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8233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专题八 (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知识框架,内容索引,考点知识夯实,考向命题研析,压轴大题导练,考点知识夯实,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虽然拥有政府并是独立国家,但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大量主权沦丧。“半封建”是指虽然形式上仍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但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不断发展。,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2.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561860年) (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3)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3、建社会的境地。,重点深化 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美国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

4、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建设性(客观影响):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018新课标全国卷,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

5、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真题导练,抓题眼,答案,抓题眼 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支持。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1.“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解析 近代中国,发端于广东一隅的侵华战争只有两次鸦片战争,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向北仅至南京,未深入华北地

6、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皇俄国通过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先后攫取中国东北多达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致使中国失去了北方的大片领土,故B项正确。,2.(2018广东百校高三质量分析联考)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这说明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B.列强“以华制华”方针失效 C.列强最大化维护在华利益 D.中国民族危机逐渐趋于缓和,答案,解析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其瓜分中国的计划,故A项正确。,解析,1.太平天国运动 (1)起因 主要原因:鸦片

7、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 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重要文件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绝对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落后性。 后期: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 2.辛亥革命 (1)条件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

8、盟会成立。 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2)经过 建立政党: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成立共和国: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颁布宪法:1912年3月,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革命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辛亥革命的功绩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9、。,重点深化 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1)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主要源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资产阶级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 表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起民主共和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许多措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2)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原因: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特定社会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具有同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10、。 表现:辛亥革命中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更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找错点 太平天国与革命党人变革发饰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内部的问题;太平天国并未提倡民主自由思想;革命党人变革发饰并不是为了表明宗教信仰。,(2015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真题导练,找错点,答案,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清朝张德坚在

11、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这说明太平天国的科考 A.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注重对知识人才的选拔 D.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太平天国的科考从选拔方式和选拔对象看都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故D项正确。,解析,4.(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答案,解析

12、,解析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中国民主政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A项错误;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B项错误;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反帝的任务,故D项错误。,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1)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考点三 从五四运动到国共十年对峙,2.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年) (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

13、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高潮: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1)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3)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5)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开始,1935年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1936年,三大主

14、力会师,战略转移完成。 (6)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重点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探索与自身建设 (1)革命道路探索 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但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了苏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模式。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经受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党的自身建设 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运动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

15、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做指导。,抓题眼 孙中山认为革命未成功是因为“我党组织之法不善”,俄国革命6年就成功了,就因为“组织之法”好,他强调的是学习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方法。,(2018新课标全国卷,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

16、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真题导练,找错点,答案,5.(2018宜宾一模)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 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 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 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中国共产党才刚刚成立,主要的任务是工人运动,在发动工人运动中逐渐认识到敌人的力量太过强大,只有实现合作才能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故B项正确; 根据前面分析,故A、C、D项错误。,6.(2018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