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的梦》教学反思_doc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66229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叶的梦》教学反思_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绿叶的梦》教学反思_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叶的梦》教学反思_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叶的梦》教学反思_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了绿叶的梦,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家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首先我拿出一张照片,给他们讲我小时候的故事:这是我童年时,和我的老师、同学春游时的一张照片,我们在树林里捡树叶,捉迷藏,爬土山玩的特别开心,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

2、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当学生谈到: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壮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 双休日,我在大街上看到学生三三两两地拣树叶。周一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制作精美的标本,我惊叹了,真没想到他们竟然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树叶,有些细心的孩子还在每一片叶子下面写着详细的介绍。于是我决定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一次“树叶展示”会,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有关知识。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绿叶的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3、,描述的是作家葛翠琳美好的童年生活,文章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从题目到内容都会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作家童年生活真实而美好,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随着作家的娓娓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画卷,揭示了人类置身于大自然的愉悦和欢欣。 我们的孩子接触到的都是公园、游乐园等一些地方,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特别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读了绿叶的梦,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

4、家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首先我给他们讲我小时候的故事:童年时,和我的老师、同学去春游,我们在树林里捡树叶,捉迷藏,爬土山玩的特别开心,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当学生谈到: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壮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

5、的知识。课后我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充分地给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缩小了学生生活与作家生活的时代差异,引发了学生的共鸣。没想到他们竟然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树叶,有些细心的孩子还能详细的介绍自己采集的叶子。这就充分体现出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绿叶的梦教学反思:优点:绿叶随处可见,但现在的孩子却往往不去关注。为此,在学文之前,我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并制作树叶作品。充分地给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缩小了学生生活与作家生活的时代差异,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通篇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所以我采用了“读讲议”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来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不足:1 、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上还要多引导。2、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继续培养学生的精练概括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