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76534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选修(3-5)《粒子和宇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8、粒子和宇宙,1“基本”粒子 “不” 基本,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呢?,1995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证实了顶夸克(Top Quark)的存在,2发现新粒子,(1)1932年发现正电子;1937年发现子;1947年发现K介子与介子,后来又发现了超子 (2)实验中发现了许多反粒子,现在发现的粒子多达400多种。,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对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许多粒

2、子都存在着质量与它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相反的粒子,叫做反粒子。,什么是反粒子?,粒子分类,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 轻子: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按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分,例: 强子:质子、中子 轻子:电子、电子中微子 媒介子:光子、胶子,3夸克模型,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做夸克(quark)。夸克模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被多数物理学家接受。,盖尔曼,(1)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 (2)夸克带电荷为元电荷的2/3或-1/3倍,科学家们还未捕捉

3、到自由的夸克。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这种性质称为夸克的“禁闭”。,强子结构夸克模型 (1964年 ) : 介子(夸克和反夸克组成) 重子(三个夸克组成),例:已知+介子、-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u和 组成 B.+由 和d组成 C.-由u和 组成 D.-由 和d组成,AD,4宇宙的演化、恒星的演化,要了解宇宙起源需了解物质的组成的粒子,这是因为在物理学中研究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量子理论,与研究宇宙的理论竟然相互沟通、相互支撑。,宇宙从何而来?,大爆炸理论 (The

4、 Big Bang Theory) 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产生,大爆炸是在无限的宇宙各处同时产生 时间的零点,大爆炸宇宙论,宇宙大爆炸后,“粒子家族”(宇宙形成之初): 10-44秒后,温度1032K,产生夸克、轻子、胶子等 10-6秒后温度1013K,夸克构成了质子和中子等(强子时代) 温度为1011K时,少量夸克,光子、大量中微子和电子存在(轻子时代) 温度109K时进入核合成时代 温度降到3000K时,电子与质子复合成氢原子,1950年前后,伽莫夫第一个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温度降到3000K时,电子与质子复合成氢原子 冷却,出现了宇宙尘埃 密集尘埃 星云团 开始发光 一颗恒星诞生。

5、恒星收缩升温,恒星收缩升温 热核反应成氦 氢大部分聚变为氦 收缩 氦聚合成碳 (类似)直到产生铁元素。,恒星最后的归宿: 恒星质量小于太阳1.4倍白矮星 恒星质量是太阳1.42倍中子性 恒星质量更大时(无法抵抗)黑洞,课堂练习,1、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由被称为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为2e/3,d夸克带电量为-e/3,e为元电荷,则下列论断可能的是( ) A质子由1个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B,介子衰变方程为:K-+o其中介子和-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o介子不带电,如图所示,一个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半径Rk-与R-之比为2:1(o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的动量大小与o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6,课堂练习,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