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泉州花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895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泉州花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泉州花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泉州花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泉州花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泉州花灯(泉州市文化局)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分为三类: 一、彩扎灯。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彩扎灯。 二、刻纸灯。这种灯的首创者是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花灯的所有图案全是自己设计,自己用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此灯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故叫刻纸灯,之后他在这些镂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 三、针刺无骨灯。这种灯的图案全是用钢针在制图纸上密密麻

2、麻刺出来的,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玲珑剔透、璀璨夺目。 前世今生千年花灯映古城。泉州花灯以她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泉州的元宵节有着特殊的民俗内容-睇灯。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店前都张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一到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男女老少盛妆打扮,倾巢而出,走上街头,争相欣赏品评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泉州的元宵节摧生出泉州花灯,泉州花灯红火了泉州的元宵夜。 泉州花灯制作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据南安丰州傅姓、黄姓族谱记载:唐僖宗年间,傅实以尚书左仆射衔带兵入闽,驻于武荣(泉州府前身),在桃源建唐王宫,按长安结灯

3、的礼仪祝圣天子万年,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开始。宋代梁克家三山志载有“泉州花灯品种色色俱全,莲花灯、百花灯、琉璃灯、彩扎灯”已见当时泉州花灯品种之丰富。明代谢肇淛所著五祖俎中写道“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这里所说的“闽中”即是泉州,这足以让人领略当时泉州元宵夜的花灯盛况。还有明代张岱著的陶庵梦记曾记载杭州抚台委托泉州府尹和南安(泉州下辖县)知县顾人精制花灯,并夸其灯“穷工极巧,造灯十架,凡两年成”“十年不得坏”。可见当时泉州花灯质量之上乘,工艺之精湛已闻名遐迩。 古时的花灯大多是用搓好的纸捻,将劈好的竹篾绑扎成各种形状的灯骨架,粘糊上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写上吉祥的字句,贴上花边,装

4、上丝穗,内放蜡烛或小油灯,有的还放上了檀香,便成花灯。此工艺称之彩扎工艺,此灯称作彩扎灯。明代温陵旧事中曾这样描述“四周纱屏,画山水人物,皆名笔也。灯火三层、爇沉檀其上、香闻数里。”彩扎艺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手艺,每年都会别出心裁,推出自己精巧新颖的力作,打出自家字号,相互竞赛。而每个家族或商店都会挑选善作手艺的人学其工艺,模仿着绑扎各式花灯,所以古时花灯制作基本上属于大家动手的社会习传,而不是完全出淤专职花灯师傅之手。但民间彩扎艺人(当地人称糊纸师)起着引领款式新潮流和工艺创新的示范作用,他们在泉州花灯发展史上功不可抹。 到了明清,玻璃制造业发展起来后,工匠们把玻璃抽成丝,泉州人叫这种玻璃丝为“

5、料丝”。一些彩扎艺人把“料丝”用到糊纸屋(冥厝)上,使其金碧交辉。随之“料丝”也被用到花灯制作工艺中,清代陈葆堂的温陵岁时记提到“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以通草,作人物鱼虫,燃以宝炬。”“恒于府治西畔双门前作灯市”。这里明确提到了用料丝作花灯原材料,于是泉州料丝灯便面世了。 清朝末年,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18921983),承继其父李九史的油彩画技艺和其兄李琦的刻纸工艺,吸收古典图案纹样,独创了李尧宝刻纸图案,并把这种精湛的刻纸技艺应用到料丝灯的造型图案上来,用165个纸制等边三角形组合成灯,镶上玻璃丝,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此灯光彩夺目,高贵典雅,使泉州花灯的制作工艺和视觉效果都产生重

6、大飞跃,极大地提高了泉州花灯的艺术含量。 花灯在“文革”期间也遭封杀。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为了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于一九七八年举办了“文革”后首届花灯大展,极大鼓舞花灯艺人的制作热情,艺人蔡炳汉创作首盏针刺无骨灯,这种灯不用骨架,而是用制图纸裁成几何图形,用针在这几何图形上刺出精美的图案,拼合成灯,涂上颜料,一旦灯亮,针孔图案便透出亮光,显得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 刻纸料丝灯和针刺无骨灯成为泉州花灯的突出代表,是全国独有的花灯品种,她与传统彩扎花灯共同组成泉州花灯系列,曾先后在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大型花灯展,广受欢迎,深得好评。特别是一些华人居住国,每年都有华侨商家订制泉州花灯,以庆祝其元宵节或中秋节。 此外,泉州还有一种灯,叫锡雕灯,由于价格昂贵,不能普及。 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极富工艺美术价值。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都饱浸浓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予陶冶与启迪,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烘托节日气氛,美化城市景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服务对外文化交流;各种图案被广泛采用到建筑、船舶绘画、服装、鞋帽、家具的装饰纹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