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963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期抑郁症与帕金森病(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期抑郁症和帕金森病,主讲:奇葩的小王,老 年 抑 郁 症,学习目标 老年抑郁症的概念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老年抑郁症的救治与护理 ,1.定义 2.病因 3.病理生理,一.概述,1.定义,抑郁症&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 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 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 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老年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和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又称情感障碍。,最常见,2.病 因,遗传因素 生化代谢异常 大脑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如脑室扩大可能也是引起 老年抑郁症的常见原因。 心理-社会因素 病前

2、人格特征,左侧脑室扩大(左),3.病理生理,增龄和老化过程中,中枢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不足以及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这些生化方面的异常往往影响情绪的调节,可引起情绪持续低落。 同时器质性的脑损害,如脑室扩大、皮质萎缩及基底神经节结构异常都可能对抑郁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 2.身心状况 临床表现: 早期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 晚期表现抑郁心境的持续存在,如情绪低落、终日忧心忡忡、缺乏愉快感、缺乏兴趣。 抑郁心境:,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趣丧失是抑郁症发作的核心症状。“三自与三无”。 思维迟缓和妄想 行为抑制 躯体症状 抑郁性假性痴呆

3、 自杀 季节性、时期性 心理-社会状况 (链接视频: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标准化评定量表: GDS(最常用) CT、MRI:显示脾萎缩和脑室扩大。,(三)救治与护理,1.救治原则 (非住院治疗)采取个体化原则,及早进行治疗。,(住院治疗),以药 物治疗为主,配合心 理支持治疗、 电除颤治疗。,2.主要护理问题,个人应对无效 与情绪抑郁、无助感、精力不足等有关。 思维过度紊乱 与消极的认知态度有关。 睡眠型态紊乱 与精神压力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有自杀的危险 与严重抑郁悲观情绪、自责自罪、有消极观念等有关。,(1)一般护理,饮食 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4、(如鸡蛋、牛奶、瘦肉、水果等) 休息与活动 生活要有规律, 鼓励病人白天参加 各种娱乐活动和适 当的体育锻炼。,(2)用药护理,服药期间 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相互作用。 应向老人强调坚持服 药的重要性。 耐心说服病人严格遵医嘱 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更不 能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3)严防自杀,自杀观念与行为是抑郁症老人最严重最危险的症状。 识别自杀动机:首先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老人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避免意外发生。 环境布置: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整洁舒适等利于调动老人良好的情绪。 专人看护:专人24h看护,不离视线,必要时经解释后予以约束,以防意外。,(4)心理护理,减

5、轻心理压力:正确评估导致老年人的抑郁的负面生活事件,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 阻断老人的负性思考:设法改善患者消极心理,鼓励支持病人重树生活的信心。 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鼓励其抒发内心感受,并耐心倾听 帮助老人学习新的应对技巧:为老人创造交流的机会,教会老人亲友识别并鼓励老人的适应性行为。,(5)健康指导,介绍有关抑郁症的知识 督促老人不脱离社会,培养自己的爱好 鼓励与子女同住 社会的重视,接 下 来,帕 金 森 病,学习目标,帕金森病的概述 帕金森的护理评估 老年抑郁症的救治与护理 ,一.概述,定义和临床特征 病因 病理生理,概念:,又称震颤麻痹,是指黑质和纹状体的神经介质多巴胺减少引起的椎体

6、外系慢性退行性病变。,临床特征:,是最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年龄老化:黑质DA神经元、纹状体DA,随年龄的增长逐年减少。但老年人发病者仅为少数,故老化只是PD发病的促发因素。 环境因素: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除草剂、鱼腾酮、重金属中毒 遗传因素:约1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因:,病理生理,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两者变化通常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多巴胺与乙酰胆碱是纹状体中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功能互相拮抗、维持平衡。当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可引起纹状体内

7、多巴胺减少,乙酰胆碱则相对增加,导致机体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乙酰胆碱与多巴胺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两种神经递质的失平衡造成运动功能的破坏,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老人是否有躯体症状 如:头痛、头昏、乏力等 了解老人有无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 了解老人病前个性特征 如:社会支持系统等,2.身心状况,躯体表现: 动作不灵活和震颤为疾病早期的首发症状 出现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震颤、肌肉强直、活动减少、姿势障碍。,静止性震颤:最早期的表现,振幅小,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一样的运动,可累及下颌、口唇、舌和头部。,肌肉强直:主要特征之一。患者最开始为感觉肢体不灵活、乏力、发硬,屈肌和

8、伸肌张力同时增高,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称为“铅管样强直”。 活动减少:表现为患者一切动作缓慢,自发或自动的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甚至终日卧床,但无真正的瘫痪。此外,患者还会出现便秘、排尿困难、多汗等症状。 d)姿势障碍:肌肉强直可累及全身各处,形成特殊姿势,站立时头向前屈行走困难,小碎步越走越快,不能及时转弯或止步,称“慌张步态”。,心理社会状况: 肢体震颤、动作迟缓而笨拙、表情淡漠、语调单一、常使老人有自卑感,不愿到公共场合,回避人际交往,感到孤独感产生焦虑等情绪。到疾病后期阶段, 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可产生悲观 失望或厌世轻生的心理。,救治与护理,一、救治原则 帕金森病的治疗较

9、为困难。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和理疗为辅。治疗药物常用抗乙酰胆碱药和多巴胺类药。抗乙酰胆碱药对肌肉强直效果好,可减轻震颤。多巴胺类,如:左旋多巴、美多巴、多巴胺释放促进剂金刚烷也有效。心理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理疗可松弛肌肉,减少关节疼痛。,二、主要护理问题 躯体移动障碍:与黑质病变,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有关。 自尊紊乱:与自体形象改变和生活依赖别人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舌、腭及咽部肌肉运动障碍致进食减少和肌强直、震颤致机体消耗量增加有关。 自理缺陷:与黑质病变,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有关。,三、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饮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易消化

10、饮食;忌高蛋白饮食,槟榔,两者都会降低药物治疗。吞咽困难的病人,适宜用浓稠度和柔软的食物。 衣鞋的选择:衣物宽大,尽量减少扣子,可选用拉链,按扣或自粘胶等,布料最好选用全棉,便于吸汗。不要穿拖鞋和系带鞋,尽量选择平底鞋和布鞋。 住:座椅选择带扶手的高脚椅等。 行:根据老人的情况借组单脚或多脚手杖助行器等,克服肢体的功能障碍。,2.康复护理 目的:防止和推迟关节强直与肢体挛缩 疾病早期:主要表现是震颤。鼓励病人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和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疾病中期:此期出现行动障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锻炼。 疾病晚期:此期病人大多卧床不起。主要取舒适体位,给予被动运动和肌肉按摩。,3、用药护理

11、 左旋多巴制剂 观察和识别不良反应: 早期:胃肠道症状、直立性低血压、失眠等,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幻想等。 长期:运动障碍、症状波动 应对:嘱病人进餐时服药,减轻消化道症状。嘱病人不应同时服维生素B6,抗胆碱能药物 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口干、视物模糊、面红、少汗、无汗、便秘和排尿困难、严重时会出现幻觉、妄想。青光眼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禁用。 金刚烷胺 常见不良反应:口渴、食欲不振、头晕、失眠、视力障碍、心悸,严重肾病者禁用。,4、心理护理: 细心观察老人的心理反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鼓励老人保持过去的兴趣爱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5、健康指导 正确服药,定期复查 坚持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保持平衡心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生活有规律,合理饮食,保证足够营养供给 加强自我护理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