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82465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 (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一、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 1.非选择题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有名词错别字泛滥 双缩脲(尿)试剂 丙酮(铜)酸 液(叶)泡 核苷(甘)酸 反射弧(孤) 反馈(溃) 靶(耙)细胞 增殖(值) 乙烯(稀) 光合(和)作用 磷酸二酯(脂)键 21三体综合征(症),(2)生物学概念混淆错用,(3)方程式、图表书写不完整。 (4)文字书写、表达中出现的不规范。例如字迹潦草,随意涂改;表达口语化,不能用生物学科语言回答问题;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逻辑性;表达详略不当,主次不分;表达不完整或语言抽象,意思模棱两可。 2.非选择题规范答题策略 (1)准确用字、用词,尽可能

2、用生物学术语表达。 (2)语言表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4)把握答题要点,提高表达的科学性和简洁性。,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常常是题目的题眼。它将告诉我们试题考查的内容和要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答试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2.准确定位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一道试题,如果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着取得成功的一半。如果知识点定位错误,就会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要注意的是,一道试题通常不止考查一个知识点。有的

3、试题,每个小题都考查两三个知识点,这要求我们不单单是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要定位清楚所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命题分析来看,如果一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度不大,多是要求用课本上的原话作答。 3.寻找答案遵循“从题干和课本原话”中寻找和组织 从多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情况分析来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来自课本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词语、语句组合而成,也就是说考生需要具备“从课本原话和题干”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式 就生物非

4、选择题答案的形成分析,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有几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不少考生既获取了解题的有用信息,也成功地把生物学知识与试题进行了“链接”,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但实际得分仍然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多是由于文字表述出了问题,出现“有水却倒不出”的现象。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所以,生物试

5、题的答案如果不科学,那就肯定不对。如果答案仅仅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与已有知识、现象、结论矛盾,那也将是错误的。而且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所以,考生平时要加强训练和归纳,尽量做到答案科学、合理、规范、简洁。,对于问答型的简答题,由于文字量较多,考生应掌握答题的基本步骤: 首先,草拟解答问题的提纲或打腹稿。这是不少学生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考试时间紧张,写提纲没有必要,平时看到有的同学答题时略微思考便欣然下笔,然后边想边写,写到哪儿算哪儿,不可避免地出现颠三倒四、词不达意的现象。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般可用简洁的文字草拟提纲,目的是要把答案要点、步骤等理清楚,否

6、则,等你发现答错或漏答,想补充或修改时,要么没有时间,要么试卷上已没有地方书写,这时你就只能“望卷兴叹”了。 其次,打好腹稿后再开始正式作答。答卷时要做到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最后检查答案。检查时要从基本概念与原理出发来检查自己的推理过程、验证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有遗漏,有无概念性、常识性错误,防止失误而丢分。,三、实验题答题规范 1.实验改错题规范答题策略 第一步:分析取材是否正确。第二步:分析实验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第三步:分析药品与试剂的使用是否合理。第四步:步骤及操作分析,主要有以下情况:漏做或顺序颠倒某个实验步骤

7、。操作方法错误。有没有设置对照,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遵循原则:科学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第五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正确。,2.实验步骤的四段表述法 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第二步:实验处理,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第三步:培养(或处理)观察、记录第四步: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1)取材、分组、编号的语言描述 若实验材料为植物,可描述为“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 若实验材料为动物,可描述为“选择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 若实验

8、材料为溶液,可描述为“取两支(或多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或甲、乙、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2)“实验处理”语言描述 可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如“在A、B两组均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 “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如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等)”。 (3)“培养观察”语言描述 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或用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做好记录(计算出平均值);A组中出现了现象,B组中出现了现象。,注意:探究性实验的每一个结果和结论一般都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3.实验设计题答题规范策略 (1)

9、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2)精心地策划实验方法。 (3)合理地设计操作过程。 (4)严格地设置对照实验。 (5)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四、遗传题答题规范 遗传题,特别是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是近年高考生物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针对这类试题,可采用如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让答案变得科学、合理、可行、简洁。,1.(2018福建龙岩一模)下图是植物体内

10、某细胞器膜上的电子传递和ATP合成的图解,请回答:,应试技能训练2 非选择题专项训练,(1)由图可知该膜是 。 (2)当早晨太阳初升时,图中与O2结合生成H2O的H+是由 (物质)分解产生的,而O2来自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1)图中画出了水的生成和电子传递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2)呼吸作用中H+来自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由葡萄糖、(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早晨太阳初升时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不足,还需要从环境中吸收一部分。 答案:(1)线粒体内膜 (2)葡萄糖、(丙酮酸和)水 (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和外

11、界空气,解析:(3)H+通过并激发ATP合成酶驱动ATP合成。 答案:(3)ATP合成 ATP,(3)上图基质中的NADH传递电子给O2的同时,三次把基质中的H+释放到膜间间隙,从而形成跨膜的H+梯度,这种梯度使膜间间隙的H+通过并激发 . 酶,驱动 的合成。,(4)若把该细胞器的膜间间隙的外层结构去除后(其他结构功能正常)放在pH=8的溶液中,让基质内pH上升至8,然后将该结构放入pH=4的缓冲液中,将有ATP产生,原因是 。,解析:(4)该结构放在pH=4的缓冲溶液之后,使膜外的H+浓度大于基质的H+浓度,形成跨膜的H+梯度激发ATP合成酶驱动ATP合成。 答案:(4)该结构放在pH=4的

12、缓冲溶液之后,使膜外的H+浓度大于基质的H+浓度,形成跨膜的H+梯度,2.(2018福建泉州质检)某褐藻是海参的优质饲料。研究人员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该褐藻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回答:,(1)依据实验结果,培养该褐藻的最适温度为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实验探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 (1)依据实验结果,在温度为18 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应是生长最快的温度,所以培养该褐藻的最适温度为18 。 答案:(1)18,(2)与18 条件下相比,28 下培养的褐藻叶绿体产生O2

13、的速率 ,依据是 。,解析:(2)与18 条件下相比,28 下培养的褐藻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要小,因为产生氧气速率是真光合作用速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之和,由两图分析可知与18 条件下相比,28 下的褐藻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所以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小。 答案:(2)小(低) 与18 条件下相比,28 下的褐藻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因此,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小),(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培养该褐藻的最适光照强度。写出实验思路。,解析:(3)要设计实验以确定培养该褐藻的最适光照强度,需要设置系列梯度的光照强度,即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培养褐

14、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则得到的光饱和点(或刚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 答案:(3)在比该光照强度小和大的范围内,设置系列不同光照强度,用于培养褐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则得到的光饱和点(或刚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3.(2018广东佛山二模)乳酸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临时性代谢产物,无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者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饲喂与禁食条件下的小鼠进行实验,探究人体细胞能量供应形式与代谢异常的关系。 (1)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 后,无氧条件下可分解为乳酸。研究人员通过静脉注射用同位素标记含有 元素的食物,可追踪小鼠体内能源物质转

15、化和利用的动态过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要求学生会根据题目所给背景,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 (1)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后,在无氧条件下,可分解为乳酸。研究人员通过静脉注射用同位素标记含有碳元素的食物,可追踪小鼠体内能源物质转化和利用的动态过程。 答案:(1)丙酮酸 碳,(2)对小鼠分别进行正常饲喂和禁食处理,测定血液中带标记的葡萄糖和乳酸的含量指标“流通量(Flux)”如图。该结果显示乳酸 (填“是”或“不是”)体内比葡萄糖更加重要的能量载体,判断的理由是 。 (3)为验证该推断,研究者对禁食后小鼠的肌肉、肾脏、肝脏、肺等脏器分别进行测量,若这些器官中的乳酸

16、的流通量均 ,则上述推断成立。,解析:(2)根据矩形图可知,正常饲喂时乳酸流通量高于葡萄糖,禁食时乳酸流通量为葡萄糖的两倍以上,说明乳酸是体内比葡萄糖更加重要的能量载体。 (3)对禁食后小鼠的肌肉、肾脏、肝脏、肺等脏器分别进行测量,若这些器官中的乳酸的流通量均高于葡萄糖的流通量,则说明乳酸是体内比葡萄糖更加重要的能量载体。 答案:(2)是 正常饲喂时乳酸流通量高于葡萄糖,禁食时乳酸流通量为葡萄糖的两倍以上 (3)高于葡萄糖的流通量,4.(2018四川成都一诊)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解析:据图分析,开始时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没有氧气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