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6823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64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语文课件:4词三首(一) (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珠星璧月彩云中,学法提示 1.体会作品语言风格特色。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明朗,有的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险怪奇特体会作品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作为高考诗歌鉴赏要求之一的“表达技巧”,就属于“怎么写”的范畴。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其表达技巧,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3.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抒怀,都会寄寓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

2、鉴赏的重点。如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避免先入为主,具体诗歌具体分析;细读序言和注释。,4 词三首(一),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八声甘州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并乐于与伶工、歌伎为伍,柳永初入世就因谱写俗曲歌词,招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于是他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其佳句被苏轼称赞为“不减唐人高处”。,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声声慢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入据中原,从此半壁江

3、山陷于敌手,国家形势危急。在这紧要关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九月受命为建康知府,后又任湖州知府。宋朝统治者面对敌人束手无策,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相继避难南渡。这期间,他们夫妇心血凝成的图书文物一部分在南下途中被盗,一部分被乱兵一把火烧毁殆尽。他们花费半生精力呕心沥血积攒的金石字画转瞬间荡然无存,更为不幸的是:南渡第三年,赵明诚因患疟疾在南京去世,这年李清照46岁。这样一来,她连续遭受国破家亡夫死的重大打击,身心备受摧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清照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虞美人 虞美人一词是亡国后李煜被掳到开封,封为违命侯时所作。据说,这首词

4、写好后,他在生日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在开封的寓居里宴饮奏乐,叫歌伎演唱,声闻于外。后来宋太宗知道了,觉得他有故国之思,就命令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把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以说是李煜的绝命词。,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因行七,也称柳七或柳七郎。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晚年曾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有乐章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2.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5、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4.词: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词萌于唐而大盛于宋。从篇幅长短角度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又叫“慢词”。 5.易安体: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该体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

6、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6.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2.写汉字,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积名句 (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3)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 (4)寻寻觅觅,冷

7、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一】 感受形象,理解每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 1.八声甘州中的“望”字体现了抒情主人公和“佳人”怎样的情感?请根据

8、提示填写下表。,提示:漂泊 缠绵悱恻 乡愁 其心已归 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怨恨 思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声声慢这首词选取了哪些景物来烘托词人的万般愁苦? 提示:这首词选取了一连串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淡酒、秋风、归雁、黄花、梧桐、细雨六种景物,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归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说明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了。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 3.声声慢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内容? 提示:写这首词时,丈夫赵明诚病逝,

9、南宋已偏安一隅,不思恢复中原,李清照内外交困,可谓处境艰难。不幸遭遇接踵而至,李清照的词开始扩大了范围,感情更加悲痛深沉,词作反映整个时代的苦难,具有了深广的社会意义。词中的“愁”是李清照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这悲愁具有时代色彩。,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4.虞美人中,“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提示:“春花秋月”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在词人的心里改变了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

10、的美好事物还是早结束为好。,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二】 鉴赏每首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1.八声甘州一词中,“渐霜风凄紧”中的“凄紧”一作“凄惨”,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请说明理由。 提示:“紧”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把感情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惨”字是写感情的,而且太重,用在这里情调不调和。“紧”是写风,指强劲的风,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雨雨风风的交相侵袭,进而表现词人内心浓重的羁旅愁思。 2.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中“淡酒”真的淡吗?词人为什么感觉酒淡呢? 提示:酒味并不淡,依旧是烈的,只因为词人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词

11、人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词人在这里以酒味淡反衬愁之重。一个“淡”字写出了词人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 提示: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1.八声甘州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象“人思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1)这是更深一层的写法,把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使情感更深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耐人回味。(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几句纯出于想象,词人虚处实写

12、,将佳人的深情动作刻画得细腻动人。(3)“凝”“识”“误”三字描述了她从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船的惊喜再到认错以后的懊丧的全过程。这是何等的深情,这对于一个在外流浪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珍惜!,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小楼昨夜又东风”一句中,能否把“又”换成“已”?为什么? 提示:(1)“东风”即“春风”,“又东风”中的“又”点明词人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2)而“已”则表示已经,没有前面出现的暗示,不能表达词人的情感。(3)季节的变化引发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即春又再来,循环无际

13、,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地发出感叹。,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一句中的“堆积”,描写了菊花的什么状态? 提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本课的三首词均体现了这一特点。八声甘州中,作者登楼远望,景色苍茫辽阔、萧瑟凄凉,引发了词人的悲秋之情,为下文的思乡怀人做铺垫;声声慢中作者李清照更是借助“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愁思;虞美人则由眼前实景回忆往昔,

14、抒发了作者一江春水般的愁绪。 学以致用 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在写景的同时抒发情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不少于300字。,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示例:阳光柔和地洒在花架上,爬满花架的紫藤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金灿灿的光,叶子显得更嫩绿了。粗似草蛇、细如蚯蚓的根茎,盘曲折叠,缠绵地绕在一起顺着花架向上延伸着。茎和叶子在花架上编织出一张细细密密的网,笼罩着整个花架,紫色的风铃便在网间轻轻地垂下来,一串串地挂在网下。远远望去,翠绿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淡紫,美得如同一幅油画。 一阵微风拂过,叶子在风的拂动下“沙沙”作响,紫色的小花轻轻地摇曳,似乎发出“叮当”脆

15、响,应和着树叶的歌声。风将花儿的清香吹得四散开来,沁人心脾。花架似一幅迷人的水墨,绿色中晕染开点点紫色,仿佛空中还飘荡着阵阵香气。 人们驻足在花架下,久久不肯离去,徜徉在画中,流连忘返。,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写给李清照 简 林 捧着你的漱玉词,看到了你,一剪孱弱纤秀的身影,裹着齐州章丘的风霜,埋身在声声慢的凄清中,或者还陷入金石繁缛的纸篓里?也许,你都不是!我的眼里,你仿佛一只孤燕,在宋代的一个杏花飘雨的黄昏栖在林梢,也或正在经历误入藕花深处难觅归途的彷徨,再难找寻“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雅兴。,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呵,美丽而柔弱的紫燕,为什么偏

16、偏多才,偏偏深情?你守着大明湖水的风韵,鸟瞰诗榭赋阁,胸怀唐风宋韵,这么多年后,我该怎样倚遍栏杆,穿过无情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慢慢地走近你的心境?“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哀怨舒缓的词调,击碎飘零的水波,三千里狭长的故乡河山,相思漫无止境的闲愁,那攒足了的相思苦痛,变得那么浅白易懂!深闺的红颜在那浅俗之中泛滥,经过我的吞梅嚼雪,人间烟火的气象愈加熨帖细腻、坦率真挚,于是羞颦轻皱,低眉浅唱那小曲,一直唱了一千多年。这样算来,你的知音能有多少?知否?,美文品读,素材开发,香冷金猊,被翻红浪。好清凉的独居!为什么生离竟如死别?欲说还休的羞涩和愁绪疾苦像那千万遍的阳关大道,遥遥的没有尽头。楼前的流水啊,照见你清癯的脸颊,那婉转的离情整日地剥蚀你丰腴的肢体,我在黑暗中窥视你的多情和自怨,怎了得你的烟锁秦楼、终日凝眸?那份绵密细致的离愁别恨再也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