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晋商文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9555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晋商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承晋商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承晋商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传承晋商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传承晋商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承晋商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晋商文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承晋商文化昨天的晋商是山西的骄傲 今天的晋商是山西的品牌 明天的晋商是山西的梦想 明、清、民国时代,晋商雄踞徽、陕、鲁、闽、粤、宁波、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之首,称雄中国商界五百年。人们往往把晋商与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提并论。 明清以来五百年间,当时的山西商人商路达数万里之遥,款项可“汇通天下”。当时流传着“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说法。从蒙古草原的骆驼商 队到扬州起锚的外贸大船,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醋坊到贵州茅台的酒厂,南起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到日本东京、大阪、神户、印尼爪哇、西达阿拉伯国家、里海,都留下了晋商的足迹。晋商活动范

2、围横跨了欧亚非澳四大洲。晋商所到之处,设庄贸易,逐渐有小村镇发展为城市。东北有“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内蒙有“先有复盛西,后有包头城”,青海有“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之说.。 一说到晋商,好像以晋中为代表,这是个历史的认识误区。大量史料足以证明,临汾一带才是晋商的发源地,平阳商帮才是整个晋商的杰出代表,晋商文化也是临汾 深厚文化底蕴的一大亮点。晋中的几大家族主要兴盛于清朝中叶到清末的一百多年间,而平阳帮称雄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长达500年之久。晋中几个大院无论考古 价值还是建筑艺术都不能与襄汾的丁村老宅相比。晋中是几个大院,丁村是整个村;晋中是晚清及民国建筑,而丁村是民代、前清、晚清分段建

3、筑。 临汾人自古善于经商,这在史书中屡有记载。明代全国较大的商业城市有33个,山西只有太原、平阳、蒲州(永济)三处。明清时代,平阳府的亢氏,人称“亢百万”富可敌国。据清椑类抄记载,“山西富室,多以经商起家。平阳亢氏号称千万两,实为最巨”。另据史载,襄汾的尉、王、刘、杨等家族及洪洞的刘家、李家等家族资产也 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尤其是襄汾尉家在鼎盛时期“日进斗金”。而晋中的晋商在清朝中叶开始兴起之时,平阳晋商几大家族资产早已达到数千万两白银。晋中侯、 曹、乔、渠、常、刘诸姓人家兴盛时资产在百万两到七八百万两,与平阳帮不在一个档次。 通过对已收集到的晋商的史料总体分析,纵观晋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年的漫

4、长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第一时段:自明初至清朝中叶300多年间,是平阳商帮一枝独秀的年代。 这一时期平阳帮的突出代表是临汾的亢家。亢家既是大盐商,又是大票商、大粮商和大地主,其生意垄断华北,辐射全国。据清类钞记载“亢氏为山西巨富,自 明已然。”中国经济全书称:“亢氏,凡二百余年,其家运之隆盛,可谓极矣。”许指严所撰的象牙焚身录记载,乾隆皇帝曾说:“朕向以为天下之 富,无过鹾商;今闻亢氏,则犹小巫之见大巫也!”当时流传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梁有万石!” 扬州画舫录卷九对盐商亢氏在扬州的庞大家业,有这样一段记载:“亢园(扬州瘦西湖前身)在小秦淮。初,亢氏业盐,与安氏齐名,

5、谓之北安西亢。亢氏 构园城阴,长里许,自头敌台起,至四敌台止。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为百间房”。另有“亢家花园”一处,就是现在扬州瘦西湖的前身。第二时段:自清朝中叶至清末一百多年间,是“北号南庄”,或者叫平祈太介帮与平阳帮两大商业劲旅竟辉并存的年代。当时的平祈太介帮主要从事大西北、东北、内外蒙古、俄罗斯一带的生意,而平阳帮则称雄于北京、江淮、苏杭、中原、西南、西北及东南亚一带。晋商票号大多集中在晋中,晋商钱庄则大多集中在晋南,而且比票号产生要早得多。据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载:“今襄汾县汾城镇永德泰钱庄,创建于明万历 44年(1616年)”,是最早经营金融资本的商号,比平遥日升昌票号(创建于清朝道光

6、四年,公元1824年)要早208年。钱庄与票号金融功能类同,但 是钱庄无论在资金规模之大、总体数量之多,还是运营时间之长,都是票号无法比拟的。晋商设立钱庄和票号这一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标志这进上由商业经营转为货币经营,从而结束了镖局时代,开创了钱庄票号业时代。从此以后,以武术称雄 的英雄豪杰的地位,逐步让位于在商业竞争中以智力、财力取胜的财东掌柜。原先贸易手段是黄金、白银、铜币,异地交易需要镖局武装押运,而今各大钱庄、票号 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大商铺码头的分号,一纸银票汇通天下,即迅速便捷,又安全可靠,从而使全国性的货币流通形式发生了质的转变,促进了清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 的发展。晋商设立的钱

7、庄和票号,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正象中国商业是学会会长胡平所说:“北方有票号,南方有钱庄,这预示着近代文明进入中 国。这个东西呢,是土生土长的,我们的票号、钱庄还开到国外去呢,这些土生土长的东西,有它历史上的功劳,在中国是首创的。”这一时期平阳帮的代表人物除临汾亢家外,还有襄汾尉家和王家。襄汾尉家在雍乾时期,号铺由山西、河南发展到安徽、湖北、四川和扬州、苏州、杭州等富庶地 区,是行人股三七甚至四六分红,鼎盛时期“日进万金”。尉家还聘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为家塾教师,资助应举,直至乾隆丙辰中进士,并为襄汾尉家留下了“布 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难得糊涂”等石刻墨宝。襄汾王家王

8、协在承办河东盐务时,用巨资买的河东盐池的私卖股权,从河东盐池到淮北、淮南以至扬州、苏州、杭州、罗山等地,都开设有王家盐号,承办盐业运销,每年获取盐利1000万两白银,成为晋商中仅次于亢家、尉家的富商大贾,名列乾嘉时期全国巨富之列。第三时段:清末、民国至建国初期公私合营之前,是平阳帮依旧辉煌的年代。晋中票号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先后倒闭,而晋南许多钱庄、商号却一直延续到民国直至解放后公私合营之前。史称“京师大贾数晋人”-北京资本最多、规模最 大的粮店,就是临汾亢家在正阳门外开设的粮店;北京的油盐酒店,多为襄陵人经营;北京的布行多为翼城人经营,鲜鱼口往西有布巷,全为翼城人;襄汾人在姜赞 堂在前门外兴隆街

9、开的“敬记纸庄”,是北京最早经销平阳麻纸和西洋纸张的店铺,业务联通海外诸国,货源来自美国、朝鲜、瑞典、菲律宾等,分号遍及上海、西 安、张家口、天津各大城市,一度占领全国纸业半壁江山。临汾赵家兄弟创自明朝正统年间元年(公元1436年)的著名老字号“六必居”,距今已有570年的 历史;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乐仁堂”等都是浮山、临汾等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的。这一时期平阳帮的杰出代表是襄汾刘家。乙亥举人刘笃敬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临危受命,从濒临倒闭的晋中渠家手中接任山西商会会长,积极组织争 回山西矿权运动,在与英商福公司代表的谈判中,据理力争,挫败英商,遂以250万两白银收回

10、阳泉矿权,挫败了帝国主义掠夺山西矿业的阴谋。这一壮举显示了 晋商与列强的竞争中从经济斗争转变为政治斗争的爱国反帝精神,光荣的载入了我国近代史册。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兴办起山西第一座发电厂太 原电灯公司及附属面粉厂,刘笃敬以山西第一个办电人的光辉称号,永载史册。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刘笃敬以更大的胆识和魄力,又接替了步履艰难的晋 中票号领袖渠本翘的保晋矿务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后又任同蒲铁路太原榆次段的总办,肩负起修筑山西南北大动脉的重责。山西通史卷六称赞刘笃敬“不愧为近 代山西民族资产阶级的楷模”。这一时期平阳帮的杰出代表还有襄汾杨家。杨世堂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成为西北商

11、界巨魁,他投入巨额资金开办新绛火柴厂,又创立了山西第一家股份制现代企业新绛大益纺纱厂,一跃成为拥有商业资本店号数十座和两个现代工厂的巨富,据估计至少也有千万以上家产。对于平阳商帮所铸就的五百年商业辉煌,我们不仅需要抬头仰视,更需要低头思考。2005年十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山西视察后,颇有感触,要求山 西省认真研究晋商精神,并总结了十六字的“晋商精神”,这就是: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李长春指出:“晋商精神确实是山西发展经济的宝 贵财富,应该在经济界、企业界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在振兴中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认为尤其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学习、借鉴和弘扬晋商精神:一、重

12、商立业、以商为本的价值观念晋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学而优则贾”。“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这是一种价值观,是晋商得以发达并绵延几百 年的决定因素。清朝山西巡抚刘于义给皇上的奏折中称:“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之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 试”。当时谚语“有儿开商店,强于做知县”,“生子有才可做商,不羡七品空堂皇;好好写字打算盘,将来住个茶票庄”,“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 换”,“家有资财万贯,不如一片小店”等在山西广为流传。乡民说起“人家是做大买卖的”时,在语气中包含着一种对人格品质的肯定与精明、干练的褒奖。姑娘

13、 找对象,一听说对方是“买卖人”,婚姻大事多半能成。流传于山西民间“俺娃蛋,俺娃亲,俺娃长大走关东,深蓝布,佛头青,虾米海菜吃不馨”。“咚咚喳,娶 来啦,俺女儿不嫁啦,不嫁你那掏粪的,不嫁你那砍地的,俺女要嫁那字号里的掌柜的”的民谣儿歌表达出了这种感情。一直到今天,在山西如果需要陌生人帮忙 时,仍然称“伙计”表示尊重与亲切,就像其他地方喊“师傅”一样。这种以商致财,用财立本,重商立业,以商为荣的人生价值观,是山西商业发达的、财富由省 外源源流回山西的思想基础和土壤条件。这在当时社会是巨大的进步,这也是山西能够商业人才辈出、晋商得以称雄中国商界五百年的主要原因。这里举一个在上商言商的典型列子:当

14、时全国的商界公推的“十大掌柜”之一的贾继英(1875-1944),字俊臣,祖籍榆次郝家沟。这个人在晋商中大 德恒的掌柜,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决定试办银行,慈禧太后特诏御赐贾继英筹办户部银行。当时本银为400万两,次年银行开市,到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银行资本已增至1000万两,遂该户部银行为“大清银行”,贾继英仍任行长。推翻清朝以后,阎锡山请他当晋胜银行的行长,并代办“交通银 行”在山西的业务。民国15年(1926年)设“斌记五金行”,贾继英仍任经理。民国24年(1935年),山西省银行,晋绥地方铁路银行、绥西垦业银 行、晋北盐业银行共同设置“山西食物十足准备库”,由阎锡山

15、亲自兼督理,贾继英任经理。后来他受孔祥熙邀请出任中国银行兰州分行经理,并兼任大西北中央银 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行联合办事处的主任,此外还兼任了甘肃省银行督办,直至民国33年(1944年)患肾炎病故于兰州,时年70岁,葬于 兰州市南玉泉山魔。他曾创办了山西晋华纺织厂,兴修“天地渠”,筹资兴建甘肃矿业公司,静宁罐子峡煤矿、徽县炼铁厂,窑街水泥厂等企业。他的这些经历说明 可什么问题呢?晋商也好、大清也好、民国也好,不管阎锡山还是蒋介石,都要用这个人,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号称“金融泰斗”啊!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两句 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没有贾继英”,由此可知其赫赫威名,这也印证了

16、现在公认的一个观点:企业家是稀缺的宝贵资源。这个人还有更加可贵之处,就 是送礼行贿全都不要,死后处留下一些他喜欢的字画以外,银行没有分文存款。我们现代企业家就应该像这样的人学习。我们当代企业家应该以贾继英为榜样,在商 言商,以商为本,廉洁敬业,心无旁骛,把经营企业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当成自己人生的职业追求,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和行家里手,把为社会创造财 富、做强做大企业当作自己的天职,并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实干兴邦,实业报国。二、博大宽厚、胸怀全球的经营胸怀博大宽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力,也是晋商文化的精神底蕴所在和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柱。胸怀宽广,眼光远大,使晋商这个群体具有在商海中游刃 自如,审时度势,洞察机遇的锐敏眼光;又具有敏于观察商情,捕捉商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