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基本性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919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菌基本性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真菌基本性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真菌基本性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真菌基本性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真菌基本性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菌基本性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菌基本性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1、掌握真菌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性;皮肤癣真菌的种类;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点。 2、熟悉常见的皮肤癣真菌致病特点、疾病种类。,第36章 真菌学总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膜、核仁 无叶绿素、根茎叶 单细胞、多细胞 感染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fungus),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大 多数有益:如酿酒、发酵、 生产抗生素等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医学(病原)真菌400种, 常见的有50-100种 真菌症明显上升趋势: 1. 滥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 2.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 和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等原因,血培养结果,

2、院内感染的比例(%),Jarvis WR,Martone WJ.Predominant pathogens in hospital infections 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1;28:15-19.,Medically important fungi,Includes 4 phyla(门) Ascomycota(子囊菌门) 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 Zygomycota(接合菌门) Mitosporic Fungi(Fungi Imperfecti,半知菌门),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担子菌(Basidiomycotina),接合菌(

3、Zygomycotina),半知菌(Deutemycotina),形态与结构(Morphology),单细胞真菌 酵母型真菌(Yeast):芽生方式繁殖 类酵母型真菌(Candida albicans)芽生方式繁殖,假菌丝,多细胞型真菌 菌丝 孢子,真菌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单细胞真菌,圆形、椭圆形 无菌丝,有假菌丝体,单细胞真菌,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如酵母型和类酵母型 真菌。 (1)酵母型真菌 菌丝:无 繁殖方式:从母细胞芽生 菌落:与细菌相似 (2)类酵母型真菌 菌丝:假菌丝 (pseudohypha) 假菌丝:长的芽体可伸进培养基内 繁殖方式:从母细胞芽生 菌落:与酵母型相似,由假菌

4、丝联结成 假菌丝体,称为类酵母型菌落,多细胞真菌,菌丝(hypha) 孢子(Spore),菌丝 (hypha),菌丝:成熟的孢子在适宜环境下长出芽管,芽管逐 渐延长呈丝状,管状 菌丝体 (mycelium):菌丝长出分枝,交织成团 分为:有隔菌丝(大部分病原性丝状菌) 无隔菌丝 营养菌丝 (vegetative mycelium):伸入到培养基内 气生菌丝 (aerial mycelium):露出于培养基表面 生殖菌丝 (reproductive mycelium):部分气中菌 丝可产生具有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孢子 镜下菌丝的不同形态可作为识别的依据 (有繁殖能力),菌丝形态有助于鉴别,孢子

5、(Spore),真菌的繁殖体,由特化菌丝产生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孢子 (spore),孢子是生殖结构,由生殖菌丝产生。 是鉴定和分类的依据。 (1) 无性孢子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而产生 (2) 有性孢子 细胞间配合(质配和核配)后产生: 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无性孢子,1) 叶状孢子 (thallospore) 由菌丝细胞直接形成 芽生孢子 (blastospore) 通过发芽方式形成圆形或卵形的细胞 关节孢子 (arthrospore) 由菌丝分化成长方形的几个节段,胞壁稍厚 厚膜孢子 (chlamydospore) 是一种休眠细胞,条件适宜可再发芽

6、,真菌无性孢子的形态,A大分生孢子(小孢子菌) B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假丝酵母菌) C厚膜孢子(假丝酵母菌) D关节孢子(球孢子菌) E孢子囊孢子(毛霉) F小分生孢子(曲霉),2) 分生孢子 (conidia) 常见的一种无性孢子 形状、大小、结构、颜色等:分类、鉴定 大分生孢子 (macroconidia) 体积较大, 多细胞性。孢子呈纺锤形,棍棒状等。 小分生孢子 (microconidia) 体积小,单 细胞性,外壁薄,球形、卵形、梨形以及 棍棒状等。,孢子与芽胞的区别 孢子 芽胞 繁殖形式 非繁殖形式,休眠状态 一条菌丝可多个孢子 一个细菌产生一个芽胞 抵抗力弱 抵抗力强,真菌的双相性

7、,环境条件(营养、温度等) 在室温(25)下发育为丝状菌,而在宿主体内或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时则呈酵母菌型,双相性真菌(Dimorphism),双相性转换与某些真菌的感染性与致病性有关,如组织胞浆菌和皮炎芽生菌等真菌在入侵宿主前必须发生形态变化方能侵入机体,繁殖与培养,真菌的繁殖方式 依靠孢子及菌丝进行繁殖: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 1.芽生: 酵母菌及酵母样真菌 2.裂殖: 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3.萌管: 萌发芽管,芽管伸延后形成菌丝 4.隔殖: 在分生孢子梗某一段落形成一隔膜,随之原生质浓缩而形成一个新的孢子。孢子可再独立繁殖。,真菌的培养特性,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 常用沙保

8、弱培养基 (Sabourauds medium):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 和琼脂。 温度:2228,但某些深部感染的 真菌为37。 pH:4.06.0 生长速度:较慢,在沙保弱培养基上, 3种类型的菌落: 1.酵母型菌落 (yeast type colony): 菌落柔软、光滑、湿润。镜下可见单细胞 性的芽生孢子,无菌丝。隐球菌菌落 2.类酵母型菌落(酵母样菌落) (yeast-like type colony):和酵母型菌落相似, 镜下可 见假菌丝。白色念珠菌菌落 3.丝状型菌落 (filamentous type colony):由 多细胞菌丝体组成的絮状菌落(一部分向 空中生长,并形成孢

9、子)。丝状真菌或霉 菌菌落。 (菌落较大),真菌菌落,酵母型菌落(yeast colony) 类酵母型菌落(yeast-like colony) 丝状型菌落(filamentous colony),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青霉菌落,变异性 多次传代或孵育过久,容易变异(形态、结构、菌落性状、色素以及生理性状 (毒力))。 抵抗力 热:不强。孢子一般60经1h即被杀灭 (不同于芽胞)。 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多种化学药物: 耐受性较强。 1%3%石碳酸、2.5%碘酊、0.1%升汞及10% 甲醛液:较敏感。 对抗生素不敏感 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 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致病性与免

10、疫性,真菌性感染 病原性真菌 机会致病性真菌 真菌性超敏反应 真菌毒素中毒 黄曲霉 黄曲霉毒素,真菌性感染,真菌病 (mycoses): 由真菌引起感染并表现临床症状者 真菌的致病力比细菌弱 致病性真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 原发性感染: 球孢子菌(Coccidiodes)、 皮炎芽生菌 (Blastomyoes dermatitidis)、 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等 继发性感染: 机体防御机能显著低下时。 致病机理:真菌的粘附能力,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抑制,胞壁中的酶类,真菌性超敏反应,按性质分: 感染性超敏反应:感染后, 型 接触性超敏反应: 吸入或食入, 型 按部位分: 皮肤超敏反应

11、: 皮炎、湿疹、荨麻疹、瘙痒症等 呼吸道超敏反应: 支气管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 消化道超敏反应,真菌毒素中毒,真菌代谢产生毒素,在农作物、食物或饲料上 表现: 1. 肝、肾、神经、造血系统损伤 2. 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等 (原发性肝癌),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二)免 疫 性,非特异性免疫 1. 机体的屏障和正常菌群的拮抗 健康的皮肤粘膜 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 学龄前儿童 头癣 成人 手足癣 白念珠菌是正常菌群 (口腔、阴道、肠道) 2. 吞噬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特异性免疫 免疫力不强, 不能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 1. 抗体的作用 2. 细胞免疫及超敏反应,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取材:浅部:鳞屑、病发或甲屑 深部:分泌物、排泄物、体液、 痰液及血液 直接镜检: 粘稠或含角质的标本:先加10%KOH, 微加温后镜检 液体标本:离心后镜检 培养: 含抗生素的沙保弱培养基 25 (丝状真菌) 37 (酵母型真菌),四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卫生、干燥、消毒(福尔马林) 避免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局部感染治疗:5%硫磺软膏、咪康唑霜、克霉唑软膏或0.5%碘伏 系统感染治疗: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