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0345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服饰之清朝(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服饰,-清朝服饰,清朝服饰的概述,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男服服饰,礼服外褂:因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 衮服:为皇帝穿着。 龙褂:为皇子所照。 补服:依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 朝服:最隆重的大礼服。 吉服:清代的礼服,次于朝服是为吉服,用于吉庆典礼时穿着。 常服:清代之服装制度,唯对常服,规定甚小。,女服服饰,朝服:皇后的朝服则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为一整体

2、。 吉服:由外褂与袍组成。,清代皇帝的服装按不同用途分为五大类: 规格最高的是举行盛大典礼时穿的礼服,礼服有朝服、端罩、衰服等 其次是吉服,又称龙袍 日常穿的是常服 外出或打猎穿的是行服 雨雪天穿雨服 此外清代服饰制度还规定,穿不同的服装要戴不同的冠帽,如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且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等,皇帝服饰,皇帝朝服,朝袍是清朝皇帝的礼服之一,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的服装。朝袍的基本款式是上衣、下裳相连的长袍相配而成,通身绣三十四条金龙,两袖各绣金龙一,披领绣金龙二。另配箭袖和披领,二者是清代朝服

3、的显著特色。,根据不同的季节,有四季适用的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 颜色也并不是只有人们普遍认为的明黄色一种,而是有明黄、红、蓝和月白(浅蓝)四种颜色,一般朝会用明黄色,祭天蓝色,祭日红色,祭月白色。 清代御用朝袍分冬、夏两种。冬朝服祭祀、圈丘、祈谷用蓝色,朝日用红色,夏朝服常雩(求雨),祭祀时用蓝色,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服 为乾隆皇帝夕月时所穿,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吉服,皇帝的吉服分为龙袍、衰服以及与之相配的吉服冠. 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 ,平时较多穿着,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 据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

4、缘。秀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衣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据四开,棉、夹、沙、裹惟其时。”,朝珠,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佩带的,跟据清朝政府规定,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 清代朝珠的绦用丝线编织,颜色等级分明: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绿和金黄色绦是王爷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朝带,朝带也是礼服的佩饰之一,就是一种用四块金属版为装饰,衔接丝带的“带”。 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带分为两种: “色用明黄,龙文

5、金圆版四,饰红宝石或饰蓝宝石,绿松石。每版衔东珠五,围珍珠二十,左右佩中分,浅蓝及白各一,下广而锐,中约镂金圆结,饰宝如版,围珠三十。佩囊文秀,隧、刀削法佩惟宜,绦皆明黄色。” “色用明黄,龙文金方版,其饰,圆丘用青金石,方泽用黄玉,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白玉,每版衔东珠五,佩纷及绦惟圆丘用纯青。余制如圆版朝带,中约圆结,饰如版,衔东珠各四,佩囊纯石青,左平,右削,并从版色。”,龙袍十二章纹,皇帝的龙袍还有一种最具特点的文饰十二章,“十二章是帝王冕服上专用的图案,它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献、精。各章均有各自的特定的涵义和文化意蕴。”,皇帝常服,皇帝常服分为常服袍、常服

6、褂及与之相配的常服冠。因常服不是在正式场合所用的衣物,皇帝常服的式样与皇室宗亲及品官所穿的常服大致相同,常服袍的款式为圆领、右枉、大襟、马蹄袖。一般是多用石青色,花纹不限。平时较常用的是大小团花纹。质地为纱、缎、绒、罗等面料。 常服褂:日常使用的衣服,样式为对襟,平袖,不设马蹄箭袖,长至膝下的外褂,石青色为多,花纹不限,也无补子。除皇帝外其他官员也都可以穿常服褂。 常服冠:皇帝的常服冠有冬常服冠与夏常服冠之分。 冬常服冠是以皮或青绒制成的一种有折檐的圆形的帽子,在帽顶以绒辫结成一个“疙瘩”,帽子上缀满红缨。 夏朝服冠的形式与冬朝服冠相同,只是要比夏朝服冠简单,以玉草、藤丝或竹丝编结,红纱或红绸

7、裱里,石青织金缎缘边,朱纬,红绒结顶,行服,行服有行服袍和行服褂。行服袍,其制与常服袍相同,为圆领、马蹄袖、衣裳相连右衽袍。其色与花纹所皇帝所欲,行服袍右裾比左裾短一尺,此袍为满族传统缺襟袍。这是清代皇帝服制与历代皇帝服制之不同。行服褂色为石青色,长与坐齐,袖长及肘。行服有绵、夹、纱、裘,均依时令更替。,1、皇帝的行褂 皇帝的行褂是清代常见的一种服装。圆领对襟、平袖、袖长及肘,长于坐齐,有五个纽扣相系,从皇帝、王公大臣到启行者都可穿用,皇帝的行褂为石青色,根据季节换穿棉、夹、纱、裘。圆领,用纽扣相系衣襟样式不同的短款外褂,身长至腰,便于骑马;袖短到肘部,袖子宽大平直,便于射箭,因此叫“马褂”。

8、因王公大臣和肩行者都可穿用所以后面再介绍。 2、皇帝的行袍 皇帝出行所用的袍服与皇帝平时所着的常服袍的款式基本相似,只是为了上下马时更为方便,右面的衣据要比常服袍减短十分之一(一尺)左右,故而此袍又名“缺襟袍”。,3、皇帝的行裳 行裳,俗名“战裙”,皇帝的行裳为左右各一片内直外弧行的裙子。上用石青横幅布缝连,横幅布两端有可以系于腰部的带子。文武百官亦相同,并根据季节的不同,以毡、夹、鹿皮、黑狐为裱,面料与袍相同。 4、皇帝的行服冠 与皇帝行服相匹配的行服冠,有冬行服冠与夏行服冠之分。冬行服冠用黑狐、 黑羔羊皮或青绒制成,其余的与冬常服冠相同;夏行服冠形式大致与夏常服冠一 致,所不同的是夏行服冠

9、是以红纱裱里并缘边,顶及梁皆黄色,前缀珍珠一颗,后妃冠服,清廷后宫皇后(包括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不同等级名号,为从服饰上显示其身份等级,各名号所着冠服及饰物数目或用料颜色等方面存在不同。按照清代定制,太皇太后、皇太后与皇后的冠服相同,其余妃、嫔等各有别。 据清光绪会典记载:后、妃的冠服及饰品,有朝服、礼服、常服之别,主要包括有朝冠、吉服冠、金约、耳饰、朝褂、朝袍、龙褂、龙袍、领约、朝珠、采帨、朝裙等,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

10、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皇后朝服,朝褂,乾隆帝慧贤皇贵妃冬朝服像,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和贵妃的吉服冠采用熏貂并缀朱纬(一种图案);龙褂色为石青有绣文;龙袍色用明黄,皇子福晋、亲王福晋的吉服冠用熏貂,顶用红宝石。皇子福晋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绣文;皇子福晋蟒袍用香色,通绣九蟒五爪,皇后吉服,皇后常服,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清朝官服,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适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

11、、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礼帽,清朝改历代的朝冠为礼帽,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顶戴花翎”。礼帽分为两种,一种为夏天戴的凉帽,另一种为冬天所戴的暖帽。顶珠的质料和颜色的不同,代表了官员的品级的不同,清政府规定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在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珐琅或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羽又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是带有“

12、目晕”的孔雀翎,“目晕”又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说明功勋越高。蓝翎为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 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官员补服,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圆形补子为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皇亲贵族服用。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又分为文、武两种。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 。,文官补子,武官补子,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