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析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20458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病+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病+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病+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病+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案+分+析(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 案 分 析,昆医附一院检验科 王景秀,案例一,女性,30岁,面色苍白,月经量多已两年,近3个月来感乏力,头昏,心悸。 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活跃,粒/红为1:1,中、晚幼红细胞占45%。,初步诊断:缺铁性贫血,诊断依据: 1、血常规贫血表现 2、骨髓象显示贫血表现 为明确诊断尚需: 1、经验给予铁剂治疗并动态监测血常规红细胞 直方图变化 2、骨髓特殊染色:铁染色 (内外铁消失支持IDA) 3、生化检查:Fe、Ft、Tf、UIBC、TIBC,缺铁性贫血血象,血红蛋白、红细胞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 轻度贫血时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时红

2、细胞体积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严重时红细胞可呈环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增多。 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值减低 红系明显增生,幼稚红细胞常大于0.3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胞核小而致密;胞质量少,着色偏碱。易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但各阶段比例及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系正常。,血常规及骨髓象在贫血的分类和诊断中的应用 附:贫血的诊断 (一)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观察、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因检查等。 (二)诊断过程为: 1、有

3、无贫血 2、贫血的严重程度 3、贫血的类型 4、查清贫血的病因,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重点:,男性,26岁,面色苍白,5天来鼻 及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查体:低热,胸骨压痛.,血常规:HGB 55g /L ,WBC 11109 /L, PLT 16109 /L。 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统增生为主, 幼稚细胞占80%,异常早幼粒细胞占60% 。胞浆内可见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酶染 色强阳性。 问题一: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一天前,病人突发高热,消化道大出血,脉搏细速,少尿。化验:PT,APTT,TT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Fib 减低, 问题二: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病历二,诊

4、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诊断依据: (1)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胸骨压痛为白血病的特征性体征。 (2)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明显减低。 (3)骨髓细胞形态学为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的最主要依据。M3型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30%,胞质内有大量密集甚至融合的粗大颗粒,常有成束的棒状小体(Auer body) 治疗:维甲酸,问题一,诊断:继发性DIC,诊断依据: 1、突发性的临床表现 2、凝血四项不同程度异常 早期诊断DIC可做相关实验室检查 1、PLT ,-TG、PF4、TXB2、P-选择素 2、Fib ,PT 3、D-D二聚体 、FDP20mg/L 4、PLG ,F:C50%,问题

5、二,重点:,1、骨髓象在白血病分型及诊断中的应用 2、血栓与止血检验在DIC诊断中的应用,案例三,男,20岁,感冒后7天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尿90ml/24h。 查体:血压160/100mmHg 尿常规:Pro +,BLD+ 尿沉渣:RBC +/Hp,颗粒管型46/Lp 生化检查:BUN 8.2mmol/L,SCr 180mol/L 2周后出现少尿, 生化检查:BUN 10.2mmol/L,SCr 260mol/L 该疾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初步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诊断依据: 1、病史:一周前患感冒 2、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和 氮质血症等 3、

6、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和生化指标 尚需做其它相应检查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尤其C3八周后恢复正常诊本病意义更大,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主要表现为氮质废物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少尿期常伴有尿量400ml/24h。诊断一般基于血肌酐的绝对值或相对值的变化,如SCr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44.2mo

7、l/L或88.4mol/L;或在2472小时内SCr相对增加25%100%。,1、血尿: 正常新鲜尿液清澈透明。一般呈淡黄色至深黄色。 (1)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可出现淡红 色; (2)镜下血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每高倍镜RBC平均大于3个.多见于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疾病。,2、尿蛋白,参考值: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 080mg/24h。,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或尿蛋白/肌酐比率大于200mg/g称为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 质,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后消失。,病理性蛋

8、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重金属中毒、药物及肾移植术后等。 混合性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糖尿病、SLE等。 溢出性蛋白尿: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等。 组织性蛋白尿。 假性蛋白尿:,3、尿量,参考值: 正常成人尿量为10002000ml/24h,临床意义:,尿量增多 24h尿量超过2500ml,尿量减少 成人尿量低于400ml/24h或 17ml/h称为少尿;而低于100ml/24h,称为无 尿。,尿量增多,尿量减少,暂时性多尿。,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肾脏疾病:慢性肾

9、盂肾炎、慢性肾间质肾炎等。,肾前性少尿:如休克、心衰、脱水等。,肾性少尿:各种肾脏实质性改变可致少尿。,肾后性少尿:因结石、尿路狭窄、肿瘤压迫引起。,(二)血清肌酐 (Scr)测定,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 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 GFR下降至正常人的1/3时,Scr浓度就明显上升,所以测定Scr浓度可作为GFR受损的指标。 参考值:全血肌酐为-88.4176.8mol/L。,临床意义:(增高提示肾脏的病变较重),1、增高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 2、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肾实质性少尿 Scr 200 mol/L ;肾前性少尿Scr上

10、升 200 mol/L ) 3、BUN/Cr的意义:器质性肾衰退竭BUN/Cr10:1; 肾前性少尿BUN/Cr10:1。 4、老年人、肌肉消瘦者肌酐一旦血Cr上升, 要警惕肾功能减退。,(三)血尿素氮( BUN )测定,BUN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尿素主要经 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 球滤过率降低,致血浓度增加,测定BUN,粗 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参考值: 成人:3.27. 1mmol/L。 婴儿、儿童: 1.86. 5mmol/L,急性肾衰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可无变化,GRF下降至50%以上,BUN才能升高,且此时血BUN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但慢性肾衰

11、,尤其是尿毒症其增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肾衰竭代偿期:GFR下降至50ml/min,血BUN小于9mmol/L 肾衰竭失代偿期:血BUN大于9mmol/L 肾衰竭期:血BUN大于20mmol/L,粗略判断肾衰竭分期,临床意义:,血 尿 素 氮 增 高,器质性肾功能损害:,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 肝肾综合征等。 BUN/Cr10:1,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 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 后和 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蛋白饮食等,血BUN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KT/V1.0表示透析 充分。,肾病所致慢性肾衰竭;血BUN不能作

12、为 早期肾功能指标。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其增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一致。,(四)肾小球滤过率测定(GFR),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 液体量,称为GFR。,参考值: 总GFR 10020ml/min。,临床意义:,1、GFR与年龄、性别、体重、妊娠有关。,2、GFR降低。常见于急、慢性肾衰竭、肾小球功能不 全、肾动脉硬化、肾盂肾炎(晚期)、糖尿病(晚 期)和高血压(晚期)、甲状腺功 能减退、肾上腺 皮质功能不全、糖皮质激素缺乏;,3、GFR升高。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糖尿病肾病早期。,4、可同时观察左右肾位置、形态和大小, 也可结合临床初步提示肾血管有无栓塞。,重点: 尿常规及沉渣镜检

13、,和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案例四,男,45岁,9年前发现HBsAg阳性。4年前,曾因明显乏力、尿黄、厌食、齿龈出血入院治疗,查体:神清,肝脾肿大,移动性浊音(+)。 化验:ALT:176 U/L, TBIL:167mol/L, A/G:1.0; PT: 38s(对照: 13s), 问题一 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该病人出院后,3天前与朋友聚餐时出现呕血,鲜红色,量约1000ml,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经输血、补液、止血治疗后病情好转,血压、心律恢复正常。1天前起出现意识障碍,言语不清。 化验:Amon 130mol/L(18-72),BUN 7.6 mmol/L

14、, GLU 5.6 mmol/L。 问题二 该病人意识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诊断: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肝炎后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依据: 1、乙型肝炎感染史 2、临床体征:肝脾肿大,移动性浊音(+) 3、实验室检查 :ALT:176 U/L, TBIL:167mol/L, A/G:1.0; PT: 38s 为明确诊断尚需: 1、腹水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肝穿刺活组织检查,问题一,肝硬化(hepafic cirrhosis),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芤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驻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

15、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血清氨基转移酶,分布 ALT-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 AST-心肌、肝脏(线粒体)、骨骼肌、肾脏等组 组。,参考范围: ALT 1040U/L(速率法) AST 1040U/L (速率法) ALT/AST 1,临床意义:,急性病毒性肝炎,ALT和AST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2050倍,甚至100倍,但以ALT升高更明显,ALT/AST1,是诊断病毒性肝炎重要检测手段。 急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上升,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 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显著。,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

16、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ALT/AST1,若AST升高较ALT显著, 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可能。,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LT/AST1。酒精性肝病AST显著升高,ALT几近正常。,肝硬化 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终末期肝硬化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肝内、外胆汁淤积 转氨酶活性正常或轻度上升。,急性心肌梗死 AST增高,45天后恢复,若再次增高提示 梗死范围扩大或新的梗死发生。,其他疾病。,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参考范围:成人 3.417.1mol/L,临床意义:,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17.1mol/LSTB 34.2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