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黄连说课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9033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学黄连说课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药学黄连说课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药学黄连说课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药学黄连说课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药学黄连说课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药学黄连说课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药学黄连说课新(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ANK YOU,欢迎各位专家同行莅临指导,课程名称:生 药 学 系 部:药 学 系 教 研 室:天然药物教研室 教 师:,黄连说课,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说学情,4,教学方法,5,说课内容,教学过程,6,一、教材分析,选用的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 生药学 主编:徐世义 副主编:谈永进,邓伟峰 科学出版社,黄连出自本教材第四章根及根茎类生药第二节根及根茎类药材第7982页 ,是根茎类中药鉴定的典型代表药材。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黄连利用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黄连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黄连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

2、特征。,黄连的四大鉴定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授课班级:药学二年级授课时间:第一学期。 已经学习药用植物学的基础上学习生药学,已有一定的中药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已有的能力,应对策略,欠缺之处,四、说学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药用植物的识别能力,渴望独立进行中药鉴定。,药用植物学只介绍药用原植物形态,没具体介绍中药材的具体鉴定技术,指导学生对每一种中药必须亲自看、摸、嗅、尝,并对照实物作描述练习,对照描述观察实物,反复实践 ,这样才能在众多外形类似品和混淆品的情况下准确鉴别 。,说教法,图示法,形象比喻法,比较归纳法,讨论交流法,问题教学法,五、说教法学法,说学法,手脑并用, 注重实

3、践,前后对照, 分类比较,抓住重点, 照顾一般,课外阅读, 开阔眼见,五、说教法学法,4 教学过程,3,板书内容 5,4,5,教学小结 5,课堂互动 5,讲解新知 60,新课导入 5,1,2,共计两节课,六、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中药小故事-黄连姻缘,来源和产地,2、讲授新知,【来源和产地】:黄连药材毛茛科植物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和云南黄连(云连” )的干燥根茎。,来源和产地,2、讲授新知,【性状鉴定】图示法、形象比喻法、比较法,过桥,味连,雅连,云连,味连、雅连、云连的性状区别,来源和产地,2、讲授新知,【显微鉴定】图示法、比较法,折断面,石细胞,

4、横切面,粉末,味连、雅连、云连的显微区别,来源和产地,2、讲授新知,1.荧光反应:根茎横断面在紫外光(365nm)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2.显微化学反应:取粉末或切片,加乙醇一滴,稍后加浓盐酸或30硝酸1滴,片刻后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簇。 3.小檗碱检识反应:取粉末1g,加10ml甲醇,水浴加热至沸,过滤。取滤液,加稀盐酸,再加漂白粉,显樱红色。,【理化鉴定】图示法,来源和产地,2、讲授新知,【药理和功效】图示法、比较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功效: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理:抑菌、抗感染、抗溃疡等。,3、板书设计,在授课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注意结合,特别是对概念性、重点、难点或疑点等方面的知识一定要进行适当板书,以引起同学的重视。,1.观察黄连标本,注意黄连的味道和不同商品的外形特征。 2.说出三种黄连的原植物、形状、组织结构的区别。,4、课堂互动,黄连,5、教学小结,以黄连鉴定方法为教学主线,运用多媒体和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目的要求: 掌握黄连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 熟悉黄连的理化鉴别方法。 了解双子叶植物根茎类生药的横切面组织构造级鉴别要点。,实验内容黄连的鉴定,THANK YOU,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