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950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生理学,神经肌肉一般生理学,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肌肉收缩,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双层脂质分子:磷脂70%,胆固醇低于30%,少量鞘脂类;磷脂酰肌醇分布在靠胞浆侧,参与信息传递 蛋白质:表面Pr;结合Pr(整合Pr)20-30个疏水性AA,组成一个段落,形成螺旋 糖类:特异性的标志,作为抗原决定簇、受体识别部分起到分子语言作用(核苷酸碱基序列;氨基酸序列),细胞膜的结构,通道(channel) 转运带电离子,数量多,与细胞调控复杂而精密有关 通透性(permeability):物质通过膜

2、的难易程度 通道是否开放 通道开放的程度及数量 两侧物质浓度差及电位差 通道能否开放: 电压/化学/机械变化控制 时间 功能:不是转运代谢物,而是离子流动引起电位变化,将外来信号转变为细胞自身信号电变化,细胞膜的结构,通道(channel) 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 2、;5 4螺旋(第二个螺旋是通道内壁),亚单位是受体;,nAch R Glu R Asp R Gly R GABA AR,细胞膜的结构,通道(channel)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 、2;为4个结构域,46螺旋(第四个螺旋接受电信号,2、3为内壁) 机

3、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 -gated channel) 细胞间通道(intercellular channel) 6个亚单位,H+、Ca2+ 调控,细胞膜的结构,载体(carrier) 高度特异性 饱和性 竞争性抑制,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表面受体的种类与结构 离子通道型受体:多亚基组成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 配体依赖性复合体 nAch R;Glu R;Asp R;Gly R;GABA R;5-HT R;ATP R; ()2五聚体,其中GABA AR为五聚体,为Cl-通道 电压依赖性复合体 4区域6跨膜片段,其中第四个片段为电位感受器,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表面受体的种类与结构 G蛋白耦联

4、受体 单肽链7个疏水区形成7个螺旋,II区Asp与配体结合,V-VI区与G结合 具有酶活性受体(酶联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 (PTK) PDGF、EGF、胰岛素、NGF统称为生长因子型神经肽受体 丝/苏氨酸激酶受体,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表面受体的种类与结构 具有酶活性受体(酶联受体) 鸟苷酸环化酶(Guanyly cyclases, GC) GC分两类: 跨膜蛋白; 胞内可溶性酶 钠尿激肽(natriuretic peptide)受体属跨膜性受体 na-pRcGmpPkGK+通道磷酸化激活,K+外流,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表面受体的种类与结构 具有酶活性受体(酶联受体) 鸟苷酸环化酶(Guanyly

5、 cyclases, GC) NO受体属于胞内可溶性受体:NOGCcGmp 例:舒血管物质(乙酰胆碱、缓激肽)血管内皮细胞 Ca2+内流Ca-CaM激活NOSArg-NONO穿过内皮细胞到平滑肌细胞cGmp血管平滑肌舒张 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是Ca2+胞内信号与cGmp胞内信号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内皮细胞中Ca2+信号起作用,产生NO,平滑肌细胞中,cGmp信号起作用,细胞膜的转运功能,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载体介导(carrier mediated) 载体蛋白上有

6、结合位点载体蛋白变构,运到另一侧低浓度侧分离 特点: 高度结构特异性 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细胞膜的转运功能,易化扩散 通道介导(channel mediated) 转运带电离子,数量多,这与细胞功能调控复杂而精密有关 通透性:物质通过膜的难易程度 取决于通道是否开放及开放的程度及数量 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通道是否开放: 电压/化学/机械变化; 时间 功能:不是转运代谢物,而是离子流动引起电位变化,将外来信号转变为细胞自身信号电变化,细胞膜的转运功能,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Na-K泵:、亚单位

7、组成的二聚体Pr,亚单位转运Na+、K+,分解ATP。,Na+泵有2个亚基,2个亚基,亚基有与离子、哇巴因(ouabain)结合位点,有ATP酶活性;但解离亚基,Na+泵失活。 3Na+与泵结合,ATP酶激活,ATP分解,泵磷酸化,泵构象变化,3Na+移出胞外, 2K+与泵结合,去磷酸化。,细胞膜的转运功能,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 Na-K泵 启动与活动强度:由胞内Na+、胞外K+较多引起。 运转3Na+:2K+,泵的活动用去细胞代谢能的20-30 功能: 胞内高K+,代谢反应所必须 限制过多Na+入胞,防止胞内高渗,水透入 势能贮备,细胞膜的转运功能,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

8、ary active transport):联合转运 (cotransport) 转运体(transporter):膜中特殊蛋白质 Gs与Na+转运:Gs转运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自ATP,而来自Na+的高势能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单胺递质重摄取,甲状腺细胞聚碘等均属于此,细胞膜的转运功能,出胞与入胞或转运 大分子物质团快 出胞:囊泡与质膜融合; 入胞:接触,质膜形成内陷 受体介导入胞:胆固醇,运铁蛋白,Vit B12运输Pr,部分多肽类识别与受体结合移到有被小窝(稍有下凹,胞浆面多种Pr,形成高电子密度)形成吞噬泡(胞浆面的Pr消失,可能又回到胞膜内侧面形成有被小窝)吞噬泡与胞内体融合(因为

9、胞内体内低PH,受体与结合物分离)所运物到细胞器胞内体膜上的受体回到细胞膜形成膜的再循环,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细胞跨膜转导的类型 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 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相互影响 细胞通讯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细胞跨膜转导的类型,虽然跨膜信号转导涉及多种刺激信号,在多种细胞引发多种功能变化,但转导途径是有限的。 转导途径一般有两种: 根据感受和传导过程分 根据受体存在的部位分,细胞跨膜转导的类型,根据感受和传导过程分为 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Pr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化学门控通道:感受化学信号,引起通道变化 5-HT-R、Glu-R、Asp-R、Gly-R、GABA-R n-Ach R:

10、(2,每个亚单位4个螺旋,其第二个螺旋构成通道内壁,亚单位是配体结合部位) Ach-通道Pr构象变化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细胞跨膜转导的类型,根据感受和传导过程分为 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Pr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电压门控通道:感受电压信号,引起通道变化 亚单位有4个结构域,每个结构域有6个螺旋 MP变化第4个螺旋带正电的精、赖氨酸产生位移通道开放(通道内壁由第2、3个螺旋构成)Na+流动 机械门控通道:感受机械信号 ,引起通道变化,细胞跨膜转导的类型,根据感受和传导过程分为 R-G-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酶偶联受体( TKR、Gc)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细胞跨膜转导的类型,根据

11、受体存在的部位分为 细胞内受体介导:Gc-R,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 细胞膜受体介导 离子通道受体 化学门控通道 酶联受体,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离子通道受体 化学门控受体 Ach-NR,GABA-R,Glu-R, Gly-R,Asp-R, 5-HR-R 电压门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 受体:单肽链,7个疏水区形成7个螺旋,II区与配体结合,V、VI与G结合 G蛋白:是一个家族,Gs、Gi/Go、Gt、Gq、Gg等 不同细胞有可能G相同,有可能不同。Gt:视杆细胞;Go:脑内肌醇磷酸信号系统;Gg:味觉细胞。 基本结构:100KD,、三个亚基,主要是,

12、既是GTP结合点,又是GTP酶。 过去认为起锚钉作用,仅对亚基功能起调节作用,现在发现也可激活胞内靶分子。除调节AC、PLC、离子通道外,还可参与激活TKR转导系统。也能与效应器酶结合,对亚基起协调拮抗作用。有些细胞毒素可修饰亚基,改变生理特性。,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 作用形式,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 作用形式 受体与配体结合,与解离,与GTP、AC结合 R-H解离,GTP水解,上结合GTP,R与G解离,G与AC解离,酶抑制 霍乱杆菌产生的霍乱毒素(肽),ADP-核糖转移酶,使胞内NAD+上的ADP核糖基结合到亚基,修饰亚基,使与GTP结合,提高了GT

13、P酶活性,cAMP成100倍增加,大量水分入肠腔,腹泻。,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 作用途径 配体是多种多样的,配体与受体是特异的,G蛋白也有多种,最后的效果是看影响那种效应器酶(AC,PLC),产生哪种第二信使(激活那种cAMP、IP3、DG),激活哪种PK(PKA、CaMII、PKC、PKG),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 作用途径,cGMP,AC,cAMP,PKA,ATP,Ca2+,Ca2+-PK,PKG,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 作用途径 CaMII在哺乳动物脑神经元突触处十分丰富,是记忆路径形成的一部分,失去此激酶,突变小鼠表现出记忆

14、无能。,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及膜鸟苷环化酶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KR) 受体膜内侧肽链段就有磷酸激酶活性 磷酸化位点是底物Pr中酪氨酸残基 也可引起自身磷酸化,其结果又激活受体的酪氨酸激酶,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酪氨酸酶受体及膜鸟苷环化酶受体 鸟苷环化酶受体(GC-R) 第二信使有:cAMP/ cGMP/IP3 / DG / Ca2+ PK有:PKA / PKG / CaMK / PKC / Ca2+-PK,GTP,H-R,cGMP,PKG,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原癌基因(proto-oncogen)与跨膜信号转导

15、 与信号转导有关的Pr(Receptor、G等)是原癌基因表达产物 第二信使PK激活原癌基因第三信使目的基因 原癌基因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基因组内的高度保守的基因,有数百种。原癌基因在细胞的 正常生长、分化,作为核内信使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原癌基因(proto-oncogen)与跨膜信号转导 第二信使PK激活原癌基因第三信使目的基因 跨膜信号传递的Pr、受体、G、PK、生长因子、营养因子都是原癌基因编码和表达的产物。 各种细胞外信息要激活核内基因表达,首先激活原癌基因表达产物(作为第三信使)激活特定靶基因表达,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原

16、癌基因(proto-oncogen)与跨膜信号转导 第二信使PK激活原癌基因第三信使目的基因,配体(第一信使),R-G-第二信使 (cAMP、Ca2+),PK,细胞内反应 (胞浆内瞬时反应),原癌基因 (c-fos、c-jun)转录,mRNA到胞浆,翻译成Fos、 Jun、磷Pr,入核作为第三信使,靶基因表达,产生较长远影响的Pr (核内长时程效应),跨膜信号转导的途径与机制,原癌基因(proto-oncogen)与跨膜信号转导 第二信使PK激活原癌基因第三信使目的基因 由第二信使诱导的原癌基因称为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s,IEG),这类基因对外界信号物质(递质、激素、冲动)在数分钟内作出快速表达反应。 原癌基因产物有多种功能,只有核内磷酸化了的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