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09374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汉经学,意识形态,儒学要在社会急剧变化中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并取得在其他学派之上独尊的地位。则要建立一个拥有天然合理的终极依据,涵盖一切的理论框架,解释现象的知识体系,以及切合实用的可以操作的策略,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以规范和清理世界的秩序,确定和指引历史的路向。,儒家经典成为做官的主要条件,汉武帝罢黜原有的诸子传记博士,唯立五经博士,使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儒学和政权紧密相连,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致使儒家以外的诸子学因元进身之路而衰微。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知识体系,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共有七家。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

2、士。“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石渠阁会议,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于甘露三年在石渠阁召集二十余位儒生讲论五经异同,参加会议的有戴圣、薛广德、韦玄成、梁丘临、施雠、刘向等。会议由梁丘临提问,诸儒回答,肖望之平奏其议,宣帝亲自裁决评判。石渠讲论的奏疏辑成石渠议奏一书。,最高的经学权威,石渠阁会议使皇帝不仅是政治的最高权威,也成了最高的经学权威。政治的权威变成了经学、思想的权威,经学的学术观点变成了政治的最高法典,其结果是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经学的地位

3、,也极大地扩大和加强了儒家礼仪制度对社会的控制力量。,经今古文之争,由于五经博士设置后,立于学官的,基本上都是今文经,而古文不得立,于是乃有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是用汉代流行的隶字书写的。古文经是用先秦六国时流行的字体书写的。今古文经,不只是字体书写上的不同,而在文字内容、篇章多寡以及学风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今文学派的衰落,今文经学在前进的路程上显然走上了不健康的道路。尤其是烦琐说经,一经说到百余万字,少也有数十万字,令人生厌。这不能保持今文经学已有的地位而滋长其内部陈腐的因素。这实际上是反映今文学派的衰落,但他们仍坚持学官的地位,不肯向古文经学让步。,白虎观会议,东汉初年,经今古文学的门户之

4、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章帝建初四年,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谶纬,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

5、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谶”与“纬”,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 “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崇信谶纬,东汉初年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谶纬在的流行,是与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谶纬与今文经学的结合,推动

6、了汉代今文经学的神学化。,古文经学的势力在相对地增长,大会白虎观,这正是总结今文经学的良好机会。但今文学派的博士和儒生没有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承担这个任务的反而是古文学者班固,写出了白虎通作为总结。章帝让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不授学官,然皆摧高第和封爵。事实上承认了古文学者其在政治上学术上的合法地位。以上这两件事表明古文经学的势力在相对地增长,而今文经学在相应地削弱。,今文经师,易田何、施雠;孟喜、京房;梁丘贺。 书伏生(伏胜)、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 诗鲁申公、齐辕固、燕韩婴。 礼(仪礼)高堂生、后苍; 戴德(大)、戴圣(小)。 春秋公羊、胡母生、董仲舒、严彭祖、颜安乐;谷梁、

7、瑕秋江公、蔡千秋。,古文经师,易费直 书孔安国 诗毛亨毛苌 周礼古文;礼记,按内容,今古文兼有;按学派,则属古文。 左传重记事 尔雅古文-如杜林,郑典,贾逵,马融,皆古文家。,今文学与古文学的区别,遵奉孔子,遵奉孔圣为素王。 遵奉周公,遵奉孔圣为至圣先师。 以孔子为托古改制。 以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作六经,为经学派。 六经皆史,为史学派。,今文与古文之争,经之传授多可考 经之传授多不可考 盛行于西汉 盛行于东汉 斥古文经为刘歆伪造 斥今文经为赢秦火焚之余 述作以阐释微言大义为要 述作以训诂名物为主 主张通经以致用 主张为治学而治学 态度较为主观 态度较为客观 方法多演绎法 方法多归纳法,今文与古文之争的历史意义,、政治上的意义:因官学而有的政治利益集团间的斗争。 、文化上的意义:开创帝国气象的政治与神学结合的知识活动,及回归先秦的义理与考据结合的知识活动之竞技。 、理论上的意义:汉代新起之天人感应灾变的宇宙论,与朴实的先秦人伦进路之世界观的交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