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682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52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4蜀道难 (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4 蜀道难,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约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而受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 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泛

2、指所有“西游”之人。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后来的“安史之乱”足见作者政治预见的正确。 三、相关常识 “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蜀中山名)之阻。”以此为题的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和行旅的辛苦的。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分清通假,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理解多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明活用,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翻译:蜀道难行,比上青天还难。 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 (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翻译:从那时以来到现在四万八千年,(蜀国)不与秦国交往。 句式特点:省略句 (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翻译:又听到子规在月夜中啼叫,在空山中发愁。 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 (4)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翻译:蜀道是这样艰险,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五、明察句式,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积累名句 (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4)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5)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二、说说文章主旨 蜀道难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

5、切。,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一】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清行文思路 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参考答案: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之辞;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的来由。 2.诗篇用“噫吁嚱,危乎高哉” 开头,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中“噫吁嚱”“乎”“哉”这些惊叹词的连续使用,表现了诗人吐纳山川的宽广胸怀,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3.诗人赞美蜀地山川的奇险壮丽,为什么要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写起? 参考答案:诗人把读者引向了一个悠久迷茫的历史时空,

6、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激发读者对蜀地情况的好奇心。,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诗歌共三节,每节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 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 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述剑阁险要,想凶险景象 感叹蜀道的高峻、艰险、可畏,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5.体现全诗抒情脉络的诗句是哪句?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体现了全诗的抒情脉络,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地之重要。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 知识窗 李白善于运用浪漫主义

7、手法抒发豪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巧妙地运用修辞和反问句式;语言豪放雄奇,直抒胸臆。,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秦蜀之间崇山峻岭、千里不绝、不可逾越的特色展现在读者面前。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两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衬托。从侧面烘托山势高危,蜀道难行。山高得连黄鹤都飞不过去,猿猱也愁于攀援,人自然难行。,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

8、“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是如何把“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 参考答案:“悲鸟”“古木”是写“景”,“子规”“夜月”也是写“景”。但是“号”“啼”写出了“情”,作者巧妙地把“景”与“情”融合在一起。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愁空山”一句更是“景中含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4.诗的第二节以对“君”的劝阻(“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开始,到对“君”的质问(“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这是作者在正面描写之后的侧面描写,用“劝阻”“质问”友人这种虚幻的笔法,

9、从侧面烘托了蜀地地貌的奇特凶险。,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得如此生动感人? 提示:要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作者善于想象、联想的写作特点以及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如何展开想象与联想 技法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和联想是写作的一对翅膀,合理使用,能增加文章飘逸浪漫的色彩。李白的蜀道难就是充分展开了想象与联想的范例。展开想象与联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相关点,激活思路。要善于发现不同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相关点,以激活思路。如诗人

10、将蜀道的崎岖难行与六龙回日、五丁开山的传说相关联,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探求相似点,刻画形象。在联想中相似联想可以丰富意象,营造意境,使语言形象生动。如“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诗句,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技法借鉴,主题阅读,3.巧设相反点,对比鲜明。把性质截然不同或者完全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进行联想,可以让描摹对象的特征更突出,观点更鲜明。,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 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描写你认为壮观或神秘的一处景点,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写作示例:站在天子山上,纤纤尖峰近在咫尺,仿佛探手可掇,凭栏叹惋,它又拒人千里,茕茕孑立。它稳重坚韧的气度,使你浮躁的心

11、淡定下来,把心扉敞开,容纳众山。宛如高朋相约,叙礼列座,鼓瑟吹笙,和乐融融。你可以举酒诚邀,也可以沏茶相敬,或神交心智,或敏慧才思,或静默相对。列列诸峰有如谦谦君子,和悦的气氛在绿波间荡漾。横亘远空的山脉,像垂天落地的屏障,坚固厚实,格局严整,护佑着生机勃勃的港湾,护佑着如诗如画的江山,护佑着质朴善良的礼仪之邦,那神态典雅而安详,优美而壮观。,李白的人生 名句诵读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12、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 1.李白:把大好河山谱成壮丽诗篇 李白知道仕途的艰难,也知道自然的山川可以阻挡前进的脚步,但是无论“行路难”还是“蜀道难”,都没有阻挡住李白奋斗的脚步。他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天

13、妒英才,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人生苦痛,他用酒浇愁;仕途不顺,他梦游天姥。官场上没有亨通畅达、平步青云,诗坛上却可以独步苍穹、天马行空。这是怎样的智慧和怎样的抱负!李白的人生,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执着、顽强、坚韧、追求可以成就别样的人生。,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李白:将坎坷之途走成诗意人生 李白一直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喝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游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他写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高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

14、我辈岂是蓬蒿人”;悲伤时,“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惆怅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愤怒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浪漫的色彩。李白的一生能给人很多启示,也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美文品读 李白:孤独的月光 郭保林 李白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浪迹江湖,最后魂断异乡,客死长江下游当涂县。他从上游走来,历经人生苦难坎坷,在长江下游画上生命的句号。 李白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饮酒,一是醉月。酒和月是李白诗中的意象,又是李白诗的具象。酒和月是李白诗的主旋律,是李白诗之魂。李白是酒中仙,也是月中仙。

15、李白青年时期借满天霜月,挥洒青春意气。“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人到中年,书剑飘零,半生谋官,却仕途蹭蹬,看到官场黑暗,便产生激愤和抗争:“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他壮怀激烈,孤愤难平,每至静夜,反思人生,烦恼,忧愁, 油然升起,再看那轮孤月,心情更感到孤苦,青年时期的浩气、豪气都化为一杯苦涩的苍凉。,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月光是空蒙的,迷离的,缥缈的,虚无的。越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越能产生浪漫主义的想象,越能激发诗人“上天揽月”的欲望。“酒能使人入梦幻,月能使人入仙道。”李白在仕途和理想上的沉重悲哀、孤寂和绝望,并未导致精神上的崩溃、自暴自弃的人格堕落。他背对龌龊的现实,放浪

16、山水,啸傲江湖,皈依道家,寻仙悟真。“道真倍可娱,清洁有精神。”李白具有管、晏之术和匡扶天下的雄心大志,但又天真浪漫,无廊庙之才;他向往仕途,又蔑视皇权;他有儒家积极入世的追求,又有浪迹山水、自由放纵的道家风骨,这是李白性格的悲剧。其实唐明皇并没有看错他,李白只能当诗人,不能胜任高官大吏。政治这玩意他玩不转。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能施展抱负,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抒写忠心。然而他卓尔不群、恃才傲物的品格,注定了他在朝廷不会受到重用。“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皇上只封了他翰林,且为供奉翰林。李白哪里受得这等窝囊气?自己虽拂剑击壶,慷慨悲歌,终莫奈何!,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当皇上赐金还山,李白仕途之梦破灭了,只好重操旧业,浪迹江湖。这是李白人生的第一道低谷。尽管他遭到如此的尴尬,却并没有熄灭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天风海雨般的豪情,绝望的灰烬仍有希冀的火星,苦涩的心灵荒漠上仍有希望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