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9281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膜血肿治疗与护理(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硬膜下血肿,汇报人:,神外科,1,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学会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以及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的影象区别; 熟悉慢性硬膜下血肿特点; 掌握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2,护理措施,课程目标,概述,3,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认识。有文献报道约50%84%的患者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 由于脑与颅骨产生相对运动,引起桥静脉的撕裂或造成皮质与硬脑膜间小交通动脉的损伤、渗血,血液凝聚与硬膜下腔,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包膜。 好发于老年人,老年患者由于脑组织萎缩,硬脑膜与皮质空隙增大,因此更易

2、发生。 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部分病例可因咳嗽剧烈,血管本身缺陷,凝血过程障碍引起。,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硬膜下血肿的分类,4,硬膜下血肿MRI成像,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5,硬膜下血肿的分类,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6,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以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 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周以上,CT成像示新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区。,硬膜下血肿的分类,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7,急性硬膜下

3、血肿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T成像区别,急性,慢性,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8,急性硬膜下血肿与急性硬膜外血肿不难区别。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时易与硬膜下积液混淆。,硬膜下积液,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9,发病原因,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最主要的原因是颅脑外伤。老年人颅内压相对较低,一旦少量硬脑膜下出血则不易自行停止,容易形成血肿并产生包膜。,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10,发病原因,中青年患者需中至重度的外伤方可导致本病,而老年人因动作迟缓、行动不

4、便等原因易于跌倒,且轻微的外伤就可引起重度慢性硬膜下血肿。,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11,1、常有头部轻伤或被忽略的受伤史,症状常在伤后周以上出现。 2、慢性颅内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出现惊厥、呕吐、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至晚期可出现脑疝。部分病人以精神症状较为突出或以局灶性脑症状为主。,临床表现,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12,1、头部线摄片多显示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少数可见血肿钙化征象。幕上血肿者,超声波检查中线波向对侧移位。脑血管造影、头部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和范围。 2、颅骨钻

5、孔探查发现硬脑膜下血。 3、婴幼儿患者常有急产或生产困难史。,临床表现,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13,1、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治疗方式,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14,手术治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术,颅骨钻孔引流术,血肿壁切除术,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15,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分为成形骨瓣开颅和颞肌下减压切除骨窗开颅两种方法,为常规开颅术式。,16,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病情分级 根据术前意识状态和主要体征分为5级。级:神志基本清楚或嗜睡,可采用

6、非手术治疗,继续观察;级:神志朦胧或嗜睡,瞳孔等大,不同程度失语及偏瘫,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如症状进展、恶化则手术;级:浅昏迷,瞳孔等大或轻度不等大,肢体不全或完全瘫痪,行手术治疗;级:中度昏迷,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急症手术,辅以外减压;级:深昏迷,病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去脑强直,濒死状态,应放弃手术。 按出血部位及血肿量 壳核出血:血肿50ml者积极手术,3050ml者可选择手术,30ml以内者非手术治疗;丘脑出血: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选择要十分慎重。出血量在20ml以上,且破入脑室形成梗阻,病情进展不迅猛者,可选择手术治疗;脑叶出血:超过50ml,或血肿累及或压迫功能区者予以手术,该

7、类型病人手术效果较好,往往可恢复工作;小脑出血:为手术的绝对适应证,出血量在10ml左右即应手术;脑桥出血:采用非手术治疗;血肿破入脑室且引起梗阻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病人一般情况 年龄在60岁以下,血压收缩压26.7kPa(200mmHg)以下,少有或无合并症,重要脏器无严重疾患者,可为手术选择对象,应灵活掌握。但高龄也有手术成功者。 除上述条件外,对诊断不明、年轻病人出血部位表浅、CT扫描血肿呈混杂密度,不能除外脑血管畸形者,术前应先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再行手术。,适应症,17,血肿壁切除术,少数慢性硬膜下血肿机化或包膜增厚,则需开颅切除包膜,血肿,18,颅骨钻孔引流术,钻孔引流最常用的

8、方法:采用局部麻醉,选择血肿层面最厚的部位,避开头皮和主要血管。根据CT片选择钻头深度,头皮无需另作切口,直接穿刺头皮进行颅骨钻孔,直至穿透硬膜。置硅胶管,缝合固定与头皮,钻孔部位不需缝合。,优点:既简单又安全 缺点:脑组织膨胀不满意,脑组织损伤,19,微创穿刺术,最简捷的一种手术方式。 优点:病人只需承受一次穿刺,减少颅内感染和对脑组织的损伤。 注意事项:不宜过度抽吸,影响脑组织膨胀。,20,护理措施,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术前准备,21,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9、头痛部位、程度、性质,呕吐的次数、性质及呕吐量,术后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如渗血渗液多,应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病情观察,22,密切关注有无癫痫发作情况。,每班评估四肢活动及肌力。,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23,引流管护理,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基础护理,24,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做好口腔、皮肤、会阴护理,若有肢体偏瘫,则需Q2H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干燥、无碎硝。,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健康宣教,25,课程目标,概 述,分 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措施,感谢聆听 慢性硬膜下血肿课题报告,汇报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