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8246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舞蹈鉴赏3 中国古典舞(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舞,一.一. 古典舞的概念 古典舞蹈是 经过提炼、 整理、加 工、创造, 经过较 长时期的艺术检验, 具有一 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 的舞蹈.,第一节. 古典舞蹈及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图片: 大唐乐舞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图片:大唐乐舞 ,“中国古典舞” 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 教一下“体沉”。说清楚“形神劲律”,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渊源,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

2、统的复兴。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图片: ,古代宫廷舞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会娱乐的舞蹈。大多来自民间,也有宫廷专业艺人加工创造的。内容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或歌舞升平,形式上比较工整华丽,结构也比较严谨,一般皆属当时艺术水平上乘者。 中国宫廷舞蹈在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周代特别重视礼乐的作用,汉代设乐府,隋唐宫1廷舞鼎盛,宋元时代有专职的宫廷舞队,在艺术上也有可观的水平。,中国宫廷舞发展历史,中国的宫廷舞蹈在夏

3、商时代已经产生。 周代制礼作乐,制定的大舞、小舞(见六代舞)均属宫廷舞蹈。 汉代设乐府,专门收集整理民间乐舞供宫廷享用。 隋唐是中国宫廷舞蹈发展鼎盛时期, 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集中培训了大批专业乐舞艺人,他们继承前代乐舞传统,吸收各民族和西域传来的乐舞,不断创造出许多色彩绚丽的新作品,如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等,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宫廷舞蹈的辉煌成就。 宋元时代的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燕乐的传统,在艺术上也达到可观的水平。 明、清,宫廷宴乐舞蹈开始趋于衰落,戏曲兴盛。,(1)赵飞燕,在史料中,赵飞燕以身轻如燕而闻名,因她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美,邻里多以“飞燕”誉之

4、。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记载中说她轻盈的身材和出众的舞技,使得她在后宫嫔妃中如鹤立鸡群。她表演的一种舞步,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令成帝十分着迷。 汉成帝又命宫女手托水晶盘,令飞燕盘上歌舞助兴,赵飞燕的绝妙舞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给汉成帝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成帝对她更加迷恋。,(3)杨玉环,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

5、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一种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还有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再有就是她的霓裳羽衣舞。,古典舞 特点、服装、类型,音乐特点: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 古筝、二胡、琵琶等;例如,古典舞里的佳作扇舞丹青,配乐采用的就是古筝曲高山流水。 https:/ http:/ 服装:古色古香,根据舞蹈的具体要求也各有特色,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的汉服,如踏歌;而一些现代编创的古典舞,其服装总体来说

6、,也是宽袍大袖、飘逸潇洒,富有一种诗意的美感。,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创建,(一) 借鉴戏曲表演规 律,提炼武术运动 原理。 (二) 创建“古舞身韵” 训练及表演体系。,图片动作: ,图片动作: ,当代中国古典舞风格与审美特征,“圆” 形韵律的文化特征, 可概括为八个字: 圆、曲、拧、倾、 收、放、含、仰。 (正好对应芭蕾舞: 开. 绷. 直. 立. 稳. 准. 轻. 美 . ),图片舞姿: ,一、“圆形的艺术”,无论是建立于五十年代初第一套规范化的中国古典舞基础教材中的八个手位和新敦煌学派的“反弹琵琶”、楚时的前后“三道弯”,还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中的“云肩转腰”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万变

7、不离其圆”。所以,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曲与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形态,(一)曲: 上肢表现: 山膀 提襟 山膀提襟 特点: 这三种动作是中国古典、戏曲舞蹈当中最常见的亮相姿态,表现人物的潇洒、英威。也可以表现女演员的泼辣斗狠。,曲与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形态,(二)圆 上肢表现: 风火轮 风火轮概念:不断变换步伐,以腰为轴,两臂平伸,分别在胸前背后以八字圆挥动。每一臂都依次在体前体后划出圆形。 下肢表现: 踢盖腿(飞脚) 飞脚概念:舞者拧动腰部,是肢体平衡飞起。对演员腰腹肌肉能力很高。,二. 曲线美的艺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舞蹈家们涉 足到了古代石窟壁画以及各种出土文物 的舞蹈

8、形象资料之中,从而整理和创作 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蹈和古典舞剧 剧目。,图片动作: 舞剧 丝路花雨 中的经典舞姿 ,图片动作:“三道弯” 特征的造型,在中国古典舞曲线美的舞姿 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讲究拧倾、 弯曲、交叉、旋扭 。,作品欣赏 ,http:/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en2)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en1)。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桃夭,充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们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

9、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三. “刚柔相济”的艺术,中国古典舞 “刚柔动静统一” , 动作讲究起伏迭宕、有动有静。 舞蹈者的形体动作充满言犹未尽的如诗魅力。,图片动作: 控 ,欣赏逍遥 https:/ “手到、眼到、步到、身到” 。即 “形神兼备” 。也就是“身韵”。 要求表演者做到: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 细说“形神劲律”,图片动作: ,舞蹈作品欣赏: 扇舞丹青千手观音踏歌等。,踏歌,踏歌,汉民族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 踏歌的编导孙颖积几十年潜心钻研,在中国舞蹈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创作了这部作品 。

10、踏歌在静态舞姿上大量借鉴了古代遗存汉画砖的造型,在动态中大胆运用藏族牧区民间舞蹈动律,展示了汉魏舞风的奇妙瑰丽,再现了民间古补的踏歌风格。踏歌向观众勾描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 http:/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每一窟都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秦俑魂,表演者黄豆豆把“俑”演绎充满了非凡的灵气与感悟,天人合一,变幻无常,苍凉悠远,他在舞蹈节奏、造型、身体语言的表现等方面,表现了超一流的技巧,已经达到一种挥洒自如、物我两忘的境界。 http:/ 万变不离其圆,就是中国古典 舞的形体动态式样之主要特征。 当然, “圆” 绝非中国古典舞的 惟一特征,但离开了 “圆” 的活动, “圆” 的造型, “圆” 的动作,就不能 称其为中国古典舞。 因为这 “圆” ,包含着我国民 族舞蹈含蓄的韵律风格;正是这 “圆” ,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 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