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66649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蔡昉(09-04-08)(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气候变化 与发展方式转变,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一、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越来越不容怀疑的事实,全球变暖后果及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证据,近年来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增长 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由此导致海平面上升 即使微小的温度变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对人类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和增长速度,分别是以往2000万年和2万年的时间里所没有出现过的 温度变化的速度很可能继续加快,影响程度将越来越大,中国的国际减排责任,京都和巴厘岛分别提出强制性和道义性减排要求。虽在共识中,未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强制性要求,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按照PPP第二经济大国及增长最快国家,

2、是国际减排的关注重点 某预测:如单位GDP排放CO2比率保持在2001年水平,到2018年全世界排放总量将增长69%,达250亿吨,中国增长218%,超过90亿吨,远高于任何国家,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预测,智库纷纷为各国分配责任,思考题目,我们需要怎样对待减排责任:针锋相对地与发达国家对着干,还是俯首帖耳来单照收? 或者,节能减排是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不仅是外部压力?,国际减排核心是“游戏”规则,广泛展开的以全球变化为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计划 也有很多机会,例如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获得补偿;获得技术转移,形成新的增长点(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容) 吸取经济全球化中的经验,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成

3、为获益者,二、库兹涅茨曲线: 理论与经验,“烟囱模型”:什么时候有所作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库兹涅茨在描述发展阶段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时,从经验上揭示了一个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先上升,达到一个转折点之后下降的轨迹,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环境经济学家借助这个关系逻辑,假设存在着在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类似经验关系,库兹涅茨曲线图形,趋同:规模扩大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29个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温室气体更加不乐观,二氧化碳作为无味并且不直接产生对人体伤害的气体,并不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例如,经验研究很少观察到二氧化碳

4、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即使有少数案例,也显示出其出现远远比其他污染物要晚,转折点时期的人均收入常常比其他污染物转折点出现时高数倍(Webber and Allen, 2004),三、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内在要求,发展方式转变及其内在动力,刘易斯转折点与发展方式转变,关于TFP的经验研究结果(一),1979-1995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4.63%,1996-2001年期间下降到只有0.60%(郑京海、胡鞍钢,2004),关于TFP的经验研究结果(二),TFP贡献份额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即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从边际生产率低的部门向边际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的结果,

5、真正由技术进步和微观效率改进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蔡昉等,1999),关于TFP的经验研究结果(三),TFP贡献增长率在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在1991-1997年期间,只有农业和交通、邮电和通讯业有迅速的TFP增长,而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TFP增长率较低,甚至有所下降(Hu and McAleer, 2002),关于TFP的经验研究结果(四),1987-2001年期间,在整体生产率稳步改进的同时,如果把环境生产率与市场生产率分别观察的话,反映减污技术利用效率的环境生产率实际上是下降的(Kaneko and Managi, 2004),关于TFP的经验研究结果(五),1978-1993年期间,中

6、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7.0%,其中,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做出的贡献超过1/2,其他部分的贡献来自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而在1993-2004年期间,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为7.8%,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只有1/3,来自资本-劳动比率提高的贡献明显提高(Kuiijs and Wang, 2005),环境变化的政治经济学,世行估计1995年中国因大气和水污染造成损失为540亿美元,约占GDP的8%。1995-2006年,城市人均收入实际增长131%,农村收入实际增长74.8%。特别是中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率和收入水平更高,如2006年城市最高20%组的人均收入是最低20%组的5.6倍,环境变化的政治经

7、济学(续),由于按照环境影响健康的人力资本法(HC)和支付意愿法(WTP)评价环境损失,关键在于居民收入水平,或说更大程度上受到谈判力较强的中高收入群体的影响,上述收入变化无疑大大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程度。从近年频繁出现的环境事件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舆论和民意对事件反应的及时性和关注程度,四、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回事,也有相同的要求和衡量标准,即在于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增长源泉,而不在于提高产业结构的轻重,甚至不是要素密集程度,国际产业转移的“雁阵模式”,创造性毁灭:东中西的机会,受危机影响因企业、产业和地区而不同,意味着传统发展方式走到尽头

8、危机时期生产要素是最便宜的时候,是创新和重新组合最好时机 产业转移是重组方式:东部升级与中西部承接,制造业出口的地区分布,制造业比较优势:升级-转移-承接,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和结构,投入产出表显示的常规结构,发改委已经安排的结构,按最大化就业安排的结构,不同方案的就业效果,从就业出发,减排可以有不同路径,推动路径:冲击型还是演进型?,冲击型推动方式:通过关停并转方式消灭一批“两高一资”型企业,以达到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这更多采取行政强制手段 演进型推动方式:通过节能减排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减少乃至淘汰“两高一资”型产企业,达到同样目标。这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引导作用,不宜争做世界重化工制造中心,从工业体系完整性来说,我们很难简单建议用冲击方式降低重工业比重。但下列结论应该成立: 仍然可以通过演进型推动方式达到降低重化工业比重,从而减少排放的结果 从资源禀赋、成本和安全及庞大产能可能遭遇市场风险等看,对重化工部门,即使不宜做存量减法,中国至少不应试图成为世界重化制造中心,重工业化不是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中国占世界的比重(%),重工业增加就业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