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9896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影响(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处方抗菌药物的影响,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艾彪,抗感染药物发展简史,1929 Alexander Fleming 发现青霉素,Howard Florey 和 Ernst Chain分离获得青霉素,用于动物试验。,青霉素首次用于救治战伤患者,拯救了 许多人的生命,1950s 大量抗生素用于临床。,抗生素时代感染仍是 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IIIIIIII,新出现或“再出现”的感染性疾病,新病原体不断出现-HIV/AIDS、Hantavirus 新型克雅病(疯牛病)、环孢子菌病、隐孢子菌病 老病卷土重来-肺结核、疟疾、黄热病、登革热 免疫缺陷人群不断增加-机会性真菌和呼吸道病毒性

2、肺炎 细菌耐药愈演愈烈 美国因细菌耐药增加医疗费用超过40亿美元!,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中国 97% 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细菌药物,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外科患者更是几乎人人使用,比例高达97%,“ 滥用抗生素将使人类回到无抗生素时代”,全球关注的多重耐药菌,MRSA,VRE,产 ESBL 的肠杆菌科菌,CRE ( 产 NDM-1、KPC、IMP、VIM酶 ),MDRPA (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 ),PDRA/MDRAB (泛耐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全球耐药现状,细菌耐药性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M

3、RSA的比例较高。,1997年日本首先报道了1例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美国也报道了2例。国内目前尚未发现。,2008年,首次在一名瑞典病人感染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确认了NDM-1酶的存在。,近年来非发酵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已成为全球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抗生素的耐药发展,新药迅速耐药值得重视,抗生素发展时间表,达托霉素,1,甲氧西林,1,利奈唑胺,1,青霉素,4,四环素,5,头孢菌素,9,氮苯磺胺,9,氯霉素,11,氨苄西林,12,链霉素,14,万古霉素,44,0,10,20,30,40,50,临床使用到出现耐药的时间 ( 年 ),Clat

4、worthy AE, et al. Targeting virulence: a new paradigm for antimicrobial therap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07; 3(9):541-548.,寻找新的抗感染药物 -新药越来越少 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 -减少对人类的影响 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管理 -分级和分线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减少耐药菌株院内传播,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减少抗生素选择性压力,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治疗性应用经验治疗 : 因无法确定感染的微生物,推断可能的病原体,参考本地区药敏监测结果,故抗生素必

5、须覆盖所有可能的微生物,常选用联合治疗或单一广谱抗生素,治疗性应用目标治疗: 确定了病原体,选用窄谱、低毒性的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无法避免术中污染:胃肠道 呼吸道 女性生殖道 患者具有较多感染高危因素:高龄 营养不良 糖尿病 免疫功能低下(如器官移植) 感染后果严重的清洁大手术:开颅手术 心脏及大血管手术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 使用人工材料的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和人工血管移植术 术前已发生污染的手术:开放性损伤,(二)合理选用预防药物,应选择相对广谱 杀菌活性强 安全及价廉的药物 头孢菌素被公认为最理想的预防用药 但第四代头孢菌素一般不用于预防

6、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 肾毒性较强 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的耐药率高 两者均非理想的预防用药 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者 可用克林霉素单药或与氨曲南联用来替代 在术后频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病区或医院 可选择性地给予万古霉素,(三)常见手术的预防用药选择,1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的外科手术:颈部外科(含甲状腺)、乳房手术、腹外疝手术、周围血管外科手术、一般骨科手术、剖宫产(结扎脐带后给药) 2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的外科手术: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 3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外科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 4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头孢曲松的外科手术:颅脑

7、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应用人工置入物的骨科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5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的外科手术:妇科手术(涉及阴道时联合甲硝唑) 6可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联合甲硝唑)的外科手术:阑尾手术 7可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联合甲硝唑)的外科手术:结、直肠手术 8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的外科手术:肝胆系统手术,(四)常见手术的预防用药注意事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必须在术前给药,以保证在污染发生前,抗生素已在血清及组织中形成有效浓度,但通常不应早于术前1小时给药。 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在全身麻醉诱导或

8、硬膜外麻醉穿刺时,即皮肤切开前约30分钟开始给药为佳。 对于择期结、直肠手术前肠道准备的用药与否尚存争议。既往常规做法为患者于术前连续3天或以上口服抗生素。现已明确,患者只需在术前1天开始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每2小时1次,共34次,即可在手术日将肠道细菌浓度降至最低,有效降低污染程度及感染几率。用药数日并无裨益,反而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必须保证有效抗生素浓度覆盖手术全过程。鉴于最常用的内酰胺类(头孢曲松除外)血清半衰期通常1.52小时,若手术持续3小时,需在术中追加给药。 抗生素应在30分钟内经静脉滴注,以确保迅速在组织中形成有效浓度。因口服或肌注抗生素的效果受个体差异影响大

9、,故不宜采用。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是外科滥用抗生素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术后持续用药甚至用至拆线也无法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率。有感染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龄)者,可用药至术后48小时;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者(如开放伤),可用药至72小时。,(五)特别注意,预防用药并非万能,无法替代精心的术前准备及精湛的手术技巧。外科医师应高度重视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术中污染,并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切勿把预防感染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抗生素。,感染部位的病原学、抗菌谱 组织穿透性 体内特殊生理屏障:血脑屏障、血胰屏障、胎盘屏障等 耐药性 参考代表性资料/依靠当地资料 安全性/费用/效益,经验性

10、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评价耐药病原体,重症感染耐药菌感染!,是否耐药菌?依据宿主相关因素 -高龄、基础疾病、近期使用抗菌药物、住院 -病人来源:社区、养老院、医院 -耐药病原体流行状况 是否重症?-依据临床表现 -氧和、血液动力学、肾功能 肠功能,联合治疗曾被成功地用于抗结核治疗用于减少耐药性 在HAP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中也缺乏结论性证据 间接证据证明联合治疗可能有用 丹麦学者对19811995的14年间7938次菌血症分离的8840菌株进 行了耐药性分析 结果肠杆菌科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氨基糖苷和氟 喹诺酮类耐药性水平较低 (1%) 该地区经验性治疗中青霉素或氨基苄青霉素联合氨基糖

11、苷类占 94%。 提示联合窄谱抗菌药物长期使用可能有助于抑制对广谱抗菌药 物耐药,而且能有效治疗重症感染包括菌血症,联合用药减少耐药,ChristensenB, et 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s among bulood culture isolates in a Dansis county 19811995。 J Med Microbiol 1999,48:6771,葡萄球菌属常规测试并报告的药物分组,A 组:阿齐霉素或克拉霉素或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 ( 头孢西丁 ), 青霉素 , SMZ,B 组:达托霉素 , 利奈唑胺、泰利霉素 ,多西环素

12、, 四环素 , 万古霉素 , 利福平,C 组:氯霉素、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庆大霉素,U 组:罗米沙星、诺氟沙星、呋喃妥因、磺胺类,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ion , 2011 , M100-s21,中国 CHINET 监测 2009 :不同医院内 MRSA 的发生率,新疆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40.3%,附属第一医院 47.0%,甘肃省人民,北京医院 78.3%,医院 54.2%,华山医院 74.1%,武汉同济医院,瑞金医院 62.5%,63.2%,浙大一附院,重医一附院,49.8%,61.9%,昆明一附院,广医

13、一附院,72.9%,33.6%,汪复等 . 2009 年中国 CHINET 细菌耐药性监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 10(5):325-334.,SENTRY 监测项目( 1997-2008 )及中国 10 所医院,% resistance,GPRS 项目( 2005-2009 )中 MRSA 发生率的趋势,70,1997,1998,60,1999,50,2000,2001,40,2002,30,2003,2004,20,2005,10,2006,2007,0,Europe,Latin America United States,China,2008,2009,Regions,中国

14、 SEANIR 项目 : 14 所医院 MRSA 的分离率,肠球菌属常规测试并报告的药物分组,A 组:氨苄西林,青霉素,B 组: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C 组: 庆大霉素, 链霉素,U 组:环丙沙星、左氧沙星、诺氟沙星,呋 南妥因,四环素,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ion , 2011 , M100-s21,湖北多重耐药阳性球菌检出率(%),MRSCN,PNSSP,MRSCN,MRSA,VRE,同济医院多重耐药菌发生率趋势 (革兰阳性球菌),治疗 MRSA 的抗菌药,老的药 :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新的药:

15、利奈唑胺、 替加环素( Tigecycline ),头孢吡普 ( Ceftobiprole ),将上市:头孢洛林( Ceftaroline ),治疗 VRE 的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肠杆菌科细菌常规测试并报告的药物分组,A 组,氨苄西林, 头孢唑林,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B 组,阿米卡星,阿莫西林 - 棒酸、氨苄西林 - 舒巴坦、,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替卡西林 - 棒酸,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吡肟 , 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环丙沙星 、左氧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哌拉西林 ,复方新诺明,C组 氨曲南,头孢他啶, 氯霉素 , 四

16、环素,U组 罗米沙星 或氧氟沙星,氟哌酸 呋喃妥因,磺胺类,沙门菌与志贺菌的报告方法,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与志贺菌, 氨苄西林, 氟喹诺酮类, 复方新诺明,若为肠外分离沙门, 3 代头孢菌素, 氯霉素,腹部感染 SMART 监测项目,58 个国家 200 个监测点,亚太区 : 53,拉丁美洲 : 38,北美: 28,中东 : 25, 每年每个实验中心收集 100 株腹腔感染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 每年收集 2 万多菌株,中国 SMART 监测中心,#,Hospital,#,Hospital,1,北京协和医院,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上海瑞金医院,13,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14,3,杭州邵逸夫医院,南京军区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