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97249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v4-第十章_传热分析与热交换器计算(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的一侧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递到另一侧流体的过程。,仅包含壁面两侧流体的温度,k总传热系数,为什么引入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传热过程,k 的计算公式不同,平壁 圆管 肋壁 带保温层的圆管,传热系数 k 和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t 是传热过程分析的关键,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平壁的传热,W/(m2K),说明: h1和 h2的计算采用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计及辐射时对流换热系数采用复合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ht

2、,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圆管的传热,热阻分析法适用范围:一维、稳态、无内热源,以圆管内侧面积为基准,以圆管外侧面积为基准(常用),(2-31),热流密度 qconst?,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平肋壁的传热,稳态、无内热源情况下:热流量const,1,2,3,肋面总效率:,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平肋壁的传热,稳态、无内热源情况下:热流量const,工程应用以光侧面积Ai为基准:,肋化系数:,未加肋片的平壁:,传热面积增加,肋

3、侧热阻减小,肋片强化传热的机理,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圆管肋壁的传热,圆管壁,肋面总效率:,圆管肋壁,圆管加肋后虽然由于do的增加使得导热热阻增加,但是由于肋片导热系数较大,且肋片增加的面积十分大,所以总热阻仍然显著降低。,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圆管外加保温层的传热,圆管外加保温层与圆管外加肋壁形式上一致,均减小了对流换热热阻,而增加了导热热阻。,圆管外加保温层后强化 or 削弱换热取决于减小的对流换热热阻与增加的导热热阻的平衡。,判断依据:临界热绝缘直径 dcr,圆管外加保温层后如果外径do大

4、于dcr,则散热量随do的增加而减小(一般动力管道);如果小于dcr,则散热量随do的增加而增加(电线-例题10-2)。,平壁加保温层总是使热阻增加,散热量减小。球壁加保温层也存在临界热绝缘直径。,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2 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器(热交换器):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工艺中对温度要求 的装置。,换热器的分类(按工作原理),传热学 Heat Transfer,混合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介质直接接触,相互混合实现换热。 特点: 直接接触混合;传热传质同时进行;要求冷热流体互不相溶、易分离。 应用: 电站冷却塔、喷淋室、化工洗涤塔等。,混合式换热器-

5、冷却塔,蓄热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介质交替流过换热表面而实现换热。 特点: 冷热流体交替流过;传热过程非稳态;一般气体介质。 应用:空气分离器、高炉、平炉等用来预热、预冷空气。,10-2 换热器的类型,传热学 Heat Transfer,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介质由壁面隔开,通过间壁实现换热。 特点:冷热流体互不接触;按照流动方向分为顺流、逆流和交叉流。 分类:套管式、管壳式、交叉流式、板式、螺旋板式等,套管式换热器:最简单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流体有顺流和逆流两种,适用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形。,顺流,逆流,10-2 换热器的类型,传热学 Heat Transfer,间壁式换热器:冷、

6、热流体介质由壁面隔开,通过间壁实现换热。 特点:冷热流体互不接触;按照流动方向分为顺流、逆流和交叉流。 分类:套管式、管壳式、交叉流式、板式、螺旋板式等,管壳式换热器:最主要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由管束组成,管子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束与管板再封装在外壳内。两种流体分管程和壳程。,1-2型管壳换热器 (壳程数-管程数),壳程数 : 壳侧流体流经壳体的个数; 管程数 : 管内流体流动方向的改变次数+1。(图10-9),10-2 换热器的类型,为何加挡板?,传热学 Heat Transfer,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介质由壁面隔开,通过间壁实现换热。 特点:冷热流体互不接触;按照流动方向分为顺流

7、、逆流和交叉流。 分类:套管式、管壳式、交叉流式、板式、螺旋板式等,新型管壳式换热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折流杆换热器。,10-2 换热器的类型,常规的垂直折流板换热器 阻力大、容易结垢。,传热学 Heat Transfer,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介质由壁面隔开,通过间壁实现换热。 特点:冷热流体互不接触;按照流动方向分为顺流、逆流和交叉流。 分类:套管式、管壳式、交叉流式、板式、螺旋板式等,交叉流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的又一种主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冷热流体呈交叉状流动。交叉流换热器又分管束式、管翅式、管带式、板翅式等。,10-2 换热器的类型,传热学 Heat Transfer,间壁式换热器:

8、冷、热流体介质由壁面隔开,通过间壁实现换热。 特点:冷热流体互不接触;按照流动方向分为顺流、逆流和交叉流。 分类:套管式、管壳式、交叉流式、板式、螺旋板式等,板式换热器:由一组几何结构相同的平行薄平板叠加所组成,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通道中流动,其特点是拆卸清洗方便,故适用于含有易结垢物的流体。,10-2 换热器的类型,传热学 Heat Transfer,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介质由壁面隔开,通过间壁实现换热。 特点:冷热流体互不接触;按照流动方向分为顺流、逆流和交叉流。 分类:套管式、管壳式、交叉流式、板式、螺旋板式等,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表面由两块金属板卷制而成。优点:换热效果好,缺点:密

9、封比较困难。,10-2 换热器的类型,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3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平均温差tm: 回顾 P.245 恒壁温下管内强制对流换热换热量的计算,WHY?,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温度沿换热面是不断变化的,其局部的换热温差也是沿程变化,而利用牛顿冷却公式计算换热量时用总面积的平均温差tm,其与换热器的型式和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均有关。,Hot,Cold,t,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3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平均温差的推导(基本假设): 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比热容以及传热系数都是常数; 换热器无散热损失(热流体放热冷流体吸热); 忽略换热面流

10、动方向导热;,当地温差随局部换热面积的变化,沿整个换热面积进行积分平均,平均温差的推导(基本思路):,传热学 Heat Transfer,平均温差的推导: 套管式换热器,10-3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传热学 Heat Transfer,对数平均温差,算术平均温差,进、出口流体 温差中之大者,进、出口流体 温差中之小者,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冷热流体沿程温度线性变化,对数平均温差: 冷热流体温度曲线间面积。,10-3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传热学 Heat Transfer,间壁式换热器换热量计算中平均温差的计算: 套管式、板式、螺旋板式换热器:直接用对数平均温差。(注意顺流、逆流)

11、顺流: 逆流: 管壳式、交叉流式换热器:,逆流布置时的对数平均温差,小于1 的修正系数,ctf : counter-flow, 表示了某种流动型式接近逆流的程度,一般设计要求 0.9 图10-23 10-26分别给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和交叉流式换热器的 。,相同进出口温度下: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 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尽量采用逆流布置,10-3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传热学 Heat Transfer,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换热器的热计算类型,设计计算 (计算换热面积),校核计算 (计算流量、进出口温度),传热学 Heat Transfer,传热方程式,热平衡方程式,对数平均温差,1

12、,2,3,已知: 6个变量中的5个 求:kA 计算步骤: 1. 选择换热器型式,初步布置换热面,并计算总传热系数 k; 2. 根据给的条件,由方程2求出6个变量中未知的1个,以及传热量; 3. 利用方程3计算所选型式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 0.8 ); 4. 利用方程1计算传热面积A; 5. 校核流动阻力。,LMTD 设计计算,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 平均温差法LMTD,传热学 Heat Transfer,传热方程式,热平衡方程式,对数平均温差,1,2,3,已知: , 两者之一, 两者之一 求:另外两个温度 计算步骤: 1. 假设其中一个未知温度,由方程2计算另外一个未知温度及传热量;

13、 2. 利用方程3计算所选型式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 3. 利用方程1计算传热量; 4. 步骤1得到的传热量计算步骤4的传热量,重新假定温度迭代; 5. 步骤1,4传热量偏差 25,OK!,LMTD 校核计算,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 平均温差法LMTD,传热学 Heat Transfer,传热方程式,热平衡方程式,对数平均温差,1,2,3,已知:kA, 两者之一, 四者之三 求:另外一个温度和一个qmc 计算步骤(课后思考),LMTD 校核计算,利用LMTD法进行换热器的校核计算一般需要迭代,-NTU法,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 平均温差法LMTD,传热学 Heat Transf

14、er,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 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NTU,换热器的效能:换热器的实际换热效果与最大可能的换热效果之比。1,实际换热量:,理想换热器最大可能的换热量:热容量小的流体出口温度另一种流体的入口温度,分母:冷热流体的进口温差; 分子: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差中的大者,传热学 Heat Transfer,换热器的效能:换热器的实际换热效果与最大可能的换热效果之比。1,基于-NTU法的实际换热量:,只需冷热流体的进口温差,如何计算?,顺流,逆流,传热单元数,两种特殊情况:,有相变; 冷热流体qmc相等。,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 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NTU,传热学 Heat T

15、ransfer,基于-NTU法的设计计算,已知: 4个温度中的3个 求:kA 计算步骤: 1. 选择换热器型式,初步布置换热面,并计算总传热系数 k; 2. 由热平衡方程计算未知的温度,计算; 3. 查图得到NTU; 4. 根据NTU定义计算换热面积A; 5. 校核流动阻力。,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 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NTU,传热学 Heat Transfer,基于-NTU法的校核计算,已知: 求: 计算步骤: 1. 假定出口温度,计算总传热系数 k; 2. 计算NTU; 3. 查图得到; 4. 根据 计算换热量; 5. 由 ,计算出口温度; 6. 迭代计算至传热量偏差25,OK!,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计算 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NTU,传热学 Heat Transfer,-NTU法与LTMD法的比较:,校核计算中均需要假设温度。-NTU法假设的出口温度对传热量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定性温度,影响总传热系数,从而影响NTU,并最终影响 值。而平均温差法的假设温度直接用于计算 值,显然-NTU法对假设温度没有平均温差法敏感,这是该方法的优势。 LMTD法可以计算,从而简便有效的评估换热器不同流动型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