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4861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论文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HENG LI LUN WEN JI SHI YAN BAO GAO 生理论文及实验报告针推专业一班针推一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孙满超2015/6/25身体各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人机体中有众多系统对维持内环境问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循环系统-人身体中的运输站,呼吸系统-人身体中的气体交换站,消化系统-人身体中的能量吸收站,泌尿系统-人身体中的“污水”处理站,内分泌系统-人身体中的功能放大站,神经系统-人身体中的核心处理站,他们各司其职,功不可没!循环系统稳态对内环境稳态的作用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

2、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心脏循作为环系统的核心器官,心脏窦房结四期自动去极化,使心脏产生有节律的跳动,使心脏射血,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在心脏射血后受血管小动脉,微动脉等对血流产生外周阻力,使得动脉血压升高,但仅仅有这些还不能维持血压平稳;主动脉弓和大血管弹性储器作用,减小了心脏周期运动中血压的波动,使血压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而这部分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是循环系统对内环境稳态的作用,人体的内环境正是由血液,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构成,血环系统循环的是什么,是体液,然而体液似乎有一个统一的来源血浆。血浆从毛细血管

3、滤过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除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可不要小看这部分的物质交换,他们供应了全身细胞的物资需求,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前提,如果非要细化的盘点一下我想不得不提的就是:(1)心脏的跳动:心肌细胞的终池不发达,细胞内的Ca2+不够,不足以使细胞收缩,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循环的血液中提供Ca2+,心肌不能收缩,生命岂不是做到尽头了!同时循环的血液之中的化学物质如NE、ACH还能调节心脏的跳动,心交感神经兴奋释放

4、NE,使心肌产生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到效应;心副交感神经神经兴奋释放ACH,使心肌产生负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到效应。(2)调节呼吸:血液中的CO2可以刺激血管上的化学感受器,当CO2分压升高的时候,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中枢做出反应使呼吸变成深慢呼吸,从而保证了内环境中氧气的浓度。人体体内有些组织器官释放到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对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有调节作用。其中有些是在神经控制下与血管反射协同,成为整个循环系统调节的一个环节而起作用,如在家兔血压实验中,刺激外右侧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Ach:一方面使窦房结细胞在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结果使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另一方面,使

5、自动去极速度减慢。这两种因素均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因而减慢,血压降低。刺激强度加大时,甚至可出现窦性停搏,使血压迅速下降的情况;当人的身体因大失血等因素产生应激反应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肠道、四肢)血管收缩,使心脏、大脑的血液供应充足。另外有些体液因素不受神经的控制,是局部血流调节的重要因素。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物质: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在家兔血压实验中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1受体结合,但与血管平滑肌的2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通过受体的激动,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通过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

6、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总的来说其作用是使外周大多数血管收缩,外周阻力明显增大,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同时,去甲肾上腺素可作用于心肌1受体而使心跳加快加强,但在整体内由于它使动脉血压明显升高,通过降压反射增强而引起心率减慢。组织在某些特殊活动时释放的一些能影响血管运动的化学物质,如缓激肽、肾素、五羟色胺、组织胺等。组织的一般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腺苷三磷酸的分解产物腺嘌呤酸等。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呼吸系

7、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内环境与外环境的一种沟通方式;呼吸过程包括3个环节,(1)外呼吸: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和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前者称为肺通气,后者称为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即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细胞通过组织液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又称为组织换气。经过呼吸的3个过程,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新陈代谢。肺的结构决定了肺的功能,肺由众多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组织结构,气体交换要通过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上皮层

8、、上皮基底膜层、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间质层、毛细血管基层和毛细血管内层皮等六层肺细胞,肺泡壁上的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卵磷脂),1.维持肺泡容积的 相对稳定,2.防止肺水肿,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机体为了保持内环境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就需要不断地通过肺通气来实现;然而肺通气的实现有肺通气的动力和肺通气的阻力相互拮抗使机体内环境达到稳态。肺通气的动力1)、呼吸运动:包括呼运动和吸运动前者使胸廓缩小后者引起胸廓增大,而完成这些动作需要很多肌肉的共同参与,如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

9、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大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肺泡。2)、肺内压: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肺内压是在不停的改变的。呼气时,肺内压大气压;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吸气时,肺内压大气压;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3)、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指的是胸膜腔内的压力,经测定,无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内压均低于大气压,为负压,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负压减小。胸膜腔负压可以维持肺的扩张状态,保证肺通气正常进行;胸膜腔负压可降低中心静脉压,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同时使肺良好的固定于胸廓上,随胸廓的扩张而扩张吸入空气,随胸廓的减小而收缩呼出空气。二.肺通气阻力1.肺的弹性

10、阻力:肺的弹性阻力的主要来源是(1)肺组织弹性回缩力(2)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2.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来自于胸廓的弹性成分,既可以是呼吸的阻力也可以是呼吸的动力。只有肺和胸廓的运动,还是不能完成机体的气体交换,还需要分布在各个肺泡上丰富的毛细血光网络中流通的血液来完成气体的交换,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呼吸系统的存在需要循环系统的支持,没有循环系统把富含HbO2的血液运送到机体各处,机体的内环境中的气体CO2分压和O2分压就不能达到一个平衡,然而内环境中存在的O2不是只接以气体分子存在,因为O2在血液中的溶解度较低,血液中的O2存在形式主要是Hb与O2结合形成HbO2的形式在身体里

11、运输,当血液流经PO2低的组织时解离成Pb和O2供应组织的呼吸,同时把CO2回收,经血管流向肺泡由气体交换呼出体外。肺的呼吸作用只是为内环境提供了氧气,然而要想使氧能在需要的地方有效的从Hb上解离下来还受内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影响,如温度、H+、CO2、2.3-DPG等因素的调节。一.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时,氧解离曲线右移,促进02的释放;温度降低时,曲线左移,不利于O2的释放.温度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可能与温度变化会影响H+的活度有关.温度升高时,H+的活度增加,可降低Hb对O2的亲和力;反之,可增加其亲和力.组织代谢活动增强(如体育运动)时,局部组织温度升高,cO2和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都有利于H

12、bO2解离,因此组织可获得更多O2,以适应代谢增加的需要.临床上进行低温麻醉手术时,低温有利于降低组织的耗氧量.然而,当组织温度降至20时,即使PO2为40mmHg,Hb氧饱和度仍能维持在90以上,此时由于HbO2对O2的释放减少,可导致组织缺氧,而血液因氧含量较高而呈红色,因此容易疏忽组织缺氧的情况.然而体温的维持还涉及到内分泌系统中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动物最主要和最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二者分别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的改变来调节代谢产热过程。如果动物被暴露在寒冷之中,它将随意或不随意地颤抖,以增强产热。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加,同时增加摄食量。如

13、果动物长期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体温升高。若动物长期处于热紧张状态,会通过降低甲状腺的功能,使基础代谢下降,此时摄食量下降、嗜睡以减少产热;以及循环系统中循环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供热之源。二. pH和PCO2的影响pH和PCO2的影响:pH降低或PCO2升高时,Hb对0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而pH升高或:PC02降低时,则Hb对O的亲和力增加,P50降低,曲线左移.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波尔效应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既可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O2.三. 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2,3-二磷酸

14、甘油酸:红细胞中含有的2,3-二磷酸甘油酸在调节Hb与O2的亲和力中具有重要作用.2,3-DPG浓度升高时,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反之,曲线左移.此外,红细胞膜对2,3-DPG的通透性较低,当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增多时,还可提高细胞内H+浓度,进而通过波尔效应降低Hb对O2的亲和力.在血库中用抗凝剂枸橼酸一葡萄糖液保存三周后的血液,糖酵解停止,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因此而下降,导致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O2不容易解离出来.如果用枸橼酸盐书晕酸盐一葡萄糖液作抗凝剂,该影响要小些.所以,在临床上,给患者输入大量经过长时间储存的血液时,应考虑到这种血液在组织

15、中释放的O2量较少.呼吸运还存在很多种反射性调节(一) 肺牵张反射:1.肺扩张反射 2.肺萎陷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效应。包括两部分,最常见为肺充气时引起吸气抑制效应,称肺充气反射;其次,为肺放气时所引起的吸气效应,也称肺放气反射,此反射当用力呼气才发生。黑-伯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称为牵张感受器,主要刺激为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扩张。传入纤维为迷走的有髓鞘的A类纤维,中枢为延髓呼吸中枢,作用为调节呼吸频率,并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配合以维持呼吸节律性。当人体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不太大,肺充气反射不起什么作用;当潮气量增加至800毫升,迷走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增加,才引起吸气动作抑制,认为在清醒人体,延髓吸气中枢的兴奋值较高。充气的肺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肺扩张的过度。一、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1.外周化学感受器 2. 中枢化学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是指颈动脉体。这些感受器在动脉血PO2降低、PO2或H+浓度升高时受到刺激,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和血液循环的变化。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而主动脉体在调节循环方面较为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的刺激是PO2而不是动脉血O2含量,而且是感受器所处环境的PO2。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