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精品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30684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赤壁赋-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赤壁赋-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赤壁赋-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赤壁赋-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精品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赋 苏轼,【教学目标】 1. 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思想。 2.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3.在苏轼身处逆境而依然旷达浪漫的精神感召下,培养学生笑对人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简介背景,导入课文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

2、困难。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他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听名家朗诵,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这两段中的哪个词可以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乐甚,此时的苏轼为什么这样快乐呢?,因为赤壁的景色太美了。,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

3、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如此美景,让人陶醉。文中那句话写出了苏轼的感觉?,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研读第二段 思考:古人在抒发自己欢乐的心情时往往是饮酒赋诗,这里除了饮酒赋诗外,苏轼还用了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心情的?,扣舷而歌之,歌曰:“望美人兮天一方。” 在歌词中苏轼怎么就想到美女了?,32页注解美人:古代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苏轼被贬黄州过着囚犯一样的生活为什么还想着圣主,想着美好的理想呢?,对国家的关切,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从歌词中我们看出苏轼在欢歌的背后有着难以排遣的苦闷,他的

4、这种乐是怎样的一种乐?,苦中作乐 他只是借山水歌唱来排解忧愁而已。,有歌者,那么有应和者吗?用什么来和?,有应和者。用洞箫来和。,第二段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有哪几句?这几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o),不绝如缕。舞幽壑(h)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妇。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研读第三段: 听到这哀婉的箫声,苏轼欢快的心情有没有变化?从第三段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愀然 正襟危坐,何为其然也?(你的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主客

5、实际上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一个人,苏轼借客之口把自己人生上的不顺以及仕途上的不如意一股脑儿的写出来了。,这位“客”,他首先想到了哪位历史人物?,曹操,第三段中哪几句话是写曹操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作者先写曹操的丰功伟绩后写“而今安在”,作者的情感为什么这样大起大落?,为了引出后文,说明人的非常渺小。,接着作者用一世英雄的曹操和哪些人来做对比?,吾与子 吾与子渔樵(我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 ),作者用一世英雄的曹操和吾与子做对比目的是什么?,时

6、光易逝,人事不断变化,连曹操这样伟大的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了,像我们这样渺小的人在历史上更留不下什么痕迹,所以感到很悲伤。,悲观看变,“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作者在感叹什么?,悲观看不变,“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人与大自然(长江)对比感叹“人生苦短”。不能像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永远不变。,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这方面的诗句吗?,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7、4.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果这篇文中只写到这里那只是苏轼对其他文人思想的重复。继续往下看,第四段才是苏轼的思想精华所在。第四段作者产生了哪些哲理思想,这些思想能不能够超越前代文人呢?,“盖将自其变者(曹操)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从变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连曹操那样的一世之雄尚且而今安在哉,那我苏轼虽然被贬黄州,又有谁敢断言我没有柳暗花明的一天,那些陷害我的小人现在得志,气焰嚣张,可谁又敢断言他们没有乐极生悲的一天。 身处逆境时要相信困难是不会永远存在的,乐观看变,哲理一,自其不变者(长江)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乐观看不变,从不变的角

8、度看,任何事物都是在无穷无尽的,我的生命有限,但我崇高的精神会代代相承。,哲理二,“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乐观看取舍,不该要的一点也不要,得不到的莫强求,丢掉那些羁绊我的功名利禄和身外之物。 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无穷无尽的快乐。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快乐。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哲理三,最后一段写道“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这里的“笑”,与第二段的“乐甚”都表示快乐,有区别吗?,有区别,开始是苦中作乐,到文章最后,作者已经完全悟到人生的真谛,对身外之物已经不看重了。这里的笑,是发自内心的

9、笑。,乐观者与悲观者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小故事,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那乐观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 “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温馨提示: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其差别是很有趣的:乐观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饼,悲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窟窿.,小结: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坎坷。在逆境中你

10、是痛苦、消沉,还是积极乐观的去面对。重读赤壁赋会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背诵与运用,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运用的骈句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 ,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06年高考湖南卷谈意气,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

11、颅低下。 05年高考广东卷纪念,夜深人静,我在孤灯下揣摩“人与路”的意味,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推开窗来,临风而立,一种腋生双翼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便借了那浩浩长风之力,如遗世独立般飘然而起,沐着那一室清辉,我欲效列子之御风,思接千载,神游古今。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我御风而舞,凌驾于赤壁万倾茫然之上,翩跹于宇宙天地苍茫之间。我听到一声浩叹?曹孟德正伫立于皓皓月色之中,寂寞而凄凉。 曾经是旌旗蔽空,舳舻千里;曾经是吟鞭东指,气吞山河;而今却是百万雄师,弃甲而走,豪言壮志,灰飞烟灭。 节选自高考考生作文,作业: 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的现象? 以我谈“穷而后工”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