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8237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55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 考点1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1.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分子组成,要点整合,2.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关系,(2)糖类中的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参与DNA、RNA、ATP的组成。,特别提醒 (1)脂质脂肪;固醇胆固醇;核糖体不含磷脂,但含P元素。 (2)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需氧量最多,产生的能量最多。 (3)淀粉、糖原、纤维素、蔗糖等属于非还原糖;单糖是不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的糖,二糖和多糖必须消化后才能吸收。 (4)多肽蛋白质,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空间结构,两者都有“CONH”,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

2、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5)核酸DNA脱氧核苷酸遗传物质,审题时注意生物材料和设问,如人的肝脏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或核酸)彻底水解产生几种物质? (6)水解氧化分解,例如淀粉彻底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不产生ATP,淀粉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CO2和H2O,产生ATP。,题型一 细胞中化合物的推断,1.(2018甘肃会宁二中第一次月考)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题型集训,1,2,3,4,5,6,A.甲表示磷脂分子,它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也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B.物质乙、丙的单体可分别表示氨基酸和核糖核 苷酸 C.基因和结构2在行为上存在

3、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 D.结构2在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甲、乙、丙分别为磷脂分子、蛋白质和DNA,结构1和2分别为生物膜和染色体。磷脂分子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A错误; 蛋白质、DNA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 染色体在分裂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

4、分裂,D错误。,1,2,3,4,5,6,1,2,3,4,5,6,四大类有机物的推断方法 (1)根据元素判断 只含有C、H、O的可能是糖类、脂肪和固醇,然后根据糖类、脂肪和固醇的特点进一步确定。 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最可能为蛋白质,若含有S,则一定为蛋白质。 含有P的为核酸或磷脂。 (2)根据关键词进行判断:如由“折叠”联想到多肽,“储能物质”联想到脂肪,“结构物质”联想到蛋白质,“遗传物质”联想到核酸,“主要能源物质”联想到糖类。,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B.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为8种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 键相连接

5、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据图分析,小分子a为氨基酸,大分子A为蛋白质,小分子b为核糖核苷酸,大分子B为RNA。RNA不具有双螺旋结构,A错误; 氨基酸的种类约有20种,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有4种,B错误; 氨基酸之间以肽键(NHCO)相连接,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接,C错误; HIV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D正确。,1,2,3,4,5,6,题型二 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及功能辨析 3.(2018江苏,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

6、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单糖是不可以再水解的糖类,A错误;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B错误;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链起着信息分子的作用,C错误; 按干重计,糖类占植物体的85%90%,故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1,2,3,4,5,6,4.(2018江苏,2)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

7、血 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磷脂酶可将磷脂水解,但不能催化膜蛋白水解,故B错误。,答案,解析,1,2,3,4,5,6,1,2,3,4,5,6,与糖类和脂质相关的5个易错易混点 (1)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而成的。 (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1,2,3,4,5,6,(4)脂肪是主要的储

8、能物质,但不参与构成膜结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5)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C”“H”含量高,“O”的含量低,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O2多,产生的H2O多。,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胃蛋白酶是分泌蛋白,逆转录酶和酪氨酸酶都是胞内蛋白质。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题型三 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分析 5.(2018全国,30)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

9、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氨基酸,核糖体,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都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变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被暴露,暴露的肽键容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 _。,空间,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

10、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转录产生的mRNA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可能出现密码子已经改变,但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答案,解析,1,2,3,4,5,6,1,2,3,4,5,6,与蛋白质、核酸相关的5个易错易混点 (1)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不是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是破坏了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2)由氨基酸分子经脱

11、水缩合构成的环状肽与链状肽在失水数问题上的不同:由于环状肽是首尾相接,所以一般情况下,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等,特殊情况下,两个氨基酸R基之间也可能出现脱水缩合现象。,1,2,3,4,5,6,(3)DNA一般是双链结构,也有环状的,如质粒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RNA一般是单链结构。双链DNA的碱基对间含氢键,某些RNA(如tRNA)中也含氢键。 (4)1个tRNA中含有1个反密码子,但不能认为其只含有3个碱基。 (5)rRNA参与核糖体的构成,且具有催化肽键形成的作用。,6.如图甲、乙、丙、丁代表细胞中的物质或结构,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C、H、O、N、P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B.

12、甲物质中含有氢键,丙物质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C.乙、丁结构中由C、H、O、N、P组成的化合物种类相同 D.甲、乙、丙三种物质或结构参与了丁结构中酶的合成,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是tRNA、乙是核糖体、丙是ATP、丁是一种生物膜。C、H、O、N、P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A正确; 甲是tRNA,其内部有碱基互补配对,因此有氢键,丙是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B正确; 乙是核糖体,含有蛋白质和RNA,丁是一种生物膜,含有磷脂和蛋白质,而RNA和磷脂都由C、H、O、N、P组成,C错误; 丁结构中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乙),需要tRNA(甲)转运

13、氨基酸,并由ATP(丙)提供能量,D正确。,1,2,3,4,5,6,蛋白质与核酸的概念图,1,2,3,4,5,6,(1)图1是通过蛋白质与核酸间的关系构建的概念图,判断的依据是中心法则。首先根据复制符号“ ”推测为复制,A为遗传物质DNA;再根据ABC推测为转录,为翻译,B为RNA,C为蛋白质。图中X代表的元素为N、P,Y代表的元素中一定有N,也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S),单体a、b、c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2)图2是通过结构中的化合物组成构建的概念图,判断的依据是染色体、细胞膜及核糖体的物质组成。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DNA、蛋白质、磷脂、RNA。,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