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9266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三首》涉江采芙蓉ppt课件92129(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采花折柳

2、这正是古人传统的传情达意的方式,对友人的关怀和思念,对朋友的美好祝愿,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 的表达作用?,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2、诗歌描写“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ta心中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他。如果诗歌开门见山的把它表现出来,诗歌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既是诗歌发展的顶点,也是转折点,一方面为

3、上面的动作做一收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做一伏线,所以照例要放在中间的。,、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离居

4、终老之苦,天地之间一声幽叹,思念心上人的痛苦,折芳馨兮遗所思,试对本诗的艺术特点进行概括,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问题探究,关于“芙蓉”这个意象:,“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 1、“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纯洁的代表。 2、“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是“怜子”,换成今天的话,就是 “(我)爱你” 。象征男女爱慕之情。 3、“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表现的是妇人对丈夫的思念。 抒情主人公似乎是 “她”!,芙蓉和涉江,兰泽,芳草,远道,旧乡等意象一起组成了意境。,1、 “涉江”,除了渡江之外,还是屈原的一部作品楚辞涉江,写屈原被贬流放,暗含流浪在外之意。 2、“远道”“旧乡”,也似乎暗示是外出的男子对故乡的回望 。 3、把“芙蓉、兰和芳草”放在一起看,容易想到的是屈原在离骚中,以各种香草比喻美德和高洁的品质。 抒情主人公似乎也可以是“他”!,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延伸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