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02282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识别与早期处理(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病房常见心血管危重症 识别及早理处理,钱德慧 博士,讲师 二一五年四月,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 急性肺栓塞 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概 述,一、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AMI发生率约0.1%0.4%,死亡率10%,再次心梗者死亡 率高达30%。 心梗后6个月手术再心梗率3%5% 心梗后可否行非心脏手术,取决于心功能的恢复状况以及手术危险程 度。凡心绞痛未控制、ECG示ST段下移(0.2mV)、左室射血分数低 下者(LVEF0.4),非急症手术应推迟。 对于恶性肿瘤待切除的病人,如果属于低危手术,则一般可考虑在梗 死后46周进行手术;如果属高危手术,病人则需先施行心导管、超声心动图或心脏核素检查

2、,然后再做出是否预先PCI,一、急性心肌梗死(AMI),年龄:60岁以上者再发心梗率较高,尤以6574岁为多见,大于70岁的冠心病病人,其围术期死亡率比非冠心病病人者高10倍; 手术时间和部位:短于1h的手术,再梗塞率为1.9%,超过6h的手术再梗塞率为16.7%。胸内手术、大血管手术、上腹部手术、急诊手术的再梗塞率显著增高,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病学资料,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 床 表 现 - 症 状,剧 烈 胸 痛,临 床 表 现 - 症 状,部 位:心前区、胸骨后、

3、左肩、左上肢、 下颌、上腹部,心痛的感觉,辅 助 检 查 - 心电图,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心 电 图 特 征:,正常心电图,心肌梗死心电图,辅 助 检 查 - 心电图 (定性),辅 助 检 查 -心肌坏死标志物,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功酶,第三大临床特征,诊 断,三大临床特征,ECG特征性改变,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第一时间快速识别,处理 - 原 则,尽快开通闭塞血管 心肌血运重建 安全度过急性期,第一时间 快速治疗!,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一 般 治 疗,监护、休息、吸氧、特级护理,哌替啶(杜冷丁)针:100mg 肌肉注射,吗啡针:10mg 皮下注射,罂

4、粟碱针:30mg 肌肉注射,一 般 治 疗,-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一 般 治 疗,他汀类药物,小 结,小 结,小 结,二、急性左心衰,二、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患者中15%-20%为首诊心衰,大部分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总发病率0.23%-0.27% 住院病死率3%,60天病死率9.6%,3年病死率30%,5年60% 急性肺水肿院内病死率12%,1年高达30%,常见病因,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血压急症 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 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 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肺淤血和心排血

5、量降低 最重要的症状:呼吸困难 最重要的体征:肺部罗音,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流程,基础心脏病史 心衰的临床表现,拟诊,BNP/NT-proBNP,明确诊断 严重程度评估 明确病因和诱因,考虑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初始治疗,进一步治疗,有,异常,正常,心衰标志物的临床意义,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 已成为公认诊断心衰的客观标准 诊断和鉴别诊断 BNP100ng/L或NT-proBNP 400ng/L,心衰可能性小,阴性预测值90% BNP400ng/L或NT-proBNP 1500ng/L,心衰可能性大,阳性预测值90% 危险分层: 有心衰表现,BNP或NT-pr

6、oBNP显著升高者为高危人群 评估预后: 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预后不良,临床程度分级 根据末梢循环的观察和肺部听诊 无需监测,适用于一般门诊和住院病人,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流程,基础心脏病史 心衰的临床表现,拟诊,BNP/NT-proBNP,明确诊断 严重程度评估 明确病因和诱因,考虑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初始治疗,进一步治疗,有,异常,正常,初始治疗,一般处理:体位、四肢轮流绑扎等 吸氧:鼻导管、酒精(50-70%)吸氧、面罩 药物:速尿、吗啡、西地兰、氨茶碱等,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液净化等 无创或气管插管呼吸

7、机辅助通气等,动态评估心衰程度、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进一步治疗,常用药物,镇静剂:(吗啡 IIa类,C级) 伴有明显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COPD等患者禁忌 使用,老年人慎用或减量 利尿剂:I类,B级 适用于急性心衰伴肺循环和体循环明显淤血以及容量 负荷过重的患者 速尿首选,起初6h不超过80mg,起初24h不超过200mg 支气管解痉剂 (IIa类 C级) 不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所致的急性心衰,正性肌力药: 适用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伴肺循环淤血的患者 血压较低和对血管扩张药及利尿剂不耐受或反应不 佳的患者可能有效 洋地黄类:IIa类,C级 多巴胺: IIa类,C级 个体差异

8、大,一般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IIb类,C级 血压低伴低CO或低灌注时应尽早使用,当器官灌注恢复和循环淤血减轻时尽早停用。 血压正常又无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宜使用,血管扩张药: 主要判断指标是收缩压,110mmHg,安全使用, 90-110mmHg慎用,90mmHg禁用 钙拮抗剂不推荐用于急性心衰治疗 主要用的有硝酸酯类(I类,B级),硝普钠(I类,C级),rhBNP(IIa类,B级),乌拉地尔(IIa类,C级) rhBNP:新活素,奈西立肽 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前负荷和后负荷,在无 正性肌力药的情况下增加CO 除血管扩张作用外,还有排钠、利尿,抑制R

9、AAS和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疗程一般3d,不超过7d,初始治疗,一般处理:体位、四肢轮流绑扎等 吸氧:鼻导管、酒精(50-70%)吸氧、面罩 药物:速尿、吗啡、西地兰、氨茶碱等,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液净化等 无创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动态评估心衰程度、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进一步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初始治疗,一般处理:体位、四肢轮流绑扎等 吸氧:鼻导管、酒精(50-70%)吸氧、面罩 药物:速尿、吗啡、西地兰、氨茶碱等,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采

10、用非药物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液净化等 无创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动态评估心衰程度、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进一步治疗,非药物治疗,机械通气 指征:1.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进行心肺复苏时 2.合并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方式: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经面罩、由患者自主呼吸触发的机械通气 机制:通过正压通气改善患者通气状况,减轻肺水肿,纠正缺氧和CO2潴留,从而缓解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气管插管和人工机械通气 应用指征为心肺复苏时、严重呼吸衰竭经常规治疗不能改善者,尤 其是影响到意识的患者,IABP(I类,B级) 有效改善心肌灌注同时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CO 适应症:1.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

11、肌缺血并发心原性休克, 且不能药物纠正 2.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严重冠心病(如心梗伴机械 并发症) 3.心肌缺血伴顽固性肺水肿 禁忌症:1.严重外周血管疾病 2.主动脉瘤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活动性出血或其他抗凝禁忌症 5.严重血小板缺乏,血液净化治疗 (IIa类,B级) 对急性心衰有益,但非常规手段 适应症:1.高容量负荷如肺水肿,且对利尿剂抵抗 2.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符合急性血液透析指征的情况 3.低钠血症,且有相关临床症状,如神智障碍、肌力 减退、呕吐等 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IIa类,B级) 体外模式人工肺氧合器(ECMO),心室辅助泵等 心脏移植或心肺移植的过度,初始治疗,一般处理

12、:体位、四肢轮流绑扎等 吸氧:鼻导管、酒精(50-70%)吸氧、面罩 药物:速尿、吗啡、西地兰、氨茶碱等,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液净化等 无创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动态评估心衰程度、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进一步治疗,小 结,启动初始治疗,三、急性肺栓塞,三、急性肺栓塞(PE),血栓或其他性质栓子(气体、羊水、脂肪等)顺血流堵塞肺动脉 多数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DVT合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流行病学特点,相对常见病 住院病人发生率0.4% 美国每年PE新发人数超过60万 欧

13、洲尸检资料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占18.3% 国内尸检资料表明肺动脉栓塞占尸检总数411,误诊和漏诊率高 每年仅40-53/10万确诊 误诊漏诊率均在80%以上。 死亡率高,但治疗有效 未经治疗者病死率高达25 %30% 合理治疗使病死率降至2%8% 再栓塞率高 1/3的患者发生再栓塞,PE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90%患者PE继发于深静脉血栓(DVT),40%近端DVT患者并发肺栓塞 肺栓塞往往发生于DVT后3-7天,PE易患因素,除约20%的患者未发现任何原因外,大多数肺栓塞患者都存在易患因素 易患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是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引起肺栓塞可能性大小分

14、为强、中、弱致病因素,Data from Circulation,2003,PE临床表现谱,因栓塞的范围、速度以及原心肺功能状态的不同, 临床表现谱很宽。 从12 个肺段栓塞的无任何症状,到十几个肺段栓塞引起的急性肺原性心脏病,甚至猝死。,10%患者症状出现后1小时猝死 5-10%患者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等血流动力学紊乱(30%-50%的肺血管床堵塞) 50%的患者出现右心衰竭或心肌损伤,预后差 0.5-5%的患者发展为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常见症状,常见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表现,D-二聚体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 下肢静脉超声成像 肺通气灌注扫描 肺动脉造影 胸片 心脏超声 心电图 动脉血气分析,

15、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PE敏感性高92100,特异性差 阴性预测价值大,主要用于排除诊断。 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低于500 gL有排除诊断意义,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受检测方法和检测灵敏度影响,具体应 用中需结合临床可能性评分进行综合判断。 低危患者,不论高灵敏方法还是中等灵敏方法检测,只要D-二聚体阴性,就能排除肺动脉血栓栓塞诊断; 中危患者,只有高灵敏方法检测D-二聚体阴性才能排除肺动脉血栓栓塞; 高危患者,即使是高灵敏检测方法D-二聚体阴性也不能安全排除肺动脉血栓栓塞。,肺动脉血栓栓塞和DVT关系密切 肺动脉血栓栓塞和DVT为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形

16、式 90%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栓子来源于下肢DVT, 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中70%有DVT。 对于怀疑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应检测有无下肢DVT形成,除常规下肢静 脉超声外,对可疑患者推荐行加压静脉超声成像,下肢静脉超声,心电图,典型表现为SQT波型 多为非特异性,一过性 电轴右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各种房性心律失常等,SQT典型波型,典型表现是低氧、低碳酸血症。 20%以上患者动脉氧分压正常,15%20%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正常。 血气异常有提示意义,正常也不能排除PE。,动脉血气分析,能清晰显示主、叶及段肺动脉内的血栓,表现为血管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 或完全性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 诊断PE敏感性90% ,特异性78%100%, 有替代肺血管造影之势。 局限性:对亚段及以远肺动脉内的血栓敏感性有限,正常结果并不能除外单发的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