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03438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韩愈诗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 五 代 文 学 作 品 选 读,韩愈 山石 送孟东野序,一 韩 愈 其 人,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三岁丧父,十岁丧长兄,由长嫂郑氏教养成人。从唐德宗贞元二年到八年(786792),四次参加科考,终登进士第。嗣后,又三次应考吏部博学宏辞科,均遭失败,故未得官职。贞元十二年(796),入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到汴州(今开封)。至十九年(803),召授监察御史。因上书要求减免关中农民赋税,被贬连州阳山(今属广东)县令。,一 韩 愈 其 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监博士。十二年,随裴度平淮西有功,拜刑部侍郎。十四年,上书谏迎佛骨,触

2、怒宪宗,贬潮州刺史,后改授袁州刺史。唐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监祭酒,转兵部侍郎。长庆二年(822),因宣抚镇州叛乱有功,授吏部侍郎,故又称其“韩吏部”。长庆四年病逝,卒年五十七,谥曰文,世称韩文公。,一 韩 愈 其 人,韩愈在政治并无大作为,主要成就在思想文化领域。他提倡“道统”和“文统”,大力复兴儒学,希望改良社会,重新确立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极力排佛,是反对佛教的旗帜。 韩愈毕生致力于作文,作诗只是“余事”,却能创为诗派。他主张写散体文(“古文”),与柳宗元等人一起,推动了中唐古文运动。,一 韩 愈 其 人,韩诗今存接近四百首,多为长篇古体,追求雄奇险怪的风格,以气势雄放、意象诡奇见长;同时具

3、有“以文为诗”的鲜明特征。 韩愈主张“文以明道”,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的社会人生为根据,写作有真情实感的散体文章。他提出“不平则鸣”的口号,把“明道”与针砭现实联系起来。所以,古文既是传道的工具,也是鸣不平、写现实的工具,他把二者合二为一。,二 韩诗山石赏读,A、写了什么? 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完整记叙诗人的游览过程,表达归隐愿望。 B、怎样写的? 以散文的笔法作诗平铺直叙,没有诗歌语言、结构的灵动跳跃;叙述、描写、抒发情志的写实性。 体现韩诗主要特点之一: 以文为诗,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文体知识 序,即赠序,唐人常以诗文赠别,这种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也叫做“序”,与今天的书“序”名同

4、实异。赠序文发端于晋(如傅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赠二李郎诗序等),盛行于唐宋,是由诗序演变而来。一般赠序的内容,主要是叙友谊,慰离情。韩愈的赠序,则于此内容外,还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极大充实了赠序文的表现内涵。韩愈赠序文有30余篇,送孟东野序为其中名篇之一。,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文本内涵 1.不平则鸣:“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有不得已而后言”)草木、水、金石、人(由自然到人)。 2.鸣须假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音乐之假以鸣者乐器、四时之假以鸣者鸟虫风雷、人之假以鸣者文辞。 3.历数古代善鸣与不善鸣者,旨在推出孟郊等三子之善鸣,回扣“不平则鸣”,表达同情和安慰。,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

5、,文本表现艺术 1. 此文虽名为“序”,实则是一篇旁征博引、纵横恣肆、收放自如的论说文。 2立论从“鸣”字生发,排比古今二十九种“鸣”的状况,发挥出“不平则鸣”和鸣之善否的理论。于雄辩铺排议论中自然流露慷慨悲歌之情,情理俱至。,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评论道: 此文得之悲歌慷慨者为多。谓凡形之声音,皆不得已。于不得已中,又有善不善。所谓善者,又有幸不幸之分。只是从一“鸣”中,发出许多议论。句法变化,凡二十九样。如龙之变化,屈伸于天,更不能逐麟逐爪观之。,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关于“物不得其平则鸣”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 辞海:“指遇到不平的事,发出不满

6、的呼声。” 这些辞书的解释是片面的,只能说是“不平则鸣”一词的一个方面的意义。,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不平则鸣”也被用在文学理论批评中,与下列材料构成一线,往往用来阐释作家不幸的生活遭遇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 孟子:“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尽心上)又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告子下) 荀子:“居不隐(穷约也)者思不远,身不佚(奔窜也)者志不广。”(宥坐),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屈原:“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九章惜诵) 桓谭:“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采不发;扬雄不贫,则不能作玄言。”(新论求辅) 司马迁:“诗三

7、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钟嵘:“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诗品上),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白居易:“予历览古今歌诗多因谗冤谴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序洛诗序)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世之文章,多出于穷人;故后之为文者,喜为穷人之词。(张耒送秦观从苏杭州为学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这些材料,都指向一个结论“坎坷人生是成功文学创作的前提”。这是否能够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必然“

8、原理”? 1. 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作为“善鸣者”,他们都是成功政治家,难与“坎坷不幸”牵合;并且文中还说“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等,就更谈不到“不平则鸣”了。,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2.“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钟书诗可以怨) 韩愈还说过:“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送高闲上人序) “不平”是指人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黄庭坚诗云:“与世浮沉唯酒可,随人忧乐以诗鸣。”(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之二),

9、三 送孟东野序赏读,3.“国家不幸诗家幸”。动荡的时代固然能够令诗人感慨震动,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但是一个繁荣昌盛、思想比较自由的时代,也可以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鸣国家之盛”。大汉、盛唐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就足以证明。 就诗人创作而言,“穷而后工”固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达”者只要不是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只要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完全可以写出好作品。,四 思 考 与 讨 论,1.熟读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充分体会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特点。 2.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指出韩文雄健恣肆、气势磅礴之特征。结合本文仔细体会。 3.“不平则鸣”说的完整内涵是什么?如何看待它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