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孙子兵法》感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20157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孙子兵法》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孙子兵法》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孙子兵法》感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孙子兵法》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孙子兵法》感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孙子兵法感想12112115侯玮康 从小就一直听说孙子兵法是一本如何如何厉害、怎样怎样必读的书,但从来都没有拜读过,直到本学期选上了孙子兵法这门选修课,才亲自读了读孙子兵法,也真正体会到了孙子兵法的博大精深。 首先介绍一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春秋吴国孙武后学所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不仅阐述高度概括的兵法理论,而且在行军、火攻、用间等篇章中提出多种具体的战略战术,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作为数千年前的古代兵书,其中很多作战方式早已不适用现代战争,但是它的思想和基本原则,却在生活中常青。现在的社会,无处不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诸如篮球足球围棋象棋等各种运动

2、和竞赛、残酷的商业竞争、利益争夺的外交谈判、针尖对麦芒的法庭辩论,以及各种求生存求发展的地方。有战场,就有兵法的用武之地。人们读兵学圣典,就是想在各种战场中百战不殆。所以我们要将兵书中的思想原则古为今用。由于被分到了“九变篇”这一组,并且自己也亲自参与了“九变篇”ppt的参与制作和上台演讲,所以我自己现在对“九变篇”的理解和感想比孙子兵法的其他篇章更清晰和深透,所以下文就主要以“九变篇”展开来谈谈我自己的感想。“九变篇”主要论述了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子认为,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设法威胁、挫折和困扰敌国,以利诱敌,才能常备不懈,使敌无机可乘。只有全面看

3、待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方能根据具体情况,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九变篇”虽然不长,但却蕴含了深厚的道理。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孙子说:聪明的将帅思考问题,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考虑到“利”,能够充分估计到顺“利”的一面;考虑到“害”,能够预先解除祸患。要通过“害”迫使诸侯屈服,通过繁杂之事役使诸侯忙乱,通过“利”诱使诸侯上当。上述就是我所讲ppt中的原文,这其中就包含了孙子在本篇中提出的趋利避害的一条重要的用兵法则,那就是“是故智者之虑,必

4、杂于利害”,这句话说明了战场上的利与害是一对矛盾,从静态角度看,两军交战,对己方有利,对敌方必然有害;反之也是如此。从动态角度看,利与害又互相缠绕,互相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能互相转化。这个思想十分重要,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中,更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觉得这就像我们明平常在生活中常说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双刃剑一样,“利”和“害”就是这把剑的两面刀刃,观察所有的竞争和对抗,一切变化都是围绕着“利”与“害”而展开的。把握住这两者,就知道如何变,朝向哪个方向变。这个思想虽然听起来简单易懂,但做起来十分难,难就难在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利”,不知道什么是“害”,甚至将“利”视为“害”,将“害”视为

5、“利”。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清晰的头脑来分析当前的形式,来分辨眼前的“利”与“害”,争取做到趋利避害甚至是将“害”转换为“利”,举个例子,1994年英特尔公司出现了最大的困难,当时英特尔公司把数以百万的存在着不大不小问题的芯片送往世界了各地,刚开始的时候,公司还抱着侥幸心理,但后来事情被媒体曝光,事情也越闹越大,作为当时英特尔公司的总裁格罗夫却并未因此就惊慌失措,反相反的,他准确的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经过一夜的商讨决定有公司出资4.75亿美元更换所有的问题芯片,如果用户嫌麻烦,英特尔公司甚至可以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用格罗夫的话来说:“这是一次血的教训!”虽然格罗夫这样说,但是我觉得他一定因为自己能

6、够准确分析当时局势并快速做出相应正确的对策而感到欣喜,最起码我为他能做出这样的决策而感到佩服,最后坏事最终变成了好事,英特尔公司的声名大震,而顾客们对英特尔公司所做出的承诺也感到非常满意。在本案例中,格罗夫可以说表现出了一名出色的领导者所应做的一切,他在面对危机时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准确的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与他的团队经过一夜的商讨后做出了时候结果表明的正确的决策,而最令我佩服的是,他能将当时的“害”-问题芯片,转变为最后的“利”为公司造势,仔细想想,如果格罗夫并没用遵从趋利避害,利害转换的思想,而是一味的只知赔礼道歉或者更甚将责任全部推到技术部门身上,那么现在的英特尔公司可能就会是另一番境地

7、或者根本就早已不复存在了。相似的案例还有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怒砸问题冰箱的事件和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的处理等。在拿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来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北京金隅终于于上周日3月30号在客场艰难的战胜了新疆广汇汽车,最终以总比分4:2击败新疆获得了CBA总冠军,我在这里想说的呢就如我在课上讲ppt时所说的一样,那就是我认为在篮球场上孙子兵法的运用。观察金隅与新疆的比赛,大家可以知道在每次暂停时,闵鹿蕾闵指导都会不停的给大家讲解布置战术,闵指导不停变换的战术不是根据别的,就是根据场上形势和场上的人员来布置的。我记得闵指导因为第三场输给新疆队19个篮板球而输掉关键的第三场所以在第四场的时

8、候,特意强调一定要保护好篮板,可是新疆队的大中锋唐振东、苏伟等人均比北京队的中锋张松涛、吉喆等人身高臂长,所以当场上有这些人抢篮板的时候,闵指导就要求张松涛、吉喆等身高较高的人卡住位置将对方抢球队员卡在身后,而让队中个子不是那么高的队员去抢篮板球,因为身高不是太高的球员身体都比较灵活,当队中大个儿卡住位置令对方不容易起跳的时候,就只能看谁先跑到球所掉落的地点才能抢到篮板球,虽然这看起来好像很平常,但是这确实运用到了孙子兵法,我觉得这里正是用到了“九变篇”中所说的趋利避害,利弊转化,闵指导通过这一战术巧妙地避开了球员身高矮小的这一弊端而将他们的优势速度快身体灵活的这一利端表现出来,实现了趋利避害

9、,利弊转化,事实也证明就连队中身高最低仅有1米76的李学林都抢到了好几个篮板,所以在比赛中北京队掌握了关键的篮板球,最后也自然赢得了第四场的胜利。上一段讲了很多现在的案例及趋利避害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其实在战略对抗中,趋利避害的思想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统兵打仗中,将领若有稍许的错误就可能令战局完全改变。我觉得与商业和现实生活不同,在战场上,“利”与“害”的实际结果不是马上就可以显现的,再加上一些人为操纵因素,和以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作为赌注的巨大压力之下,率兵将领很容易混淆“利”与“害”的界限。很多主观上的“利”,实际上是“害”;很多主观上的“害”,实际上却是“利”。很多眼前的“利”,从长

10、远上看则是“害”;很多眼前的“害”,从长远看则是“利”。所以说,这些“利”与“害”的辩证关系,没有清醒头脑和长远眼光的战略家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在战略决策过程中,战略家门更应该分清“利”与“害”的关系,才能保证他们掌握全局。举个古代战争的例子。西晋末年,河间王司马颙割据关中,他派部将张方讨伐长沙王司马义。司马义奉晋惠帝之命与张方战于洛阳城。交战开始时,张方部队望见晋惠帝乘坐的车子,于是向后稍退,可是一退之后张方竟然无法制止,其部众被打得大败,死伤累累。张方率领余众退守十三里桥,部队由于严重受挫,已经丧失固守再战的决心,多数人都劝说张方赶紧乘夜逃走。但张方却说:“作战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可贵的

11、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能转败为胜。我们现在要采取迫近敌人构筑工事的办法,让他们无法想到,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出奇制胜的方法。”于是他率众乘夜秘密前进,直抵距洛阳七里的地方构筑营垒。司马义因为刚打了胜仗,便对张方部不再介意,突然获悉张方营垒已经筑成,就匆忙出城迎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从上述例子中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张方利用敌方的疏忽令自己在交战初期大败的“害”转变为了最后出奇制胜的“利”,而司马义只因自己交战初期的小胜而疏忽了对全局的掌控,忘记了要时刻注意趋利避害这种思想,而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大败而归。所以正如我上文所说“在战略对抗中,趋利避害的思想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统兵打仗中,将领若有稍许的错误就可能令战局完全改变。”历史更是无数次见证了这一点。总的来说,这学期上孙子兵法虽然只是主要了解了下九变篇但是收获依然颇丰,所以我决定在课程结束后依然要继续了解孙子兵法,以上就是我对孙子兵法的一些体会以及对九变篇的一些小小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