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11784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案例分析(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三 行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案例分析,一、案例导入 二、项目概述 三、学习目标 四、职业技能鉴定相关规定 五、任务驱动 六、拓展知识 七、资源列表 八、复习思考 九、实训演练 十、交流与讨论,任务一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与处理,【任务分析】 先了解事故概况,这是本任务的基础。先了解行车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到的人员、造成的乘客伤亡情况、列车车辆等设备破损情况、中断行车时间等。在清楚掌握这些情况后,再来判断行车事故的类别及性质。,回顾一下轨道交通的几大安全事故:,1、 2007年7月15日下午3时34分,上海地铁一号线站台上,一名男乘客上车时未能挤进车厢,被夹在屏蔽门和已开动列车之间,坠落

2、隧道当场死亡。,屏蔽门“夹”死人,7月15日下午3时34分,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上海体育馆站下行(往莘庄方向)站台上,一名男性乘客在上车时被夹在屏蔽门和列车之间,列车正常启动后,该乘客不幸被挤压坠落隧道不幸身亡。事故发生后,车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这名男子送往医院。不过,这名男子在送往医院前已经死亡。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表示,当时,列车蜂鸣器与屏蔽门灯光已经发出警示,列车即将开动。 在这种情况下,这名乘客仍强行上车,由于车内拥挤,他未能挤进车厢。这时,屏蔽门已经关闭,列车正常启动,这名男子遂被挤压坠落隧道。 地铁运营商提醒乘客,一旦发生危急状况不要慌张,一是车门内的紧急拉手可以应对突发情况,二

3、是屏蔽门内也有紧急拉手,可以帮助受困乘客解围。 “我当时在出事车门的隔壁第二个车厢,突然听到车厢内有乘客在高声地叫喊,列车启动后又停了下来,这才看到屏蔽门上都是血。“ 现场目击者张先生说。,事发现场的两扇屏蔽门上还留有斑斑血迹。(图片来自:新华网转上海商报),上海一男子未挤进地铁车厢跌入隧道死亡仿真图,在新闻晨报6月对1号线屏蔽门的供应商-美国西屋月台屏蔽门公司的采访中,该公司称为了避免夹人事故再次发生,公司正考虑在屏蔽门内侧安装安全开关,如果有人碰到安全开关,列车就会暂停开动。,2、2009年12.22事故, 早上5点50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陕西南路至人民广场区间突发供电触网跳闸 视频:部

4、分乘客不明确换乘线路滞留地铁站 ,造成该区列车停驶。 在运营调整恢复中,7点左右,由中山北路至火车站下行的1号线150号车,运行至上海火车站折返站时,由于该车冒进信号,与正在折返的117号车侧面碰撞,所幸当时两车速度较慢,且150号车司机已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被撞的117号车为空车,因此150号车上的乘客无人受伤,并立即疏散客流。,站台事故,3、2004年6月17日一位大学生在上海一号线徐家汇站跳进轨道自杀身亡。10天后二号线人民广场站又一女子跳轨重伤。 4、2004年10月10日,一18岁的华裔大学生在纽约地铁站弯腰捡拾掉在地上的物品时,不幸被一列驶离月台的列车撞成重伤后昏倒在地,一、城市

5、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状态,【知识链接】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和故障,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统称为事件。,事故,故障,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因设备质量原因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须人工干预或维修的事件,因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管理人员指挥不力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可靠性或危及运营安全的事件,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类,1行车事故 凡在地铁运营工作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中断行车、危及运营安全及经济损失等情况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2客运事故 凡是在车站的站厅(指收费区内)、站台上、客运列车车厢内发生的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事件,均属于客运事故。客运事

6、故主要有列车车门、屏蔽门、自动扶梯、列车停站时站台边缘与列车间的间隙、列车进出站等造成的客伤。 3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 由自然因素引进的事故与灾害,如水害、风害、雷击或地震等。对此,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时应有良好的预防监测措施。在遭遇此类事件时,及时统一指挥组织乘客疏散转移,组织现场抢救。,三、事故等级标准的确定,我国目前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等级分类标准。但各拥有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都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了相关的规则和标准。以A市为例,在A市地铁行车事故处理规则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进行了等级方面的相关规定。 依据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

7、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和事故苗头。 1.特别重大事故 2.重大事故 3.大事故 4.险性事故 5.一般事故 6.事故苗头,城市轨道交通各类事故的等级标准,1、运营行车事故 按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1)载客列车重大事故: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成下列后果之一时: 人员死亡3人或者死亡、重伤25人及其以上者; 双线中断时间再150min及其以上; 根据列车破损的规定,电动客车中破损(40%)一辆。,(2)载客列车大事故: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

8、成下列后果之一时: 人员死亡或重伤2人及其以上者; 双线中断时间再90min及其以上; 根据列车破损的规定,电动客车中小破损(10%)一辆。,(3)险性事故:凡事故性质严重,但未造成损害后果或者损害后果不够认定为大事故的行车事故时。 (4)一般事故:调车冲突、脱轨、信号冒进、司机漏乘、错办发车凭证等,2、设施、设备事故 凡是操作设施和设备的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因违章操作、失职或设备隐患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达到一定程度或对列车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的。 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万至30万元的。 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至10万元的。 故障和障碍:直接经济损失5万以

9、内的。,3、客伤事故 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区域内,凡持有当日当次有效乘坐地铁的有关凭证,经检票进站始至验票出计费区内或在检验票闸机外,由公司管辖的附属设施如出入口、自动扶梯、通道等区域内因乘客受伤构成的事故。 4、因工伤亡事故 5、运营严重晚点事件,四、预警级别的确定,事故发生前,应当向社会公布预警级别。 1.红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以上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2.橙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3.黄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4.蓝色预警:预计

10、将要发生一般以上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分析,(一)事故发生的原因,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及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人为因素、系统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地铁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所涉及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自身因素,一般来说,系统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属可 控制的因素,可从一些具体措施和可量化的指标上去实施控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系统内部环境。,从我国运营实践来看,管理和乘客的不良乘车行为是影响正常运营的两大因素。 成熟线路:车辆故障 新开通线路:车辆

11、故障、信号故障,1、设备因素 (1)车辆故障 车辆故障通常是影响线路运营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车门故障、主回路故障居多。其中车门故障率受客流变化影响较大。,【案例分析1】,2011年11月3日,北京地铁5号线一列车在北苑路北站出故障,列车停运约10分钟。原因为列车车门因人员拥挤故障,该车清人后,退出正线运营,直接回车辆段,影响部分列车晚点。,【案例分析】,乘客在站台及车门关门提示铃响后再抢上、扒门拉门。,【案例分析2】,2012年12月24日,广州地铁上午8时40分,一号线西朗往广州东站方向的列车在公园前站因车门故障,8时47分故障排除,故障导致西朗往广州东站方向列车延误7分钟,随后,一号线行车间

12、隔正逐步恢复正常行车间隔。,【案例分析】,一号线故障原因为,列车车门夹住乘客物品,但因物品厚度小,不影响车门关闭。乘客在列车开出站台后不久,拉扯所夹物品造成车门故障,导致列车紧急停运,司机赶往现场成功处理。,【案例分析】,单个车门故障:张贴故障纸(门内侧)、站务登车防护 3个以上车门故障:清客,【案例分析3】,2003年08月21日,北京地铁大望路地铁站车辆出现故障,全线地铁停运,近百名乘客滞留在地铁站近两个小时。经过工作人员抢修,15时左右,大望路处地铁恢复正常运营。,开行救援列车,(2)通信信号系统 通信系统的电源发生故障或通信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等问题时,不能保证各种行车信息及控制信息不间断

13、地可靠传输,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3)通风、排烟系统 在通风系统管理上的缺陷,如对风亭、风道设置不合理,会妨碍通风系统的正常工作。,一般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 车站公共区通风系统(兼排烟); 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兼排烟) ; 车站设备和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兼排烟); 空调水系统。,大系统,小系统,(4)电气系统 一类负荷 消防用电、防灾报警、设备监控、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屏蔽门、事故风机、排风/排烟风机及相关风阀、公共区域照明、应急照明(疏散照明)、排水泵 二类负荷 一般照明、设备管理用房照明、出入口照明、地下区间照明、标志灯箱、污水泵、一般风机、直升电梯、自动扶梯 三类负荷 广告照

14、明、冷水机组及配套设备,(4)电气系统 接触网高压电,一旦发生接触网断线或绝缘子损坏,接触到金属结构物就会使其带电,危及人身安全;,(5)给排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生产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污水系统,废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灭火器的配置,自动灭火系统,给 排 水 及 消 防 系 统,系 统 构 成,(5)给排水系统,(5)给排水系统 给/排水管道的腐蚀,绝缘效果不佳会发生泄露;隧道内排水系统不完善,隧道防水设计等级过低,会导致涝灾或地表水侵入;,(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站台上乘客过多产生拥挤现象,可能会使乘客跌进轨道区,甚至在列车进站时而

15、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在自动扶梯运行中,可能发生梯级下陷,驱动链断裂、梯级下滑、扶手带断裂等事故,并对乘客造成伤害;,2、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导致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般事故主要是因乘客未遵守安全乘客规则,而险性事故多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引发的。 拥挤 道岔伤亡 处理措施不当,(1)内部小环境 内部小环境通常指作业环境,即作业场所人为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周围的空间和一切生产设施所构成的人工环境。 (2)外部大环境 影响运营安全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施工期间,(1)火灾事件 内部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车站、隧道以及

16、列车内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等火灾危险因素;车站、列车内的建筑装饰材料、广告牌等为可燃材料,遇到火可能会发生火灾危险; 外部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乘客违章携带危险物品、吸烟和吸烟后烟蒂随处乱扔等不当处置引起火灾危险;人为纵火、意外明火引起火灾危险;,4、突发事件因素,(2)恐怖事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列车是人流密集的公共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等突发事件,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恐怖事件,(二)事故的发生特征,从发生的次数来看火灾事故发生比例最高,占到近一半的比例。火灾事故、列车事故、恐怖袭击这三种事故类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主要重大事故,占总事故数的85%。,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类型重大运营事故发生比例,通过事故致因分析,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列车中断运营主要在列车、电气、车站、钢轨上 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乘客携带违禁品、自然灾害城市其他设施损坏和恐怖袭击。,从世界范围发生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