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30661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赤壁---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赏析题译文:沉埋在沙中折断的战草还没有腐蚀,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 1.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2.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3. 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3.杜牧的赤壁属于咏史诗,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借史实抒情的特点。4.“东风不与

2、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答: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中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5.理解性背诵。(1)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诗歌开头为

3、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答: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表明诗人的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 7.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8.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9.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

4、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别出心裁。对周瑜的丰功伟绩予以怀疑,主意新奇,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这正是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10.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11.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12.选择题。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