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95450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制度建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事务管理建设,学校管理制度建设,07教育学1班 廖银 吴颖 08年11月23号,第一节 学校管理制度概述 第二节 中外学校管理制度对比 第三节 我国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第一节 学校管理制度,含义: 制度是指在现存习俗、惯例的基础上,为降低社会活动中的协作成本而创生出来的,为人们所共同接的、彼此制约互动行为的一套规范,也是组织秩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是我国社会基本制度、是非标准、行为规范的反应,集中体现了学校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是学校管理职能有序发挥、实现有序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制度从来源或制定主体上说,主要来自学校外部和内部两

2、个方面,表现在三个层次,即国家及其主管教育机关颁发的规章制度,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颁发的规章制度和学校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 国家主管教育机关颁发的有关学校规章制度,是从全局出发对学校管理行为的规范。 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也制定了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 学校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的有关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内容分类: 1.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学校财务制度,是处理会计事务、加强财务管理的原则、规范、程序的总称。 2.学校财产管理制度 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 ,财产采购、验收、入库制度

3、,财产的出借与赔偿制度 ,财产报废、变卖制度和财产移交制度。 3.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学校消防安全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集会、会操、军训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安全防范工作规范,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和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 4.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为使学校师生员工有良好清洁的饮食环境,特制定本制度。,学校基本管理制度: 1 .岗位责任制 2 .校长负责制 3 .教职工聘任 4 .学校监督制度 5 .会议制度,特征: 1 .科学性 。包括发展性,系统性,人文性 。 2 .民主性 。制定过程中,要注重协商讨论 。 3 .强制性

4、 。规范师生员工行为,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 4 .可行性 。规章制度要符合当时当地和当事人的实际 。 5 .稳定性 。 把稳定性和发展性统一起来 。 作用: 1 .学校管理制度是实现校长管理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 2 .学校管理制度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学校的依据 。 3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自主管理、依法办学的依据 。,第二节 中外学校管理制度,西方校本管理与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比较 校本管理是西方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它强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倡导共同决策。校本管理和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有许多异同之处: 改革背景与动机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面临着

5、基础教育质量下滑,学校管理效益低下及教育经费紧张的困境,都意识到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重建公立教育系统。 发自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校本管理和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但由于其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故中西方改革的具体背景和动因存在很大差异:,1 .中西方教育管理体制不同 2 .中西方教育发展不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改革措施与理念的比较: 西方校本管理的主要措施是调整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学校管理体系,倡导共同决策。 1 .权力下放。在校本管理中,权力下放是指把学校管 理权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放到学校,由学校自主管理。 2 .参与管理。校本管理将权力下

6、放到学校,往往不是 交给校长一个人,而是交给一个学校委员会。 3 .职能转变。校本管理职能改革调整了政府与学校的 关系,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职能发生了转变。,4 .角色转换。在校本管理模式中,校长角色是多样 的,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学生和参与管理的 社区代表,也从建议者的角色向决策参与者转变。 5 .改革理念。校本管理体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理 念和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相关链接:http:/ 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 1 .制度的制定要以思想文化活动为基础 2 .制度的制定要以现存制度为依托 3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人本精神” 4 .制度的制定要特别注意“程序公正

7、” 5 .制度的制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 制度实施中的思想认识问题 从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来看,既有来自领导方面的,也有来自群众方面的。,实施的指导方针及原则 学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与原则。这些方针和原则主要概括为以下内容: 1 .建立健全与完善提高相结合 2 .对领导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相统一。在制度实施的工作中,既要对领导负责,又要对群众负责。 3 .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满足 。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应使其成员体验到一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满足。,学校管理制度创新 学校管理制度创新是文化、个性、知识、经验、学习、 学校特点、环境和创新发起

8、人角色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影响学校管理制度的因素很多,但文化、环境、知识 与经验、学校特点(规模、地理等)是影响学校进行制度创新 的主要因素。环境在学校管理制度创新中有要求、限制、边界、 正负激励作用。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学校特点 对学校管理有本质影响。,拓展与思考,拓展: 1. 现代学校制度的强化、淡化与超越 2.热炉定理与人本管理 3.依法治校,思考: 案例研讨一 两位校长的运筹帷幄 A校与B校对面相望,教学条件与学生来源旗鼓相当。较为均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质量使两校之间形成了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每年高考结束,相互之间都要暗自比较升学的基本情况。由于两校的实力相当,所以一直

9、无法区分高低。然而,终于有一年A校在竞争中出现了闪失,从此则一蹶不振。而B校却一如既往,生源和社会声望不断看好,教师和学生的士气也越来越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原来是教师队伍建设导致的结果。很长时间以来,一批经验丰富、实力较强、资历较深的教师都在高年级把关,使得两校之间的竞争也一直相持不下。但两校均存在着教师队伍的断层现象,老教师很快到了退休的年龄。老教师退下后,A校与B校均换上了年轻教师,承担起了挑大梁的任务。可由于B校校长对,教师队伍断层问题不仅早有所见,而且早有所行,提早进入了对后备力量的校本培训,让老教师与年轻教师配成对子,并在机制上对老教师以激励,年级组、学科组之间提倡和鼓励合作研

10、究与相互学习。逐渐的,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帮助带领下成长起来了,他们不仅从老教师那里学 到了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也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认真负责的精神。老教师退下后,他们马上进入状态,加之他们充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使B校的锐气不减。而A校校长虽然也知道教师队伍的断层情况,但迫于压力,一直不肯让老教师分配精力培养年轻教师,因而,老教师退下后,不很成熟的年轻教师却难于立刻进入状态。于是,两校的差距立刻显露出来。 由此看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校的发展负责。要负责,不能仅靠校长对工作的热心,还要靠校长理智的策划。这种策划要有科学的依据,要有对未来的、动态的、

11、系统的思考。因为人的培养是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失误。一旦失误,将影响培养人的全过程和培养人的质量。实践中,A校与B校的不同做法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呢?,案例研讨二 校长的绰号 校长可能知道学生会时常给老师起绰号,可校长是否知道,学生不仅给老师起绰号,还给校长起绰号。很多学生称校长为“监狱长”。作为校长,在学校、在社会都具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受人羡慕和尊重,可为什么在学生的眼里校长却变成了“监狱长”了呢? 请问: 1您如何看待学生给校长的绰号? 2作为校长,您想得到学生什么样的称呼?如何才能得到?,案例研讨三 他在干什么 北国的早春,冻土刚刚融化,绿化工人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城市植树工作。一些枯死的树被砍掉了,新的小树苗培进了土里。在拉着树苗绿化车的后面,远远望去有一个人在跟着车跑,他边走边弯着腰,不时地捡起什么。待走进了才发现,他是一位在拥有优质资源学校工作的总务副校长,怀里已经抱着一捆七长八短的裹着泥土的小树苗。一位熟悉他的人见到此情此景有些诧异,上前与他打招呼:“你在干什么?”校长平静地说:“这些树苗掉在地上可惜了,我把它们捡起来栽到校园里。” 一所优质学校,在资金上会很充分,要绿化校园也未必使总务副校长为难。然而,从这位总务副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种勤俭治校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会使学校的总务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共同起到育人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