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01371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的切入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慧眼定诗情,1、总结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2、灵活运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一、学习目标,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观 标 题,二、品读研讨,2010年江西卷,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2010年江西卷,看 序 注,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2、: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2010年江西卷,知 作 者,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010年江西卷,品 意 象,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2)诗中后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

3、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2010年江西卷,找 情 点,1、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3、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三、慧眼辨析,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4、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四、问题提升,2009年宁夏、海南卷,问题:结合我们前面所讲,这首词理解上存在的障碍、迷惑性表现在哪些地方?,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1分),踏,五、走进高考,2010年福建卷,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

5、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2008年天津卷,观标题 知作者 看序注 找情点 品意象,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 怆悢(li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2010年山东卷,十五、(10年江西卷)(6分)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6、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_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_ (1)(2分)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2008年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

7、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二看作者,2009年福建卷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2011年安徽卷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

8、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此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大纲要求:,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

9、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9,2009年全国卷II,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找 情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