (1)表面式换热器 :表面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2)蓄热式换热器 :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3)、直接混合式: 冷热流体直

8、接接触进行换热。如:凉水塔,气体冷凝器 等,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凝汽器,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蓄热式换热器,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对于区域性热水系统不需设置锅炉,水加热器的热媒管道和冷凝水管道直接与热力网连接。,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

9、成,热媒循环(第一循环),图4-1 热媒为蒸汽的集中热水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水供水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输出经配水管网送至各个热水配水点,而水加热器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网补给。为保证各用水点随时都有规定水温的热水,在立管和水平干管甚至支管设置回水管,使一定量的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以补充管网所散失的热量。,2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循环(第二循环),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10、 7.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自动排气阀、膨胀罐、管道伸缩器、闸阀、水嘴等。,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包括:,3附件,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也称一次换热,是利用以燃气、燃油、燃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热水温度,或者是将蒸汽或高温水通过穿孔管或喷射器直接通入冷水混合制备热水。,7.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直接加热,1按热水加热方式的不同,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之分.,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

1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优点:具有热效率高、节能的特点;蒸汽直接加热方式具有设备简单、热效率高、无需冷凝水管的优点。,缺点:存在噪声大,对蒸汽质量要求高,冷凝水不能回收,热源需大量经水质处理的补充水,运行费用高等缺点。,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具有合格的蒸汽热媒、且对噪声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衣房、工矿企业等用户。,适用于,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图4-2 加热方式,热水锅炉直接加热,蒸汽多孔管直接加热,蒸汽喷射器混合直接加热,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

12、.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也称二次换热,是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如蒸汽)与被加热水不直接接触。 优点: 回收的冷凝水可重复利用,只需对少量补充水进行软化处理,运行费用低,且加热时不产生噪声,蒸汽不会对热水产生污染,供水安全稳定。,间接加热,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声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建筑。,适用于,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e)蒸汽-水加热器间接加热,(d)热水锅炉间接加热,4.1 热水供应系

13、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开式热水供水方式,即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系统内的水仍与大气相通。 该方式一般在管网顶部设有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或高位开式加热水箱,系统内的水压仅取决于水箱的设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波动的影响,可保证系统水压稳定和供水安全可靠。,开 式,2按热水管网的压力工况,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类。,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缺点是:高位水箱占用建筑空间和开式水箱易受外界污染。,适用于:用户要求水压稳定,且允许设高位水箱的热水系统。,图4-3 开式热水供应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

14、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闭式热水供水方式,即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整个系统与大气隔绝,形成密闭系统 。,该方式中应采用设有安全阀的承压水加热器,有条件时还应考虑设置压力膨胀罐,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转。,闭 式,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优缺点: 具有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外界污染的优点,但供水水压稳定性较差,安全可靠性较差,适用于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热水供应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图

15、4-4 闭式热水供应系统,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全循环供水方式,是指热水干管、热水立管和热水支管都设置相应循环管道,保持热水循环,各配水嘴随时打开均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该方式用于对热水供应要求比较高的建筑中,如高级宾馆、饭店、高级住宅等。,全循环,3按热水管网设置循环管网的方式不同,有全 循环、半循环、无循环热水供水方式之分。,图47-5 (a)全循环,冷水箱,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半循环供水方式,又有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分。,立管循环方式是指热水干管和热水立管均设置循环管道,保持热水循环,打开配水嘴时只需放掉热水支管中少量的存水,就能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 该方式多用于设有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的高层建筑中,半循环,图4-5 (b)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冷水箱,4.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4.1.3 热水供应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