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04458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油管线土建与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终)(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1编制说明、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潍坊港联化青岛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图纸及相关合同文件进行编制。潍坊港联化青岛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央子镇临港工业园,市政设施配套齐全,地形基本平坦,属平原地带,地貌形态单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公路运输条件方便,有利于工程建设。1.2编制原则施工方案综合考虑工程现场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多方面因素。根据本工程工期紧、有效工作时间短、土建与安装交叉作业的特点,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保安满足合同文件中对招标范围、工程质量、

2、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标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施工组织管理模式适应本项目工程管理要求和本工程特点,采取组织和技术措施,协调好土建与安装交叉对施工影响。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搞好工序衔接,实行平行、流水、交叉作业相匹配,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均衡生产。高度重视工艺研究,详细研究各项工序的施工工艺,工艺研究保证先进性、可实际操作性、对进度、成本、质量方面均有保证。高度重视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所有工作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1.3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施工合同,并结合我公司三个体系文件和

3、成功的管理经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等。1.3.1潍坊港联化青岛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招标文件1.3.2 潍坊港联化青岛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施工图纸1.3.3 设计答疑1.3.4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2009219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BJ18-201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

4、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基础规程JBJ107-2010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28-20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T50756-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范JGJ59-99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SH3508-96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02本工程适用的其他国家、地方和行业技术标准、法规及规程。在合同履行期间,若上述标准或规范有修改或重新颁布,施工时将遵照执行。2工程概况2.1建设地点本工程为潍坊港联化青岛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央子镇。工程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

5、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标段建筑占地总面积约57000m;罐组二包含直径为60米的8个5万方原油储罐基础;其中与原油储罐相配套的管墩基础、防火堤、隔堤、室外设施、给排水综合管网等相关内容。2.2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2.2.1气温寒亭地处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 寒亭区全年平均气温12.1C,寒暑变化显著,平均最高气温30.7C,平均最低气温8.8C。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日照总时数2800小时,无霜期191天2.2.2降水2015年全区平均降水量为522.0毫米,较常年(565.0毫米,19812010年平均值,下同)偏少7.6%

6、;全年降水日数76天,一日最大降水量38.2毫米,出现在8月25日降水多集中于6至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1.4%。2.2.3风况 本施工区强风向为WNW向,最大风速14.5m/s,次强风向为NW向,风速11.9m/s。常风向为N向,频率11%,次常风向为S向,频率9.9%。二、施工总体概述及安排1项目目标1.1工程质量目标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及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28-2014规定要求,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质量达到合格等级。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均应达到“好”。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同步齐

7、全。1.2工程工期目标满足业主对本工程的工程进度和节点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7月5日,计划竣工时间2016年8月20日,罐基础7月5日具备施工条件,8月15日交付具备安装条件,力争8月13日;其他室外设施及配套管墩、防火堤等根据安装进度同步进行。1.3工程安全目标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发生;重大死亡责任事故为0;死亡率为0;重伤率0.3;重大机损责任事故为0。确保施工期间本工程的施工安全。1.4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制定完善的环保措施,废水、弃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及沿线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1.5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

8、标准,落实公司标准化工地要求,符合青岛市文明工地要求,力创青岛市文明示范工地。2、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分析2.1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分析2.1.1工期紧,工程量大本工程工期紧,8个罐体基础47天完成交付安装条件,施工正值雨季节,按照历年降雨量考虑,平均每月3.5天因天气无法施工,实际有效施工时间仅为44天。后续防火墙封闭、隔堤封闭、地面施工等根据罐体、管道安装单位时间协调进行。2.1.2夏季高温、雨季施工本工程7月至8月为罐体基础施工时间,全部处于高温、雨季施工,砼养护投入人力物力大,罐体基础环墙为直径60m、高2.4m的正圆形,拟采用覆盖洒水养护工艺, 2.1.3交叉作业、干扰

9、大本工程建筑群密集,罐体之间净距离30米,其中包括管墩、桥架、管线等辅建,土建之间、土建与安装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叉作业,相互干扰大,安全隐患多,协调难度加大。本工程开工后,我项目部将根据总体部署,积极同业主和监理沟通。同相关协作单位合理安排各道施工工序,避免抢面、相互影响,延误工期。2.2关键技术分析2.2.1罐体基础环墙浇筑为防止罐体基础环墙裂缝,图纸图规定弧度大于40m时设置后浇带,而设置后浇带无法满足工期要求,综合实际采用微膨胀砼,微膨胀砼的配合比由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并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2.2.2环墙基础养护保温本工程环墙基础施工正值夏季,由于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干燥

10、快,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快,新浇筑的混凝土可能出现凝结速度加快、强度降低等现象,并会产生许多裂缝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质量,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从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整修和养护等方面加强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为保证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夏季混凝土施工应按照以下有关指标规定指导施工:对于水胶比4.5的混凝土,当日平均气温20时,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对于水胶比4.5的混凝土,当日平均气温20时,养护时间不低于10天。夏季浇筑的混凝土,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水化加快而导致强度降低和温度裂缝产生。同时表面水分过快蒸发而出

11、现塑性收缩裂缝,最终将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研究表明:砼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如超过0.5kg/(m2/h)时就可能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当超过1.0kg/(m2/h)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如冷却砼,向表面喷水或采用防风措施等,以降低表面蒸发速度。(1)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混凝土早期养护可使用喷雾器喷洒或养生液养护,避免表面过量洒水;使用覆盖物时,不得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2)砼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得大于15,并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的养护龄期,不少于14天。(3)加强混凝土的测温工作,每个工作班测温不少于3次,对于气

12、温35以上时应加大测温频率,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4)未达一定强度不应承受荷载: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5)当完成规定的养护时间后拆模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潮湿的土工膜,进行潮湿养生。因保温养护困难,对此公司进行专项研究,综合考虑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各方面因素,采用刷养护液保湿、支设保温棚、生煤球炉保温。2.2.3罐芯回填罐芯内需用风化砂(4189方)、中粗砂、砂垫层、碎石、卵石、两布一膜等填充,并进行分层压实。1、回填碾压工艺:(1)环墙施工前将第一层中粗砂200mm存放环墙内侧,待养护环墙达到设计强度100%后,环墙

13、内外理8%坡度,机械设备、车辆通过坡进出环墙施工。(2)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在环墙上用墨线按照图纸设计分层弹出控制线。(3)检验回填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4)回填时分层回填碾压,碾压时,轮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每层换填厚度不超过30cm,碾压次数为8-10遍。(5)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用挖掘机改装后的夯机进行夯实。(6)回填时每层夯实后,联系检测单位采用灌砂法测量回填土压实度,待合格后(压实度不小于96%)方能进行下一层回填。(7)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2、回填

14、所需机械:装载机2台,10T压路机2台,300型挖掘机 2台,推土机2台。2.2.4沉降观测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罐组环墙外侧均匀布置24个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棒,用直径20圆钢制作,上部套半30半 圆钢套。在完成环墙混凝土浇筑以后植筋的方法植入墙体。2、每个罐组根据轴线位置布置加密标高控制点四个,加密测量需要闭合测量,保证标高点的精度,并及时报验监理单位进行审核。3、环墙基础浇筑完成后立即组织沉降观测记录,观测时间为每隔一个星期测量一次,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前视各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连续观测直至储罐蓄水试验结束,形成书面沉降位移观测记录表。4、罐体基础

15、沉降设专人定期观测,沉降观测应在基础完工后、储罐充水前、充水中、充满水后、放水过程中、放水后的整个过程,定期观测并做好记录,并进行长期观测,直至稳定。5、对使用仪器的要求:观测仪器采用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秒/2mm。 6、沉降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的精度。3施工组织原则基于本工程的工程施工特点,以安全生产为本,保证质量、保证工期、保证环保目标,确立下述施工组织原则:公司将按重点工程对本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由公司技术组,对本工程施工组织的技术、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指导与决策,并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由参加过类似工程的施工人员组成,组织机构健全、稳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各种要素的合理估算,配备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劳动力及材料投入计划,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劳动力组织充足,机械设备数量充足、状态良好,资金、材料充分保证,施工工艺优化合理,作业环境良好,以完善的生产要素确保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