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80049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七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初中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综述1、创新点:(1)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然后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2)读图、识图,在交流探讨中归纳学习成果。给学生提供学习本课内容所必须的地图,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对图的观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3)生活应用,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地理,明确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4)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南北方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2、教

2、材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中的第二节内容。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差异,通过此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区人文特点形成的影响,进而更好的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的含义。3、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地理课程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我的教学设计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充分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2)通过对北方地

3、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明确南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4、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学具准备:课本、学案5、学情分析对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在上册内容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只是没有明确区分,部分人文特征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中也有所涉及,所以,本课的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在对比、归纳中完成知识的生成,相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会有所帮助。但是因为下册的课本还没有发,所以,估计学生的课前预习完成起来会有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把预习一环节放到课上,尽量把内容简化

4、,以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成功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6、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白板课件。7、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以生为本、多媒体辅助等方式。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我采用以下环节: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成果学以致用拓展提升总结升华。(一).多媒体视频导入:视频的观看更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同时也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课堂学习好铺垫。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一个广州冬季赏花和哈尔滨冬季滑雪的视频,让学生感知同一个季节,不同地区的景观差异。在学生观看视频前提出问题:视频播放的是哪两个地理区域的景观,学生会想到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个地

5、区同样是在冬季,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景观差异,学生会回答:“因为自然环境不同”,由此导入本课课题。【设计意图】体现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与地理有关,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的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二).自主学习利用学案,把课本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自主学习内容设计:1、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 、 、 和 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 、 、 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的内容简单,且在课本上能够明确找到答案,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完成,同时自主

6、学习内容也是为后面的合作学习做一个铺垫,我们寻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就是从自主学习的两个问题所涉及到的点来展开,可以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起到了启下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完成快的同学到白板前把答案填上,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反馈。(三)小组合作,突破重点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自我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具体措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我国的地形图、气温曲线图、降水量图、植被类型图。学生合作交流完成的题目有两个,既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文环境的差异,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通

7、过教师的语言来完成。语言设计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会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产生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我们完成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估计学生有前面学习的基础,加上图的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能够归纳出所要学习的知识。如果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求助,求助其他组的同学或求助老师。【设计意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单纯的讲解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提升,在交流中生成知识。(四)展示成果对于讨论的问题有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展示方式,到白板前

8、把讨论结果写出。要求:书写要规范,速度要快。其他的同学认真观看,如有不同答案可随后提出。【设计意图】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教师正面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五)学以致用,形成技能精选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应用能力。1“屋顶坡度大”是南方地区传统居民的特点之一,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人为因素2、下列地形区中,不在北方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3、下列有关南方、北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北方地区以旱田为主,作物一年

9、一熟或两年三熟 B 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 C 南方民居坡度小,墙体厚D 南方以水田为主 ,以种植小麦 、大豆为主判断下面几位小朋友说的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小明说,暑假他到南方旅游,一路下去,发现房屋的屋顶坡度越来越大。2、来自哈尔滨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达40天;来自杭州的一位中学生说,他们那里的暑假长达2个月,而寒假只有20天左右。通过图片或文字,利用白板技术中的探照灯功能,让学生分辨图片或文字所示内容属于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之后视频播放陕北民歌和黄梅戏,让学生做出判断。【设计意图】选择题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不大,题量也不大,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分析题放到

10、课件中,让学生思考,也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完成,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探照灯功能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后面紧跟民歌和戏曲的欣赏,使课堂氛围更加高涨。(六)、拓展提升通过问题:南北差异值多少?让学生们展示他们对南北方差异的认识、了解。学生说完后教师展示自己的了解,同时让学生感知现在南北方文化的融合,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这个环节中,布置让学生通过网络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南北方的差异。如:资源方面、身高、语言、工业等方面。【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七)总结升华通过思路整

11、理这一策略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在白板上随时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又一个回顾课堂过程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整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也能起到补救的作用。三、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以创生理念为抓手,让学生在读图、思考、交流中生成知识,同时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应用当中,应用知识的落脚点放在生活现象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及学习地理的实效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视频的导入,民歌、戏曲的播放,白板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整个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各种活动或问题的设计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课堂参与率的提高来实现高效教学与高效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策略使知识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生成。亮点:1、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2、 创设情境,生成知识;3、 生活感知,学以致用。今后的发展方向:1、创设课堂活动,打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2、学生读图能力需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需更加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