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德育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7540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德育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九章  德育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九章  德育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九章  德育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九章  德育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德育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德育方法(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德育方法,第一节 德育方法概述 一、德育方法概念 德育方法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德育方式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把德育方法分解成一系列具体活动细节或组成部分。,德育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开展德育活动时,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及其应用。如教师本身语言、表情、动作、教材、情境、课堂环境、艺术作品、电子媒介等。,二、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因素,(一)教师和学生 (二)对德育过程的理解和设计 (三)德育内容,三、德育方法的分类,德育方法可分为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和具体做法上的德育方法。 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包括启发法、塑造法、雕琢法、树人法等,是理

2、念性的方法。 具体做法上的德育方法是指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的方法;组织活动和形成社会行为的方法;执行、调整、纠正和鼓励学生行为的方法。,四、德育方法的特点,(一)德育方法要完成的任务比较特殊 (二)对应用德育方法的主体要求较高 (三)德育方法的复杂程度较高,第二节 常用的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法,(一)含义 是指借助语言或事实劝导学生,使学生明辨是非,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的方法。,以理服人的特点:,用道理来说服人,疏通、引导,心服,时间长,以力服人的特点:,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权威、恐吓、暴力、威胁,身服,时间短,(二)功能,1.使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道德要求和道德

3、准则; 2.消除学生的思想认识障碍,促进思想认识的提升; 3.增强学生品德言行的理智性。,(三)方式 1.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2.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四)基本要求,1.说服要有针对性,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一首歪诗的风波,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一定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

4、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次日,陶校长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作者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因此,人人要学数学,数学对人们就象人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的重要。小作者听到陶校长的谆谆诱导,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同学把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作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的道理。我检讨,”陶校长马上接过话头说:“现在我们是民主讨论,不是榫会,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进步。”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

5、他们!”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2.说服要有科学性,教师所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真理、符合客观实际;要讲实话、真话。,3.说服要有民主性,不能强迫和威胁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要坦诚相见,循循善诱,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4.说服要有感染性,说服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真诚自然,不能装腔作势。,说理如果不把握时机,很容易导致“絮絮叨叨”,降低班主任的影响力; 契机把握: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时,正是教育的好时机成功需要人分享,失败需要人安慰,苦恼需要人倾诉,委屈需要人理解; 不要“得理不让人”:给学生台阶下尊重学生。,5.说服要把握好时机,(五)运用说服

6、法的技巧 1.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 2.要恰当使用单面论据和双面论据 3.要作到情理交融 4.要合理运用语言 5.善于运用逻辑推理,二、榜样示范法,(一)概念 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和思想,以其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二)作用 1.把抽象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使其鲜明、可感、可信、易懂; 2.使学生获得言行上的楷模; 3.具有激励作和导向作用。,(三)类型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伟大人物 现实中公认的先进模范人物 学生家长和教师 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四)运用榜样示范法的要求,1、注意榜样的广泛性和层次性; 2、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内在品质和精神世界,

7、而不是单纯模仿榜样的行为; 3、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内在动机; 4、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三、陶冶教育法,(一)概念 陶冶教育法是指创设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道德情感和心灵的感化熏陶的一种教育方法。,(二)方式 环境陶冶 情感陶冶(教师人格和爱的感化) 艺术陶冶,(三)运用陶冶教育法的要求,1.精心设计教育情境 一方面体现无言、无求、无形,一方面要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 2.善于利用学校的一切,让其充满教育意义; 3.促进学生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动; 4.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感化作用。,美国儿童的升旗瞬间,注重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薰染作用,纽约市拥有 大大小小公园

8、1500座 博士馆150座 画廊400间 百老汇剧院38家,首都华盛顿 美国国会大厦 白宫 华盛顿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 杰佛逊纪念堂 国会图书馆 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十几所 各种参观点有一百多处,小学生穿汉服学国学,四、实际训练法,(一)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各种道德实践的锻炼,以巩固学生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发展实际道德能力,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二)实际训练法的基本方式 1.模拟活动 在学校中通过模拟的道德生活去体验道德价值和道德实践的教育活动。,模拟法庭提供真实或虚拟的法律事件,以体验的方式请学生对案件及审理过程进行评判,提高其法律辨析能力。,2.常规训练 教

9、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和学生应养成的行为规范进行的行为训练。,3.实际活动 是指通过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安徽省淮北市淮海路小学学生麦田劳动体验辛劳。,幼儿园老师指导孩子们学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 体验家长的辛苦,从小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三)运用实际训练法要求 1.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和评价者; 2.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五、品德评价法,(一)概念 品德评价法是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方法。 品德评价法具体包括:奖励法、惩罚法、评比、操行评定等方式。,(二)

10、奖励法,1.概念 奖励法是对学生良好品德作出的肯定评价,使其良好的品德不断巩固和发展。 奖励法包括赞许、表扬、奖赏三种具体方式。 2.作用 可以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可以改善教育的氛围,3.运用奖励法的基本要求,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 奖励的频率和程度要恰当。 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其本质都应该是精神上的鼓励。 奖励应当尽量面向全体学生。,(三)惩罚法,1.概念 对学生不良品德作出的否定评价,使其克服和改正不良品德的方法。 惩罚法包括批评、处分两种具体方式。,2.运用惩罚法的基本要求,(1)惩罚要公正、合理、公平,必须按

11、照正当的程序实施惩罚。 (2)惩罚要具有教育意义,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施惩罚。 (3)惩罚必须是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 (4)惩罚要有灵活性,以恰当的方式惩罚学生。,三明治评价法:肯定积极指出不足鼓励指导 先说一句赞美或肯定的话, 中间夹一层你要批评的要点, 最后再来一层鼓励和期望的话结束; 暗示批评法:课堂交响曲,六、 修养指导法,(一)概念 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二)具体方式 立志、学习、座右铭、自我实践与体验、自我批评、慎独,(三)运用修养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帮助学生制定自我修养的标准和计划; 3.指导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表现。,陶行知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复习思考题,1.解释概念: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修养指导法、陶冶教育法、行为训练法 2.每种德育方法包括哪些具体方式? 3.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什么是奖励法?在学校德育中应如何运用奖励法? 5.什么是惩罚法?运用惩罚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6.运用实际训练法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