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1708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255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传播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传播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传播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传播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教案(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学,基础、方法和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 主讲:肖弦弈,主讲:肖弦弈 课程名称:传播学(communication science) 时间:2-h-week Mo. 18:00-19:50 总学时:34 地点:南一(214) 教学目标:这是传播学的入门课。本课程将系统 介绍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让学生初步了解 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理论发展和实践 应用, 并初步具备传播学科研的能力。,教学方式:讲授 考试:作业/50%; 闭卷考试/50%; 考试时间:第18周 教学内容: 1、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概况(4h) 2、基础、理论和模式(4h) 3、媒介系统:结构、经济学和规制(

2、4h) 4、传播者:新闻业和公共关系(4h) 5、媒介:使用和效果(4h) 6、媒介内容(2h) 7、因特网作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h) 8、传播学研究方法(4h) 9、实践应用(4h),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 1984年; 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 3、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美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美萨默瓦/波特:跨文化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

3、9年; 7、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8、李彬:传播学引论, 新华出版社 1993年 ; 9、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 10、沙莲香: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 11、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第一讲: 传播学教学和研究领域概况,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人际传播 技术连接的传播(电信) 大众传播 计算机连接的传播 组织传播 广告传播,传播学研究的“实物客体”,报刊(报纸、杂志等) 广播电视 “新媒体”(多媒体、在线传播等) 电影/影院和音像 家庭电子存储媒体 公共关系 广告 公众,题外话:多媒体,多

4、媒体:计算机技术、电信、娱乐电子和媒介产业的融合; 多媒体应用使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数据成为一个整体; “新”的互动媒体:因特网和WWW; 数字互动电视; 在线传播;离线传播(CD-Rom); 数字储存媒体; 分发服务:(Pay per channel, Pay per view); 调用服务:(Video on Demand, Homeshopping, Telebanking, Telelearning, Telespiele); 对话服务:远程医疗;,邻近专业的区别,传播学普遍的视角 (含人际传播和私下的传播); 大众传播学技术连接的传播; 公众传播学(Publizistikwiss

5、enschaft)(德语区) 重点在媒介制造的公众; 新闻学新闻业和公共关系,以职业为方向,强调实践; 媒介学德语区(Medienwissenschaft); 英语区(Cultural Studies)语言学和文化学把媒介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强调定性分析。,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传播学 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历史的视角 传播史,媒介技术的视角,哲学-人类学的视角,社会学视角 传播-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语言学的视角 语言和传播,传播教育学视角,传播政策的视角,来源(Quelle):Puerer 1998:29,传播者研究媒介生产者 内

6、容研究 媒介内容 媒介研究 媒介结构、组织形式和功能 受众研究 读者、听众、观众 媒介使用行为 效果研究 个体和社会可以觉察到 的媒介影响,历史的视角 媒介史和传播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 哲学/人类学的视角 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个体发展的基本前提 社会学的视角 传播和大众媒介在社会一体化上的意义; 大众传播导致的社会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传播和媒介对个体的影响;知识、态度/意见、情感(情绪)和行为方式领域的影响; 政治学的视角 传播和媒介政策;政治和大众媒介的关系;大众媒介法律; 经济学的视角 媒体经济学;大众媒介的经济基础;媒介竞争、媒介企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基础;,教育学的视

7、角 媒介知识的介绍;大众媒介作为教学对象 语言学的视角 语言和大众媒介,问题的提出,政策、法律和经济的框架;媒介技术的基础;大众传播在此条件下得以实现:媒介与社会; 媒介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发展:媒介研究; 媒介信息的生产过程:传播者研究:PR和新闻业; 大众媒介制造的媒介现实:内容研究; 大众媒介的受众,媒介使用的结构和模式,受众的期待和需要:受众研究; 大众媒介对知识、态度、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效果研究;,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主要学派,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1、信息论香农(Shannon, 1916-) 信息的概念 传播的数学理论-1948年 信息 信号 信号 信息 信源 编码

8、信道 译码 信宿 噪声,2、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控制论 反馈论 3、系统论(System) 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功能 方法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者 1、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 1902-1980)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5W(Who,What,Whom,What channel, What effect) 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实际上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 传播信息(例如,宣传信息和报纸社论)的方法论;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宣传分析已被纳入传 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之中; 2、卢因(Kurt Lewin,

9、 1890-1947)勒温(又译) 把关人(Gatekeeper),3、霍夫兰(Carl Hovland, 1921-1961) 说服研究和传播学; 实验方法和传播学 4、拉扎斯菲尔德(Paul F. Lazarsfeld, 1901-1976) 两级传播理论“舆论领袖” 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 传播研究占统治地位的范式; 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 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施拉姆(Wilbur Schramm, 1907-1988) 出版申农的代表作通信的数学理论; 创办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 主编报刊的四种理论; 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

10、传播学概论(中译本) 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的发展 1、50年代,有限的传播效果论使传播学研究陷入危机 2、三大转机 不再专注于传播效果研究; 开始探讨传播的多维效果; 受众研究;,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经验的研究方法 批判学派为谁传播?为何传播?,第二讲 基础、理论和模型,什么是(大众)传播? 基本概念和模型,不同的传播学定义原则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传播作为单方面的过程 1、传输:传播是消息的传送(Maser 1971); 2、解释:传播是生物体在物理和化学层面有据可查 的信号的接收和处理 (Meyer-Eppler 1969); 3、刺激-反应:传播是个体传递刺激以改变另一个 体的行为的

11、过程(Hovland 1948),传播作为双向的过程: 1、交换:人际之间的互动或者传播可以理解为物质 的或非物质的交换(Homans1958)。 2、分享:传播来自拉丁语communis,commun。当我 们传播的时候,我们试图与别人建立一个 “commonness”。即我们试图分享信息、观 念或态度(Schramm 1954)。 3、相互理解:严格意义上,传播是个体之间相互理 解,传达意义的过程(Noelle-Neumann 1971)。 4、趋同:传播是参与者为了同别人达到相互理解创造 和分享信息的过程(Rogers/Kincaid1981),信息的概念,信息可以理解为不确定性的减少。

12、 分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等等。,传播的定义,人类传播可以定义为一种跟主观意义相连涉及到另一方的思想、感觉和行为的社会行为。它是人类为了信息交换进行的语言的和/或者非语言的互动行为。,大众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是来自美国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信息传输:专业社会团体借助技术的传递系统(大众媒介)到达规模很大的、异质的、到处分散的受众。,(大众)传播的功能,认知 情感 互动 一体化,传播模式,模式(对事物结构,外部功能一种直观的描绘) 模式的类型:文字、图表和数学 模式的功能:构造、解释、启示和预测,拉斯韦尔方程(1948),

13、Who 传播者研究 Says What 内容分析 In Which Channel 媒介研究 To Whom 受众研究 With What Effect 效果研究,评价,优点:考虑到了传播过程的重要元素; 不足:单向传播;没有考虑到反馈、传播所处的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奥斯古德-施拉姆人际传播模式,编码,解释者,译码,译码,解释者,编码,讯息,讯息,编码:把信息转换成可供传播的符号或代码。 译码:就是从传播符号中提出信息。也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 解释者:两个“解释者”,其实就是两个交谈着的人,我们不妨假定其中一个是记者,另一个就是他的采访对象。,基本概念,马莱兹克模式(Male

14、tzke-Model1963),R,C,M,传播者的 自我印象,传播者的 人格结构,传播者的 人员群体,传播者的 社会环境,传播者的 组织,来自公众 的压力,来自接收者的自发反馈,媒 介,内容的选择与加工,来自讯息的制约,来自媒介的压力或制约,传播者对受众的印象,受众对传播者的印象,媒介影响,媒介内容 的选择,体验或印象,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作为受众群体的成员,社会关系,C=传播者 M=讯息 R=受众,媒介的压力,施拉姆模式(Schramm Model1954),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可能的反馈,来自各种信源的信息输入,大量的受众,个人从属于群体,在群体内, 讯息得到再解释或加工,每个接收者

15、都 扮演着译码、 释码和编码的 角色,媒介组织,大量同一的 讯息,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Westley and Mclean-Model1957),A,C,B,X1,X2,X3,X4,Xn,x4,x1,x2,x3,x3c,X,X,fbBC,fbBA,fbCA,X: 环境中任何事件或事物。 A: 有意图的传播者,如:政治家、广告客户等。 C: 媒介组织或其中的个人。 B: 受众,包括个人和群体。 Fb = Feedback,麦奎尔模式(McQuail Model 1994),世界对象和事件,控制和知识的社会制度,接收的社会制度化,个人直接经验,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家庭,宗教、文化等,信息交换,媒介 组织,控制 选择 制作,媒介制度,内 容,传递的形式:窗户、平台、 镜子、路牌、过滤器、障碍等,公众/受众,正式控制,宏观理论:大众社会; 阶级&意识形态控制; 结构和功能;,媒介对制度和 社会的影响,媒介规范理论,媒介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