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4370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虐杀(n) 作揖(y) 洗涤(d) 似的(s)B.从容(cng) 创伤(chung) 强劲(jng) 发酵(xio)C.繁芜(w) 曲折(q) 罹难(l) 精悍(hn)D.悼念(do) 解剖(po) 舔噬(tin) 沓来(t)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描摹 菲薄 婆娑起舞 偏安一偶B.揣摩 琐事 默无声息 过尤不及C.屠戮 步履 桀骜不训 辗转奔波D.删节 俏皮 呱呱坠地 梨园子弟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最令我敬佩的是钱学森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

2、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B.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虽然与会各国都对气候恶化表达了深切的忧虑,但在减排问题上却同床异梦,很难达成共识。C.武装分子在菲律宾南部马京达瑙省制造了屠杀36人的耸人听闻的血腥事件,这是近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D.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单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是一位主张真实地表现自我本来面目的作家, , 他在现代文学史的特殊位置, 其他种种原因,鲁迅的“真正自我”消隐在社会各界对他或赞美或贬抑的种种“涂饰”中。褒之者称鲁迅为“青年领袖”“文化旗手”,贬之者咒骂鲁迅为“刀笔

3、吏”“绍兴师爷”等。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头衔从不同侧面道出了鲁迅这一文化偶像的某些精神实质, 它们并不能涵盖鲁迅复杂的精神特征。鲁迅 与绝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存在着“身份危机”,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名“心灵的漂流者”。A然而只要由于所以才但是B然而由于以及但是也因而C所以由于和但是也因而D所以只要以及由于才但是A.AB.BC.CD.D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先生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_。 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

4、,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A.B.C.D.6、(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 沉默呵,沉默呵!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自嘲)7、关于鲁迅作品被大量撤出语文课本,外界观点可谓针锋相对。支持者认为,鲁迅作品

5、有其时代局限性,如今已然过时了。何况,补充进来的文章,也不乏名篇佳作。怎么就少不了一个鲁迅?反对者则多会引用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可悲”。你对这一问题怎么看?请写出你的观点,100 字左右。8、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5字。近日,上海某高校评选文学期刊十强。这个由12859名网友参与投票的评选结果是:郭敬明主编的 最小说以6 835票高登榜首,而由一代文学大师巴金所创办的收获仅以459票名列第六。有人为此打出了“郭敬

6、明打败了巴金”这样的标题。9、阅读下文,完成1-3题。狗是怎样成为人类朋友的? 在与人类的关系上,没有哪种动物能比狗更亲密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狗一般都比较温顺。但仅仅温顺不足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喜欢把狗养在家中。羊也很温顺,但是很少有人把它们当宠物喂养。 美国哈佛大学的布赖恩黑尔认为,狗对人的社会暗示极其敏感,这使得它们能和谐地融入人类社会。大猩猩的智力通常被认为仅次于人类,黑尔博士因此决定通过实验比较一下狗和大猩猩的各种能力,以此验证自己的观点。 他在受试的动物面前摆放两只倒扣的杯子,接着把杯子藏到屏壁后面,在其中一只杯子的下面放了一小块食物,然后把屏壁拿走。受试动物必须选择看哪只杯子的下面放

7、有食物。如果实验者不给任何暗示,这两种动物正确发现食物的比例都是50%,与预期的一样。但是,如果实验者以某种方式暗示哪只杯子下面有食物,狗每次都能正确地找到那只杯子,而大猩猩不论重复多少次这种试验,都无法明白人的暗示。 黑尔博士对此感到满意,因为这至少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接着他又提出了下一个逻辑问题,即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是如何形成的。他提出了三种假说:第一,这种技能是从狗的祖先狼身上遗传下来的。不过实验又证明,在发现食物藏在哪只杯子下面这一点上,狼的能力并不比大猩猩强。第二,这种社会敏感性是狗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来的。黑尔博士选择那些在狗房里长大且与人类接触极少的狗和爱狗族家里养大的狗进行同

8、样的试验,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别。第三,这种对人类暗示的敏感性是后来形成的遗传特性,这种特性是为了使狗进入新的生活环境,与人类共同生活。 在新几内亚岛生活着一种名叫“唱狗”的狗,因为这种狗不会吠叫,只会像人唱歌一样地嚎叫。唱狗的身材与普通的狗一样,而不像狼的身材,这表明它们被驯化过。但是新几内亚的唱狗现在完全是野生的,历史资料证明它们处于这种状态已经长达几千年了。黑尔博士推断,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使这种动物淘汰掉对它们不再有价值的特性。 黑尔博士的这种推断得到了证实。即使那些从小被人驯养的唱狗,也同狼和大猩猩一样无法明白人类的暗示。因此可以下这样的结论:长期的野生环境从唱狗身上夺去了原先赋予

9、它们祖先的能力像理解同类那样准确理解人类的意图。(节选自自然与人2005年11、12月号)1.下面是关于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形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能力是狗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形成的遗传特性。B.这种能力不可能在完全野生的生活状态之下形成。C.这种能力的形成与狗的生活环境需要有密切关系。D.这种能力不是遗传而是在和人类共同生活中形成。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实验证明,大猩猩的智力及对暗示的敏感能力比不上狗。B.狗与人类特别亲密不是因为温顺而是因为对暗示的敏感。C.动物与人类关系的亲密程度,并不与动物的智力成正比。D.实验结果否定了黑尔博士前一个假说,证实了后两

10、个假说。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羊也像狗那样很温顺,但是很少有人把羊当作宠物来饲养,可见,“温顺”并不是人类选择宠物的条件。B.狗由于对人的暗示极其敏感而成为人类的宠物,因此,动物成为人类的宠物,必须具有对暗示的敏感能力。C.敏感性是狗为了与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遗传特性,因此,为与人类更和谐地相处,狗必然产生新的生活特性。D.长期的野生环境使唱狗丧失了准确理解人类意图的能力,可见,环境是影响狗对人类暗示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痛哭和珍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

11、!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掏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 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 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孝养,待你培植。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成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

12、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你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停留了,你安静地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 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

13、,他们比什么都可怜, 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和珍,梦!垂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

14、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針狼虫秀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使人潸然泪下。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 残忍和充满奴性的同情。D.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夜里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请简要分析记念刘和珍君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