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07017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240 大小:8.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40页
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40页
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40页
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40页
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防治,我国的能源战略,我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消费约占全世界的40%,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格局将长期存在,50年内煤炭的产销量仍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 我国能源消耗居世界第一,煤炭在能源消费中比重最大。原因是我国能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专家预测,在21世纪前50年内,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我国“十一五”末非化石能源仅占8.3%,规划至“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仅占9.4%,因此煤炭作为我国

2、的主要能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煤炭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由于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逐年增加,煤炭的产量也呈逐年上升趋,2012年已经超过42亿吨,令外进口2.9亿吨。虽然我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第53位。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分布不均匀(北多南少、西富东贫),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生产工艺落后的特点。开滦集团公司的有些煤矿开采深度已经达到负水平1200m ,居世界之最。 我国幅员辽阔,煤炭开采的形式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开采方式,主要有露天开采和矿井开采。,煤炭行业职业暴露的特点和种类,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几乎涵盖了粉尘、噪声、振动、高温、高湿、有毒

3、有害气体、放射性污染、电离辐射、不良工作体位等煤炭开采中的所有的职业危害,对职工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工作有关疾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职业病及工作有关疾病,主要职业病 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CWP); 煤矿工人滑囊炎; 手臂震动病; 职业性噪声聋 氮氧化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甲烷中毒; 中暑等。,煤矿工人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1、高血压 2、慢性胃炎 3、消化性溃疡 4、慢性鼻炎 5、慢性支气管炎 6、腰背痛 7、类风湿性关节炎 8、皮肤感染性疾病 9、井下工人钩虫病、蛔虫病,工作

4、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因素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由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危害称为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生产工艺过程常常随着生产设备、使用的原料和生产工艺的变化而变化。,涉及到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作业姿势和劳动方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比例等。,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指作业场所环境和作业的自然环境。,劳动性质,劳动强度,劳动姿势,作息时间,个体差异,外 界 环 境,劳动过程,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二、职业病危害因素

5、分类,环境因素分类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有毒、有害物质 生产性粉尘,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等,致病寄生虫:煤矿井下钩虫、蛔虫,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 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 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精神紧张,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社会经济因素 分配制度、受教育程度、劳动立法、医疗卫生体系等。 工艺或设备布局不合理。,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命质量(qual

6、ity of working life )的一门学科。,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本任务,不良的劳动条件 及职业病危害因 素,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本任务,研究职业性病损,病因? pathogeny,诊断? diagnosis,治疗? treatment?,劳动能力鉴定 work capacity ?,WHO的职业卫生工作目标,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人享有职业卫生”的全球策略(WHO Global Strategy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for All),2008-2017全球劳动者健康行动计划,强调所有的劳动者应

7、该享有最高可能达到的身心健康标准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不应该对健康和快乐有损害,应当优先考虑职业有害因素的一级预防。 工作地点同时也应该作为其他必要的公共卫生干预和健康促进措施传播的场所。 为了降低在不同国家和国家内部劳动者健康的不平等,应该制定有关劳动者健康的活动计划,并对其实施和评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目标,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显著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防治意识,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基本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由现

8、在的8.5%下降到5%以内,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08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到2015年,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60%以上,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以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

9、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以上。,到2015年,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监管网络不断健全,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得到加强。 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善与职责任务相适应、规模适度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逐步覆盖到社区、乡镇。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的能力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 到2015年,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我国职业卫生立法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实施,2012年12月31日通过修订。这些法律均涉及到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 交安监部门后出台的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121号文,四办法一规定等。,世界贸易组织对职业安全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1997年同意等同采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五项标准为我国国家标准。目前,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共同成为评价

11、企业在产品质量、环保及职业安全及卫生方面的国际标准,对企业安全卫生、环境、质量管理的考核成为国际贸易的必备的证件。,ISO管理体系关于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的有关规定,世界贸易组织对职业安全的要求,四、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煤、岩、混合、水泥等 物理因素:噪声、振动、不良气象条件 毒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电焊烟尘、有机溶剂等。 生物因素 不良作业姿势(小煤窑及薄煤层开采),1、煤炭开采过程 1)井工矿开采 巷道掘进:凿岩爆破装渣巷道修护喷浆运输等各工艺过程均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采煤:机采:割煤机割煤、移架 运输支柱 炮采:电钻打眼爆破落煤 支护,(一)、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12、来源,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2)露天矿开采,(一)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来源,剥离 采煤,钻孔装药爆破电铲装载 卡车运输(火车运输) 斗轮机挖掘皮带运输,2、煤炭加工(煤尘、噪声、振动、化学品等),(一)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原煤,破碎,皮带输送,洗选,精煤,过筛,(一)煤矿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3 辅助设施 机械维修:电焊(粉尘、紫外线、电弧光)、油漆 输变电系统:工频电磁场 运输系统:粉尘、振动、电瓶车冲电及维修 其他 :压风机房、绞车房、锅炉房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所致)的各种职业损伤统称职业病损。包括: 工伤:(occupational trauma) 职业病:occ

13、upational diseases work-related diseases,(二)职业性病损,又称工作伤害(简称工伤),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 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职业伤害 (0ccupational injuries),职业伤害流行情况,我国2005和2006年工伤事故发生和死亡情况,2006年各行业和领域事故起数比例图,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 .,火灾 .,工矿商贸 ,农业机械 .,铁路交通 .,渔业船舶 .,2006年各行业和领域死亡人数比例图,道路交通 .,渔业船舶 .,铁路交通 .,工矿商贸 .,农业机械 .,火灾 .,水上交通 .,其它 .,2

14、006年全国各类煤矿事故发生情况,职业伤害流行情况,一次死亡3-9人,近年全国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职业伤害流行情况,2007年后,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10年与2009年相比,死亡人数由5938人减少到2433人,少死亡3505人、下降了59%,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连年下降,由2.811下降到0.749、下降了73%、年均下降14.7%。而每年新增尘肺病人均在两万以上。,中美两国官方公布的矿难死亡数据是,中国矿难死亡人数 美国矿难死亡人数 中国死亡比美国多 2002年6995人, 27人 259倍 2003年6683人、 30人 223倍 2004年6027人、 28人 215

15、倍 2005年5986人、 22人 272倍 2006年5770人, 47人 123倍 2007年3758人 37人 101倍 2008年3215人 52人 62倍 2009年2630人 34人 77倍 2010年2433人 28人 87倍,黑龙江某矿井下巷道煤尘浓度过高,引起煤尘爆炸。,134人遇难,职业伤害流行情况,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煤尘爆炸发生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本溪煤矿,死亡1549人,致残246人,死亡的人员中大多为CO中毒,事故发生前,巷道内沉积了大量煤尘,是由于电火花点燃局部聚积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尘爆炸事故。,职业伤害流行情况,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浓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s),据卫生部的调查,83% 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