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之垄断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132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之垄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之垄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之垄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之垄断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之垄断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之垄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之垄断(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垄断卖主、垄断买主和主导厂商,垄断卖主,如果一家厂商是某种没有近似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它就是垄断卖主。 垄断者有市场势力,即价格决定权。,竞争性供给,厂商供给线即边际成本线,若P=6-Q,求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分别是多少?,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唯一决定价格-成本加成的就是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 例如,如果需求弹性是-2,价格是边际成本的两倍。 如果弹性是-100,价格等于1.01MC. 需求的弹性越高,垄断价格越接近于竞争价格。,为了多卖出一个产品,垄断卖主就要降低价格。不仅最后一个产品价格降低,前面每个产品的价格也降低。 最后一个产品价格为5元,以前为6元,10

2、0个产品,那总收益从600下降到505. 即第101个产品的边际收益为MR=5+100(-1) 若多卖出两个产品使价格降1元,那么第101个产品的边际收益为5+100(-1/2),垄断企业有效经营的动机,垄断厂商同竞争厂商一样,希望使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如果提高经营效率能够增加利润,那么不管是垄断厂商还是竞争厂商都会这么做。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具有同样的降低成本的动机。 然而,垄断厂商却未必有同竞争厂商一样有效地生产的能力。 一个垄断厂商没有其他厂商作参照,也有没其他标准来判断它经营的有效程度如何。所以,垄断厂商比竞争厂商更难于监督内部效率。,随时间调整的垄断行为,如果垄断厂商正在需求曲线

3、的无弹性部分从事经营,它就会不断提高价格,获取更多利润,直到它进入了需求曲线的弹性部分。反之同理。 需求曲线随着时间变化而移动,结果一个理性的垄断厂商随时改变着价格。 消费者在短期内可能比长期内具有更加无弹性的需求曲线。短期内,消费者面对价格的提高,寻找替代品的迅速程度是受到限制的。因此垄断厂商可以在其短期需求曲线的无弹性部分从事经营,从而避免使其长期需求曲线过于富有弹性。如石油。,汽油和汽车的长期和短期需求线,如何建立与保持垄断,一个厂商具有的特殊知识使它能生产其他厂商无法模仿的新的或更好的产品。该厂商将努力对其特殊知识保密以阻止对手们模仿。 一个厂商可能拥有生产技术方面的特殊知识,使它能够

4、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和其他厂商同样的产品,而其他厂商却不能发现该高效厂商的生产技术。 如果模仿是可能的,革新的厂商可以依靠法律保护来阻止进入。特别是专利法,授予发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厂商以合法的垄断权。 关于进入的政府规则也可以对造就和维持垄断发挥作用。如政府审批进入。 现有厂商与整个市场相对而言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只能容纳一家厂商。这种封闭效果主要发生在较小的市场里。 垄断厂商可能有能力阻止其他厂商获得某一关键投入品。如南非禁止有交配能力的鸵鸟和受精鸵鸟蛋,还试图封锁鸵鸟饲养方面的信息,并拒绝回答涉及饲养场的技术问题。,垄断的成本和收益,成本:,如果没有垄断利润的激励,厂商们就不会那么愿意革新了。 如

5、果没有专利保护,创新的厂商发现很快其他厂商就已复制这一产品。创新的厂商就只能获得不超过竞争水平的利润,无法弥补它在研究与开发上的开支。复制产品的厂商却无研究与开发费用需要弥补。,收益,垄断和外部化,如果发生了市场失灵,对社会来说垄断就比竞争更可取。 如果污染是制造过程的一种副产品,减少污染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生产。一个竞争行业就会比一个垄断行业生产更多的产量和更多的污染。 可是如果产量减少得太多,社会可能宁愿选择过多的污染和充裕的物质如轮胎。,垄断复习,P=7 Q=3 E=-7/3,E=-1 TR=5 收入一样,成本最低时利润最大,当生产1单位时最大化利润为4美元。,垄断买主,市场上的唯一买主称

6、为垄断买主。垄断买主要买多少的决策决定着它支付的价格。 为了多雇一个工人,垄断买主不仅要付给那个工人稍高一些的工资率,而且要付给它雇用的其它全部工人稍高的工资率。 最后一个工人工资为6元,以前为5元,100个工人,那总工资从500上升到606,增加了106.,与竞争卖方相比较的竞争买方,若P=6+Q,求出总支出(即总成本),平均支出和边际支出分别是多少?,垄断和买方垄断,主导厂商,如果一个厂商是价格决定者,并面对着较小的、接受价格的其他厂商,它就被称为主导厂商。 主导厂商通常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为什么有些厂商是主导性的,第一个原因是主导厂商可能有比从属厂商更低的成本。 可能比对手们更有效率,

7、如更好的管理方法或更先进的技术。 某一行业的较早进入者通过 边做边学 掌握了可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的经验。 一个较早的进入者有时间发展到最优规模。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某些厂商进入市场的时间较长而产生的商誉或通过广告而获得的声望。 第三个原因是一群厂商可能会作为一个主导厂商而采取集体行动。 如果所有厂商联合,那这个卡特尔实际上就是垄断厂商。 如果只有其中一部分联合,那这个卡特尔就成为面对不合作的 竞争性从属厂商的主导厂商。,主导厂商产量决策 无进入模型,假设 除主导厂商外所有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通过把边际成本定在等于行业价格的水平来决定它们的产量。 主导厂商知道它抬高行业的价格不会引起新厂商进入市场

8、或现有厂商增建厂房。 产品同质,价格单一。 主导厂商知道在任一给定价格下,竞争性从属部分能生产多少产量。即它了解竞争性从属厂商的供给曲线。,若主导厂商通过限制产量来拉高市场价格,竞争性从属部分的产量就也增加。结果,行业产出减少得比你所希望的少。 若在一个价格下,竞争性从属部分无力生产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产量。那么相对于这一剩余需求来说,主导厂商就处于垄断地位。那么,我们先确定你的剩余需求曲线,然后采取垄断厂商的定价。 主导厂商获得的利润少于如果它是垄断厂商并且不存在从属部分时的利润。,剩余需求曲线价格给定时其他厂商卖掉他们想卖的全部产品后仍未满足的需求。,主导厂商产量决策 自由、即时进入模型,随着越来越多厂商的进入,竞争性从属部分的供给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 在进入是可能的情况下,对消费者更为有利,因为这会导致较低的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